- 年份
- 2024(3632)
- 2023(5457)
- 2022(4253)
- 2021(4188)
- 2020(3415)
- 2019(7986)
- 2018(8089)
- 2017(12749)
- 2016(8262)
- 2015(9532)
- 2014(9607)
- 2013(8348)
- 2012(7574)
- 2011(6970)
- 2010(7359)
- 2009(6411)
- 2008(6340)
- 2007(6194)
- 2006(5702)
- 2005(4935)
- 学科
- 教育(21437)
- 济(18287)
- 经济(18274)
- 管理(15041)
- 中国(14032)
- 理论(8985)
- 教学(8693)
- 业(8332)
- 学(6773)
- 企(6527)
- 企业(6527)
- 农(6159)
- 学校(5763)
- 地方(5687)
- 发(5315)
- 研究(5123)
- 方法(4835)
- 思想(4793)
- 政治(4734)
- 发展(4557)
- 学法(4522)
- 教学法(4522)
- 工作(4507)
- 思想政治(4446)
- 政治教育(4446)
- 治教(4446)
- 展(4435)
- 德育(4394)
- 财(4301)
- 业经(4107)
- 机构
- 大学(100102)
- 学院(92662)
- 研究(36771)
- 教育(31132)
- 范(26449)
- 师范(26336)
- 管理(25087)
- 济(24484)
- 京(24266)
- 经济(23457)
- 师范大学(21383)
- 科学(21368)
- 中国(20878)
- 理学(20452)
- 理学院(20022)
- 管理学(19135)
- 管理学院(18912)
- 所(17868)
- 江(17543)
- 北京(16696)
- 技术(16434)
- 职业(16422)
- 研究所(16040)
- 中心(15656)
- 州(14001)
- 院(13775)
- 财(13632)
- 农(12066)
- 教育学(11730)
- 业大(11470)
- 基金
- 项目(56106)
- 研究(52150)
- 科学(44407)
- 教育(34661)
- 基金(33510)
- 家(27801)
- 社会(27462)
- 国家(27351)
- 成果(25512)
- 编号(25490)
- 社会科(25446)
- 社会科学(25439)
- 省(24687)
- 课题(22661)
- 划(22594)
- 科学基金(22374)
- 年(20108)
- 基金项目(16408)
- 规划(15828)
- 项目编号(15323)
- 重点(14692)
- 研究成果(14303)
- 度(14204)
- 性(14063)
- 一(13966)
- 部(13681)
- 发(13385)
- 资助(13381)
- 大学(12614)
- 教育部(12504)
共检索到169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姜智彬
外语类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致力于培养经济社会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所需要的高端外语人才,提升外语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内在使命感。鉴于"双一流"建设中高校使命感教育的重要性,针对目前的现状,外语类高校使命感教育的推进策略有:明晰培养定位,指导使命感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搭建核心阵地;强调以生为本,建立长效机制。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外语类高校 使命感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满洪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启动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2011计划"等一批重点高校建设项目,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时期,为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并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拥有更高的地位,发出中国高校更多的声音,政府立足国情,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巾煌 黄亚妮
全球化的要求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外在要求,使得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成为历史使命。但要完成好这个历史使命,需要首先解除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国困惑,包括职业技术学校自主办学的文化土壤及制度缺乏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拥有办学自主权要求难以对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不平衡的局面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教授+师傅"的"双师"治校局面难以对接,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伪创新"价值追求与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实事求是精神实质难以对接等,并注意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过
关键词:
世界一流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 原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艺静
高校教师管理队伍的建设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上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去适应"双一流"的建设要求。"双一流"建设的五个基本建设任务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这五大任务的完成离不开高校高质量的管理,而高校的教师管理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能力是影响高校管理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
高校 “双一流” 教师专业化发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熊宏齐
从高校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出发,并根据多年的研究与思考,梳理了与"双一流"建设高校相适应的专职实验技术队伍岗位设置、职称晋升、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等相关要求,并对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技术兼容的高水平专职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玉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地位。"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使本科教育成为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坚持"以本为本",让本科教育作为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打破身份壁垒,地方高校不再具有等级束缚。鼓励公平竞争,地方高校拥有平等发展机会。避免恶性竞争,地方高校创优创特潜力巨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文武 王建华
一流学科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一流学科建设中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在比例上严重失衡;此外,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一流学科建设应适当增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数量,并根据不同的学科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科属性的差异,科学设定学科动态调整和成效评估周期。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一流学科建设应系统思考理工类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整体布局并根据学科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行动逻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向兵
提出非“双一流”高校的一流建设之道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双一流”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具有强烈的带动和溢出效应,“双一流”高校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2%,只有绝大多数的非“双一流”高校同时得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2)“双一流”建设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其初衷就是为了打破“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带来的高校身份固化,给所有高校提供“同台竞技”的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战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不辱使命加油干,主动作为创一流;要实现高校创新驱动建设,引领大学、学科建设新潮流;要构建科学的世界一流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不辱使命加油干,主动作为创一流。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春艳
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国的教育正在进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改善环境、优化结构的新阶段。教师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和民族素质的关键因素。实现教师教育振兴,建设一流的教师教育,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课题。自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以来,多所入围的师范院校相继发布了建设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静寰
人才队伍是“双一流”建设中的一个核心话题,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队伍。目前,教师队伍有两个现象,一是所谓的“二八现象”。教师队伍里20%的人拿了80%的科研课题,发表的数量支撑了整个学校,这部分教师获得了极高的认可和激励。但一个健康的高等教育系统、一所健康的大学,是不是只有20%的顶尖学者就可以了?教师队伍中是否应该考虑塔尖型学者和支撑型学者之间的关系?没有支撑型学者的存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赖春霞 董丽萍 杨祖幸
该文重点介绍了四川大学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推进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在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政策,努力打造一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水平一流的实验技术队伍,以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双一流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举措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姜文凤 张永策 宿艳
从"双一流"对实验室建设的新要求出发,分析了构建、应用新型实验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并介绍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过程性评价、人工智能等信息学方法来循环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功能及优势。探讨了在线预习资源、在线测试、交互式预习、虚拟实验、操作记录、电子报告等深层次立体化教学功能设计,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实验基础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特别是基础经典实验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实验教师能力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益东
"双一流方案"系统描绘了"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先人后物的大学发展逻辑。但是,其以绩效为杠杆的基本原则与这一逻辑发生了内在冲突,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造成高校的学术文化困境:导致高校的学术气候产生异化;削弱大学教师的价值认同;加剧高校内外部无序竞争,并使校长的学术领导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从系统思考的"转移负担"模式来看,绩效原则不仅造成了学术文化困境,还在实质上阻碍了双一流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