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1)
2023(7001)
2022(5819)
2021(5463)
2020(4575)
2019(10328)
2018(9956)
2017(17445)
2016(10109)
2015(11812)
2014(11523)
2013(10937)
2012(10299)
2011(9226)
2010(9637)
2009(8921)
2008(9066)
2007(8562)
2006(7839)
2005(6915)
作者
(27674)
(22896)
(22863)
(21996)
(14801)
(11030)
(10532)
(8874)
(8873)
(8706)
(7853)
(7778)
(7445)
(7382)
(7304)
(7145)
(6863)
(6714)
(6686)
(6680)
(5911)
(5742)
(5658)
(5444)
(5371)
(5220)
(5214)
(5207)
(4836)
(4579)
学科
(33713)
经济(33664)
管理(26345)
(20582)
(16532)
企业(16532)
中国(13670)
(11319)
方法(11036)
(9924)
理论(9846)
地方(9733)
教育(9699)
数学(8751)
教学(8512)
数学方法(8481)
(7948)
(7859)
业经(7847)
农业(7521)
(6122)
贸易(6110)
(5927)
工作(5681)
(5582)
银行(5574)
(5449)
金融(5449)
(5345)
(5343)
机构
大学(135020)
学院(130883)
研究(47372)
(45000)
经济(43619)
管理(42988)
中国(35854)
理学(35565)
理学院(35020)
管理学(33846)
管理学院(33588)
(30412)
科学(28831)
(24517)
(23731)
(23024)
中心(22514)
(21991)
师范(21797)
(21688)
研究所(21021)
北京(19725)
业大(18336)
(18309)
财经(17841)
技术(17586)
(17561)
教育(17410)
师范大学(17342)
农业(16654)
基金
项目(81785)
研究(64699)
科学(63031)
基金(54925)
(47432)
国家(46927)
科学基金(39458)
社会(38092)
社会科(35677)
社会科学(35663)
(33892)
教育(33505)
(28268)
编号(28016)
基金项目(27741)
成果(25992)
自然(23736)
自然科(23227)
自然科学(23220)
资助(22895)
自然科学基金(22791)
课题(22196)
重点(19180)
(19098)
大学(18019)
(17570)
(17502)
项目编号(17006)
(16874)
(16871)
期刊
(58496)
经济(58496)
研究(46300)
中国(42508)
教育(36248)
学报(22997)
(21496)
(20116)
大学(19252)
科学(19035)
管理(18524)
学学(16091)
农业(14602)
技术(14325)
(12834)
金融(12834)
图书(11603)
职业(9930)
财经(9368)
经济研究(9089)
书馆(9016)
图书馆(9016)
业经(8778)
(8230)
(7997)
(7526)
(7346)
论坛(7346)
高等(7337)
问题(6834)
共检索到228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日华  乐传永  
在当前我国的"双一流"建设中,高层次人才对加快地方大学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这些大学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需求规划、招揽方式、权力行使以及价值导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为破解这些困境,亟需转变人才引进规划的常规思维,以"先人后事"理念引领高层次人才引进需求;建立国内人才市场回归"学术本位"的制度体系;健全海外市场保障,构建实施差异化"走出去"战略的新格局;进一步强化学校层面对人才的监管甄别;进一步完善政府项目实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美玲  李玮  
针对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困境有需求难满足、引进来难留住、留下来难作为、有作为干行政的状况,从民办高校内涵、高层次人才职业取向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三个层面分析,民办高校需要采取转变观念、以师为本、调整策略、营造氛围、量才使用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刚刚  彭自力  王能东  
"双一流"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对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加强自身学科建设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流动日益频繁,这也为高校与高层次人才流动博弈提供了条件。根据理性人假设,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博弈和委托-代理博弈角度出发,多维度分析高校与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流动博弈。研究发现:高校与高层次人才博弈存在博弈均衡解问题,高层次人才流动还与薪酬奖励、城市发展、家庭幸福和科研平台有直接关系。最后立足我国高校发展现状并结合博弈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益东  
"双一流方案"系统描绘了"双一流"建设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先人后物的大学发展逻辑。但是,其以绩效为杠杆的基本原则与这一逻辑发生了内在冲突,至少会在三个方面造成高校的学术文化困境:导致高校的学术气候产生异化;削弱大学教师的价值认同;加剧高校内外部无序竞争,并使校长的学术领导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从系统思考的"转移负担"模式来看,绩效原则不仅造成了学术文化困境,还在实质上阻碍了双一流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袁强  
作为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处于快速成长期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的转型发展也将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深入分析"双一流"建设对我国地方高水平大学转型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发展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轩兴荣  李柏林  
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如何按照"双一流"要求发展,实现自身的建设目标,需要学校统筹谋划,将自身置于世界的坐标中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标准为指引,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举措,推进学校的建设,实现自我彰显、自我提高。研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海洋大学为例,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简述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战略设计与发展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冬清  
在人才市场缺陷与信息失灵的背景下,环境、资源与组织等各种复杂因素的交互影响使得大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活动风险剧增。大学应对引进风险进行剖析、识别、分类与治理,要重新审视岗位招聘,控制流动率指标,制定层级风险管理模式,实施继任计划并重视道德在声誉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以此改善引进链条中的薄弱环节,成长为精明的买主,从而产出有助于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纳才效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本红  陶友青  邓瑾  
一、基于胜任力的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一)胜任力的内涵与分类胜任力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为高校如何更好地管理人力资源提供了全新的依据。一般认为,胜任力是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璐  祁小峰  
高层次人才具有价值高、数量少、贡献大、成本高、流动易等特征,他们作为重要的稀缺资源,能迅速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地方高校唯有树立重视人才的理念,制订科学的人才发展规划,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人才稳定机制,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方能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海江  楼世洲  
"双一流"建设的开放性为地方高校及其学科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但囿于地方高校学科定位模糊及学科建设发展的现实困境,其在发展上面临"入围"或"突围"的两难抉择。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如何走出当前的两难困境,确定自身的学科建设定位和发展路径,其核心是如何能够坚定不移地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政府顶层设计,引导地方高校以服务导向定位学科发展、以应用和特色学科为突破点,实现学科内涵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积蓄学科后续发展动力以提升其科技创新力与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兰哲  
结合北京大学近十年来招收培养来华留学研究生的工作实践,阐述了招收培养高层次来华留学研究生对大学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改善来华留学研究生生源结构与扩大留学生规模在招收培养环节及构建培养平台方面的看法与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曲硕石   李悦平   高云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次重大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高校相继发力,全面开展“双一流”建设。各“双一流”建设高校坚持科学定位、励精图治,集中精力进行内涵建设,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治理体系结构优化与管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通过对国家、地方政策深入研究,总结目前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所面临的资源差距、人才流失以及产教融合科研转化难等问题。文章以辽宁省属高校沈阳农业大学为例,对近年来学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果进行分析挖掘,并从明确建设核心与注重内涵发展、优化学科布局与服务战略需求、坚持立德树人与全方位服务人才培育、创新改革与学科交叉四个角度提出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的路径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蕾  
高校海归高层次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人才思想日趋多元逐渐增加了教职工思想引领的难度。要实现全面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宏伟目标,必须注重加强对高校各类人才尤其是海归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坚持党管人才,必须引领全体教职员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本文从质性角度分析,提出形成多渠道、全覆盖、立体型的文化融合机制为具体着力点的整体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把大学文化建设的"软实力"转化为加强高校海归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的"硬力量",为团结凝聚各类人才协同奋进共同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激励,加快推进高等教育"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高等教育强国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河北钢铁集团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支撑集团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重要任务来抓,紧紧围绕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钢铁集团战略目标,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打造人才队伍优势,为推动集团实现由大到强新跨越提供强有力支撑。实施人才战略。坚持把人才工作提升到集团发展战略高度,明确实施"人本强企战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娟  
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受国家、市场与组织三种权力的影响,三种权力运行方式不同对大学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美国,处于边缘的国家权力、通过资本再造和规则发挥影响的市场权力与极具自主性的校长权力相互制衡,使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并未全面受控于任何一种权力而遵循学术发展的逻辑;在德国,处于控制中心的国家权力既将市场的作用锁控,又赋予教授无限度的自由,最终使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脱离学术发展的需要。本质而论,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只有摆脱外部利益的控制,才能真正促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