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49)
2023(13085)
2022(11498)
2021(10972)
2020(9115)
2019(21420)
2018(21409)
2017(40431)
2016(22552)
2015(25624)
2014(26063)
2013(25596)
2012(23431)
2011(20869)
2010(21262)
2009(18839)
2008(18471)
2007(16462)
2006(14439)
2005(12443)
作者
(63595)
(52417)
(52128)
(49787)
(33242)
(25203)
(23842)
(20776)
(19968)
(19116)
(18076)
(17585)
(16821)
(16588)
(16145)
(16107)
(15878)
(15506)
(15103)
(14892)
(13099)
(13063)
(12731)
(12077)
(12006)
(11892)
(11790)
(11591)
(10678)
(10402)
学科
(82590)
经济(82501)
管理(62600)
(55310)
(46340)
企业(46340)
方法(35191)
数学(29537)
数学方法(29092)
(26208)
中国(24466)
(24037)
地方(19637)
业经(18835)
(18747)
理论(18240)
(17374)
教育(15600)
农业(15499)
(14195)
(13796)
贸易(13783)
技术(13348)
(13311)
(12748)
环境(12731)
财务(12666)
财务管理(12629)
财政(12094)
(12073)
机构
学院(303885)
大学(303119)
管理(117149)
(110416)
经济(107350)
研究(100456)
理学(100373)
理学院(99223)
管理学(97287)
管理学院(96744)
中国(73689)
(66101)
科学(63809)
(55634)
(50953)
(48894)
(47532)
中心(45958)
研究所(45774)
业大(45502)
(43062)
师范(42679)
北京(42318)
财经(41603)
(38761)
农业(37654)
(37625)
技术(37190)
(37044)
师范大学(33947)
基金
项目(203870)
科学(157535)
研究(154618)
基金(141897)
(122551)
国家(121440)
科学基金(103369)
社会(91423)
社会科(86169)
社会科学(86144)
(82632)
基金项目(75640)
教育(73731)
(68604)
自然(67037)
编号(66745)
自然科(65372)
自然科学(65356)
自然科学基金(64104)
资助(58706)
成果(55758)
课题(47471)
重点(45949)
(44082)
(43190)
(42316)
项目编号(40588)
创新(39239)
(38913)
大学(38894)
期刊
(129199)
经济(129199)
研究(92414)
中国(70927)
教育(51036)
学报(48675)
(45062)
(44209)
管理(43349)
科学(42852)
大学(36961)
学学(33726)
农业(31302)
技术(30485)
(23929)
金融(23929)
业经(21620)
图书(21588)
财经(19563)
经济研究(19014)
(16607)
问题(16034)
(15945)
职业(15083)
理论(15033)
书馆(14938)
图书馆(14938)
科技(14864)
(14410)
(14378)
共检索到463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志民  徐波  常青  
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用户为了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符合国家教育强国的要求。当前国家高等教育正加大实施"双一流"战略,通过构建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制度框架是个可行的办法,无论师生都有比较强的培养需求。研究生的培养要发挥我国的特有的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的优势,调度各方形成研究生培养合力,政产学研用权变合作培养方式,能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根据政府、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影响力调节最佳合作意愿和形态,建立各种合作联盟,培养高级研究型人才,使得研究生的培养有一个自由、开放和灵敏的环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占华  朱艳  姚霞  侯喜林  徐翔  
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着不适应社会需求、受传统培养模式制约和机制体制障碍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深入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典型交叉学科"农业信息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该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表明,适应需求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根本,适切的培养模式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健全的机制体制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坚强有力的导师团队是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关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长永  李燕  
介绍了西南政法大学以培养一流法治人才为目标,以项目建设方式开展法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改革以课程责任教授制为核心,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健全教改资助和奖励机制,全面促进了法学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魏萱  介邓飞  叶大鹏  
"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是国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核心是培养各类创新人才。地方农林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是为地方农林领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制定还有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思考。以福建农林大学农业工程类研究生培养为例,针对目前此类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及培养质量评价等主要问题提出当前形势下培养模式改善途径,旨在为地方和区域培养优秀农业工程领域专业人才以及促进福建省农业工程学科长足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全国地方农林高校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琳  
人才培养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功能和价值体现。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研究生学术成长的重要养分。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上,现代大学治理要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学术文化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认为以优秀的学术文化滋养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应该建设学术话语体系来涵养研究生的学术品格;建立和运行学术伦理规制可以正确引导研究生的学术行为;坚持学术传承创新以坚定研究生的学术自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厂  钟珊珊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状况下,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陷入了困境。通过向社会"要"资源,高校企业"联姻","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条"捷径",不仅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解决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的规模与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蔡劲松  刘建新  马琪  聂晨  
以北京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对2017—2021年五年间该校非全日制MPA上线考生的生源质量及结构进行统计分析,对其深造动机及择校因素进行质性分析。研究发现:五年间生源结构在生源年龄、毕业院校、工作单位及专业背景等特征方面呈现出较明显差异;生源质量逐年呈整体提升趋势,且在不同生源特征下体现出显著差异;生源读研深造动机主要表现在提升个人综合竞争力、工作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维度,升学择校因素则主要体现在“成本-收益”考量、办学品牌认同、专业设置对口等方面。据此对提升非全日制MPA研究生招生及培养质量,提出了路径优化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霄梅  魏锋  
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教学和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举,重点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等特点,优化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学研究型大学需要结合政府、生产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成果应用单位和用人单位等经济主体,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上,全面整合优势资源,构建以政策为引导,产业应用和企业为导向,学校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海秋  周宇飞  赵新华  敖雪  徐铨  王晓光  王术  马殿荣  陈温福  
积极开展"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业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以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内涵,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增强案例分析和职业规划,建立研究生质量评价体系,健全研究生管理和思想教育,全面提升了作物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叔子  
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建设第一流社会主义大学杨叔子我校是1984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重点大学之一。10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实践证明,研究生院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培养了大批素质好、质量高的高层次人才,而且通过办好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思遥  
通过分析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4 373名博士生的调查数据,围绕跨学科培养环境、跨学科投入和博士生的跨学科能力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博士生对跨学科资源和跨学科课程的满意度较低,对导师跨学科培养的满意度较高,博士生自身的跨学科投入不足,其跨学科技能和反思性行为水平进步空间较大。跨学科投入在跨学科资源和博士生跨学科能力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在跨学科课程与跨学科能力之间以及导师跨学科培养与跨学科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表明,跨学科背景增强了跨学科课程及跨学科投入对博士生跨学科能力的促进作用,削弱了跨学科资源及导师跨学科培养对跨学科能力的预测效应。基于此,培养单位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跨学科培养环境,适当提升博士生的跨学科投入,并根据博士生的跨学科背景完善跨学科培养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慧睿  董新  蒋凯  
国际流动是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重要途径。以北京大学为例,探究"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形式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特点与意义。北美和欧洲是"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建构国际学术网络的主要目的地地区,研究生国际学术网络建构以与一流大学交流为主,并且存在学科差异。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实现研究生专业社会化,提升研究生学术能力和国际化能力,并促进科研质量和生产率提高。推动研究生国际流动和国际学术网络建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耿有权  
认为"双一流"建设内涵十分丰富,但从人才培养角度看,关键是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探讨了"双一流"的使命引领、战略规划、资源配置、体制保障、环境优化等对创建世界一流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影响,并就推动一流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梁珍淑  梁候明  刘忠  李学静  
以专利分析为线索,选取天津7所典型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情况以及校研、校企、校校专利合作的广度—深度分布的比较研究,准确定位天津科技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的类型,并对天津科技大学的专利合作状况进行数据化分析。结果发现,高校研发实力和所在区域优势是影响高校产学研合作行为的两大重要因素。同时对高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建军  
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高校多样性和层次性、研究生个体差异性等决定了研究生培养主体要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更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而构建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主体可以构建跨学科培养模式、导师组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等多样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开辟一条多样化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新路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