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3)
2023(7106)
2022(6118)
2021(5847)
2020(4932)
2019(11381)
2018(11182)
2017(22201)
2016(12128)
2015(13822)
2014(13791)
2013(13596)
2012(12889)
2011(11846)
2010(12386)
2009(11728)
2008(11641)
2007(10897)
2006(10224)
2005(9249)
作者
(33193)
(27285)
(27177)
(26220)
(17485)
(12751)
(12593)
(10356)
(10345)
(10339)
(9098)
(8907)
(8881)
(8747)
(8636)
(8561)
(8015)
(7960)
(7944)
(7937)
(7072)
(6801)
(6687)
(6355)
(6328)
(6324)
(6225)
(6178)
(5594)
(5338)
学科
(46277)
经济(46231)
管理(34050)
(29299)
(22343)
企业(22343)
中国(18408)
方法(16276)
(15708)
数学(14326)
数学方法(14104)
(13152)
(12161)
(10592)
贸易(10581)
地方(10466)
(10464)
(10353)
(10215)
银行(10212)
(9904)
业经(9840)
农业(9528)
(8534)
金融(8534)
(8280)
及其(8177)
税收(7902)
(7845)
教育(7813)
机构
学院(170071)
大学(165651)
(71637)
经济(69880)
管理(61221)
研究(58755)
理学(50499)
理学院(49945)
管理学(49093)
管理学院(48743)
中国(47693)
(38632)
(36451)
科学(31478)
(29229)
财经(28348)
(28208)
中心(26829)
(25510)
研究所(25412)
北京(24250)
(23439)
师范(23298)
(23195)
(22683)
经济学(21473)
(21437)
技术(20617)
财经大学(20530)
业大(19605)
基金
项目(96447)
研究(79386)
科学(75416)
基金(66225)
(55262)
国家(54721)
社会(47682)
科学基金(46197)
社会科(44985)
社会科学(44975)
教育(38885)
(38298)
编号(35607)
基金项目(33374)
(32238)
成果(31351)
资助(28519)
自然(26893)
课题(26563)
自然科(26158)
自然科学(26148)
自然科学基金(25657)
(22639)
(22285)
重点(22029)
(21894)
(21299)
项目编号(21021)
规划(19767)
(19512)
期刊
(89059)
经济(89059)
研究(60138)
中国(41485)
教育(30256)
(28053)
管理(25270)
(22573)
金融(22573)
(22039)
学报(19297)
科学(18693)
技术(18203)
大学(15927)
业经(15041)
农业(14744)
经济研究(14712)
财经(14120)
学学(14064)
(12207)
问题(11868)
(11501)
职业(11309)
图书(10628)
国际(9973)
(9640)
论坛(9640)
理论(9098)
实践(8192)
(8192)
共检索到285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端鸿  
"双一流"政策的本质还是院校重点建设政策,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政策的继承与调适。就继承而言,"双一流"中的"一流学科"建设仍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一流大学"的目标和追求没有变;就调适而言,"一流大学"将聚焦整体建设、自主发展、绩效评价和动态调整,形成中国重点建设高校的内在发展驱动和外部激励约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在系统分析我国高校重点建设政策发展变迁,分析新时代国内外环境变化,分析大学、学科发展各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双一流"建设需要向以合作为主导的系统生态方向调整。在国家政策层面,要支持一流大学建设常规化、制度化,加强育人工作,推动科研和服务职能的融合,进一步扩大开放,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在大学层面,要树立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培养引领社会的时代新人,融入和引领世界科技,支撑区域社会经济,以制度维护好学科生态。在院系学科层面,要强化特色追求创新,推动内外部的协同合作,加强实验室自主性硬件建设,努力造就学术领衔大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郝根彦  
以某"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高校22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其参赛前后的创造力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参赛团队学科交叉水平和指导教师指导频次对创造力变化幅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参加学科竞赛使大学生创造力的四个维度,即研发力、洞察力、执行力、创意力均有显著提升,且提升幅度受到学科交叉和指导频次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同时,从样本中选取其中一个团队作为案例,跟踪其参赛后比赛成果实现转化并进一步产业化,刻画该作用机理在实践中的复现过程。研究结果有望为高校结合学科竞赛培养创造力的模式形成和效果提升提供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宇  杨海燕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场由我国高校和政府发起的后发国家高校追赶西方精英大学的竞赛中,我国大学主要依靠扩大投入规模和促进科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国际常用的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科研导向和规模失真现象,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科研成果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不仅其排名的边际影响下降,而且办学规模也相对较小。面向新时期的更高目标,我国一流大学需要实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转型;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重视人才培养;摆脱被评价和排名左右的局面,实现大学核心价值的内在驱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媛  宋旭  
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作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的导向。这一理念为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通过阐述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提出背景和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理清思路,分析"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探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具体措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倬琳  刘雪莹  姜雅萃  刘念才  
因所处阶段、所在地域和所属类型不同,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项目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要素呈现出不同特征。良性的组织管理、卓越的科学研究和高水平的人员队伍是这些重点建设项目最重要的评价标准。随着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日渐成熟,评价主题更加关注项目的增值效应和政策的长效影响,评价形式更倾向根据自身特点灵活设置。"双一流"建设的评价需在"优"的标准、"专家"的选取、"比"的内容和"筛"的时间上精心设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赟  
本文运用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析框架,通过对政策文本的编码、统计及比较分析,发现"双一流"建设中政策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具有以下特点:"双一流"的政策工具类型呈现多样化与综合化,但缺乏科学的组合配置;命令性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忽视"双一流"建设中高校间和学科间的差异;政策工具偏向短期效益,不利于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长远目标;《总体方案》与《实施办法》的政策工具使用发生明显偏移,系统化程度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双一流"建设推进过程中,建议优化政策工具之间的组合配置,提高政策工具与"双一流"不同目标群体需求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程宇  
通过对19个省市"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定位比较明确、资金投入较大、注重分类开展、突出学科特色、重视人才建设、强调成果转化、传承优秀文化、坚持开放发展是各省市"双一流"建设的共同特点。然而,如何制定"双一流"标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使地方高校顺利突围、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应对人才大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其当下面临的困境。扎根中国大地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标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依据自身实际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以实现重点突破,遵守学科发展规律科学合理的进行学科专业布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解丹  王泽一  
高校资产管理是高等院校正常运转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互联网发展作用下,信息化建设引起了多方关注。互联网科技和计算机设备能够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提供极大便利,相关管理部门可以运用网络技术来实现资产管理信息的传递、交换与资源共享,从而有助于推动高校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安全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保障高等院校的良好运转,对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冉嘉睿  琚春华  俞立平  
为探究“双一流”建设政策对我国高校科研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将“双一流”建设政策制定与实施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资源与功能研究框架,基于2015—2018年的相关数据,从投入产出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双一流”建设政策对我国106所高校科研力的影响,并研究政策对不同地域及不同类型高校影响的异质性。结果发现:政策实施促使高校综合竞争力与科研成果产出显著提升,但对成果转化与科研奖励的影响不显著;对东部高校综合竞争力、科研成果产出具有正向作用,对中西部高校的科研能力提升作用不显著;对综合类、理工类高校的综合竞争力、科研成果产出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为此,提出政府在后续的相关政策制定中,要同时关注发展优势显著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校,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经费结构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小玮  
目前各省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双一流"建设专项政策或与之相关的高等教育政策文件。对这些政策文件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不同省域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较为一致体现了科学定位、分类发展、延续重点的设计原则,分别探索出学科驱动、平台建设、整体推进、高校引入这四种典型推进策略;从政策方案到具体落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作保障,也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改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英苗  张济洲  
中央层面"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标志着高等教育领域重大战略的起步。各省份相继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和配套措施。通过系统比较31个省份的"双一流"政策文本,发现存在较多的共性特征:政府推动显著,高校自主权受限;投入比例失衡,人才结构失调;市场化导向突出,建设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明显,建设路径独特。与此同时,各省份建设目标差异性显著、资金投入力度差别明显。据此对省际"双一流"建设进行有效反思,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须防范政策制度依赖,释放高校自主权活力;协调人才结构,发挥一流师资效力;遵循学术发展逻辑,构建良性学术生态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荃  李萌仕  
以"双一流"视角审视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探索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双一流"的目标和理念建设高职院校,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的社会信任感、经济支撑度和国际影响力。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度,加强院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双师"素质,全面推进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和高职院校的一流专业建设,以期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产业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