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67)
2023(12150)
2022(9873)
2021(9632)
2020(7786)
2019(17950)
2018(18176)
2017(33315)
2016(19215)
2015(21886)
2014(22191)
2013(21001)
2012(19198)
2011(17465)
2010(18340)
2009(16953)
2008(16891)
2007(15690)
2006(14211)
2005(13052)
作者
(52414)
(44472)
(43837)
(42193)
(27899)
(21375)
(19853)
(17157)
(17005)
(15832)
(15092)
(15014)
(14067)
(14047)
(13731)
(13571)
(13244)
(12991)
(12744)
(12690)
(11381)
(11003)
(10812)
(10323)
(10265)
(9983)
(9885)
(9829)
(8929)
(8796)
学科
(73937)
经济(73835)
(57135)
(50210)
管理(49817)
(36266)
企业(36266)
农业(33498)
方法(28964)
数学(25594)
数学方法(24944)
中国(24075)
业经(22605)
教育(21283)
(19649)
(18426)
(15114)
理论(15009)
地方(14542)
(14391)
(14156)
农业经济(12563)
发展(12254)
(12130)
(12096)
技术(12054)
(11742)
银行(11729)
(11575)
贸易(11566)
机构
学院(268163)
大学(267722)
(102901)
经济(100409)
管理(97894)
研究(91245)
理学(84232)
理学院(83301)
管理学(81363)
管理学院(80873)
中国(67178)
(59817)
(57729)
科学(54113)
(48494)
(45541)
农业(45317)
(43857)
业大(43700)
(43589)
师范(43301)
中心(42760)
研究所(40715)
财经(36984)
北京(36525)
教育(35956)
师范大学(34670)
(33865)
(33393)
(31745)
基金
项目(171363)
科学(136604)
研究(133856)
基金(121211)
(104069)
国家(102960)
科学基金(88413)
社会(83284)
社会科(78277)
社会科学(78258)
(69925)
教育(68294)
基金项目(62708)
(58575)
编号(58493)
自然(54610)
自然科(53363)
自然科学(53354)
自然科学基金(52376)
成果(49855)
资助(49378)
课题(42598)
(39673)
重点(39466)
(37974)
(37151)
(35577)
(35173)
(34693)
教育部(34369)
期刊
(124531)
经济(124531)
研究(87002)
中国(69229)
(64961)
教育(60069)
农业(44048)
学报(40114)
科学(37754)
(37730)
管理(34107)
大学(33526)
学学(30422)
技术(28257)
(26493)
金融(26493)
业经(25957)
(20553)
财经(18447)
问题(16810)
经济研究(16226)
(15801)
职业(15712)
(15692)
农村(15378)
(15378)
农业经济(15131)
世界(13095)
技术经济(12844)
统计(12816)
共检索到4217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齐燕  
农村地区的"县中现象"引发学界和社会热议。既有研究以教育学和城市视角切入,认为县中教育是压抑人性、强调应试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培养,应该予以摒弃。从社会结构视角展开研究发现,县中模式的运作机制是高度动员,这一运作机制的产生是县中在组织内外压力下所作出的能动性应对,县中模式回应了政府对于教育政绩的需求,以及农民家庭希望通过教育进行阶层流动的诉求。当然,这一模式还有如何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方面的改进空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安永军  
建设与分散小农户有效对接的公共品供给机制是乡村善治的关键命题。国家在外部监控的前提下将公共品供给事务承包给私人主体,生成了"市场包干制",它能够实现前台治理与后台治理的分离,形成了双层治理格局。市场机制能够通过激励清晰化实现服务专业化,而村社组织的支持能够降低协调成本,二者协同实现水利体系与分散小农的高效对接。由此可见,国家是公共品供给的第一责任主体,高效的公共品供给离不开国家的引导与支持;而市场机制具有调动积极性的优势,国家在有效监控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能够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耿羽  
税费改革后,国家对于农村的治理方式从"资源提取"转为"资源输入",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要依赖于国家项目资金,其运作模式可归纳为"输入式供给"。大量资源下乡,却未能使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状况得到实质改善。外在的国家财政型供给没有引起相应的效益,内在的村社自助型供给则往往无法达成合作。问题的症结在于只有自上而下的国家资源输入,而没有自下而上的村庄承接。利用村民自治来连接上级资源和村庄,不仅能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还能锻造和培育基层的民主风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力建  朱立志  蔡典雄  包菲  
农业污染的立体性导致了其污染链的多向性和复杂性,通过对循环经济运作机制的分析可以找到防治农业立体污染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的三种模式在农业及相关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在不同环节、不同方向上阻断农业立体污染链,而且可以用较低的投入,产生较高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洋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农村互联网金融迎来良好发展机遇,对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掣肘问题。因此,深化农村互联网金融运行机制改革,创新金融监管对策,制定适合农村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制定差别化监管方式势在必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平权  
根据农村人口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按照“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分类指导 ,逐步完善”的总体思路 ,将庞大的农村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分解成三个板块 ,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 ,推进“农民合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带动“纯农户养老保障制度”的尽快起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新利  
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农村物流模式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如以顾客为核心,小批量、个性化,准确性和即时性,可持续发展以及适应性等。本文认为,考虑到目前和未来农村、城镇基础建设、领导者素质以及国内外竞争环境变化等因素,我国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可设定为功能混合、功能整合、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等四个阶段,农村物流组织结构应同时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向扁平式智能组织结构模式的方向发展。农用品物流流程再造,在企业内部应以农村物流特点为基础,适应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对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而在企业外部则必须对供应链上各个环节进行系统优化,通过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对原材料和产成品由供应地流向消费地的所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赵广华  
共同配送是解决农村电子商务末端配送效率低、成本高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设计和选择恰当的共同配送运作模式则是提高共同配送效率的关键。农村电商共同配送可采用基于综合资源共享的运作模式、"O2O平台+信息共享"运作模式、"4PL+X"契约性大众分包运作模式和"村镇电商集配站+智能自提柜"运作模式,四种不同的运作模式各自有其适用性,但任何一种模式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则必须有第四方物流共同配送联盟的组织保障和信息共享平台的技术支撑。为保障共同配送运作模式顺利实施,须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打造4PL共同配送联盟、重点建设村级物流集配站,多措并举培养农村物流人才,提升村镇"最先一公里"的集配货能力。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彦彬  
通过对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系统、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以及拉丁美洲的乡村银行的运作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农村小型机融机构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农村"草根银行"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德海  刘玉花  高翠玲  黄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尚长风  
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既不能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又难以吸引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由于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出现的资金缺口难以得到解决。如果以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为资金来源、以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作为信贷对象而从事信贷活动,那么将会产生多赢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恩焘  王瑞军  郑克强  
农村电商是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根据新时代"三农"工作要求,从内涵、政策、市场、业态、投入五维模型梳理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限制农村电商发展的机制、模式、路径等核心问题;并从新时代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的治理机制、治理模式和路径选择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华征  盛德荣  
农村贫困问题可以分为原生贫困问题和再生贫困问题。当前"反贫困"的着力点在于原生贫困问题的解决;但再生贫困问题,即返贫问题成为扶贫开发是否具有长效性的重要指标。在返贫的各种现象中,五种返贫模式需要引起重视:断血式返贫、狩猎式返贫、失敏性返贫、转移性返贫和传递性返贫。提高减贫开发实效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需要通过财富内生、心理介入、制度供应、价值挖掘、新民塑造等方式阻断农村脱贫人口返贫的通道,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永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梁少民  
城乡统筹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以我国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的河南省为例,回顾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演化历程,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和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模式和发展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莹  
口碑是中国农村消费者间最普遍而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过程要素理论和社会系统传播模式理论揭示了农村市场口碑传播过程及其作用机理。农村市场的口碑信息源是意见领袖、市场行家和首要相关群体,口碑传播发生在强联结的社会关系之间,其传播要素的特殊性以及农村市场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交互型人际网络结构和人口构成特点等环境特征共同支持了口碑的高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为企业的农村市场营销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