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4)
2023(7929)
2022(6781)
2021(6528)
2020(5296)
2019(12353)
2018(12379)
2017(23836)
2016(13268)
2015(14532)
2014(14730)
2013(14392)
2012(13301)
2011(12212)
2010(12519)
2009(11656)
2008(11799)
2007(10228)
2006(9463)
2005(8788)
作者
(37332)
(31350)
(30957)
(30180)
(20292)
(14947)
(14306)
(12015)
(11926)
(11563)
(10787)
(10454)
(10320)
(10261)
(10184)
(9675)
(9287)
(9224)
(9092)
(9043)
(8190)
(7790)
(7720)
(7227)
(7190)
(7169)
(7014)
(6722)
(6418)
(6206)
学科
(52053)
经济(51998)
管理(37332)
(36715)
(30563)
企业(30563)
方法(21473)
数学(19238)
数学方法(18966)
(17243)
(15652)
中国(15252)
(15009)
业经(11389)
(11184)
银行(11171)
(11054)
贸易(11048)
(10850)
(10835)
(10788)
(10615)
(10596)
(10496)
金融(10496)
地方(10026)
(9553)
财务(9536)
财务管理(9516)
体制(9285)
机构
学院(186100)
大学(185675)
(82054)
经济(80360)
管理(68936)
研究(68364)
理学(58522)
理学院(57863)
管理学(56914)
管理学院(56520)
中国(53410)
(42904)
科学(39284)
(38881)
(35077)
财经(32387)
研究所(31388)
(30775)
中心(30412)
(29503)
(29431)
经济学(26020)
业大(25192)
北京(24946)
(24624)
(24354)
财经大学(24174)
师范(24083)
农业(23805)
经济学院(23307)
基金
项目(117272)
科学(93098)
研究(86483)
基金(86013)
(75075)
国家(74444)
科学基金(63566)
社会(55384)
社会科(52653)
社会科学(52640)
(44671)
基金项目(43696)
教育(40858)
自然(40737)
自然科(39813)
自然科学(39800)
自然科学基金(39143)
(38229)
资助(37019)
编号(34067)
成果(29643)
(27247)
重点(26825)
(25132)
课题(25116)
(24731)
(24086)
教育部(23645)
国家社会(23008)
创新(22612)
期刊
(93359)
经济(93359)
研究(63522)
中国(38951)
(32952)
(28049)
学报(27785)
管理(27176)
(26530)
金融(26530)
科学(25850)
教育(22945)
大学(21559)
学学(20276)
农业(18087)
财经(16937)
经济研究(16023)
技术(15371)
(14600)
业经(14336)
问题(12168)
(11232)
国际(10003)
(8963)
理论(8795)
技术经济(8650)
统计(8641)
世界(8520)
现代(8407)
商业(8116)
共检索到29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金全  艾昕  
本文基于23个国家1989-2017年的动态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考察货币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波动对经济杠杆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信贷总量与直接融资规模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总量与结构上的代理变量。结果表明,各宏观调控政策与经济杠杆之间均保持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存在一个"拐点",且政策波动对经济杠杆均具有刺激作用。区别在于,三者中直接融资规模的拐点位置居于首位但波动效应最弱。因此,政府在调控经济杠杆时应将着力点放在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上,并利用其他政策加以辅助,同时加强宏观政策的动态管理,为顺利实现杠杆率下降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旭  
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去杠杆是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环节。通过界定需要去杠杆的企业范围,对去杠杆在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三种企业去杠杆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认为通货膨胀去杠杆在国有企业中缺乏可行性,通过家庭加杠杆实现企业去杠杆目前不具备可行性,而通过提高股东权益报酬率,促进企业可持续增长是实现企业去杠杆的唯一正确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贺力平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这表明国家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新的和更加深入的思路。本期论题一组文章从不同视角就去杠杆问题提出了若干研究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娟  
一、引言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成为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全球央行频繁降息,(1)达到有史以来的低利率甚至负利率。(2)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更是将QE发展成为QQE,但世界经济增长依旧持续低迷。2015年后,全球经济形势出现较强的分化局面,美国经济持续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方  张明明  陶启智  
在中央大力推行去杠杆的背景下,本文认为需要警惕短期内强行去杠杆可能引起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且风险主要源于去杠杆与稳增长、去库存、去产能的政策目标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中存在的矛盾之处。若同时对以上四个目标展开实施,则容易顾此失彼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建议率先实施去产能,待企业基本指标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去杠杆。此外,还建议在去杠杆时,应对不同经济部门进行区别对待、灵活实施杠杆收购以及大力发展区域股权市场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方  张明明  陶启智  
在中央大力推行去杠杆的背景下,本文认为需要警惕短期内强行去杠杆可能引起的严重的系统性风险,且风险主要源于去杠杆与稳增长、去库存、去产能的政策目标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中存在的矛盾之处。若同时对以上四个目标展开实施,则容易顾此失彼且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建议率先实施去产能,待企业基本指标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去杠杆。此外,还建议在去杠杆时,应对不同经济部门进行区别对待、灵活实施杠杆收购以及大力发展区域股权市场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林  刘星宇  
文章通过设定主动负债筛选标准,研究2006—2008年主动负债上市公司在主动负债年度后三年内的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主动负债现象,约占5%,且涉及各个行业;行业平均杠杆、资产有形性和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市账率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但市账率影响较小,主动负债公司存在朝着目标杠杆调整的行为,且调整速度高达61%。政策启示:发达国家主动负债主要是由企业的投资机会决定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去杠杆"政策问题的一个核心要点,是要让更多有能力的公司通过创新获得"加杠杆"的投资机会。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尹雷  刘珂  杨源源  
本文立足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基于资本配置效率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以有效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选取2000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1季度的货币政策变量与资本配置效率数据,并构建LST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货币政策变动对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存在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正负方向冲击的非对称性效应,并在不同经济周期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据此,本文认为货币政策调控在考虑传统目标的同时,亦应兼顾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发挥货币政策配合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具体而言,央行逆周期宏观调控时应根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史正富   龚刚   孟捷  
纯粹的债务性支出是利润的源泉,是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源头。如果金融供给侧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而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宗旨,则债务问题终将成为冲击实体经济的洪水猛兽。在当前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供给侧下,货币可以区分为由中央银行所发行的货币和由商业银行所创造的存款,两种货币的比例构成了货币供给侧结构。在货币供给侧结构中,商业银行的货币是由贷款创造的,由此形成了实体经济的债务;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机制则是多种多样的,这其中甚至包括无偿拨付。无偿拨付是传统社会主义制度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为此,在锁定新增货币供给总量的前提下,我们建议:(1)通过央行无偿拨付的货币发行机制,注资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剥离)商业银行不良的贷款资产;(2)适度提高央行货币占货币总量的比例,以满足中央银行用于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货币需求。我们将发现,这样一种改革将使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迎刃而解。由于新增的货币供给总量是锁定的,这样一种改革也不会带来通货膨胀加速的危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小俊  朱权之  
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财税政策转型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管理思路将深刻变革。过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往往运用凯恩斯主义,从需求侧发力,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法犹如"强心针",直接了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徐小俊  朱权之  
中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对财税政策转型提出了新目标和新要求。首先,从宏观层面看,经济管理思路将深刻变革。过去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往往运用凯恩斯主义,从需求侧发力,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进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方法犹如"强心针",直接了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8月2日,中国财政学会投融资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从宏观与微观、外因与内因等角度深入分析了高杠杆的形成原因,探讨了"去谁的杠杆"和"去哪一部分杠杆"等问题,进一步厘清了去杠杆的政策取向、具体内涵及施策对象,并提出了通过继续深化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团  
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去杠杆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环境的恶化、金融体系的不完善、资金的结构性错配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流动性泛滥成为导致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率的主要原因。去杠杆与保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非金融企业去杠杆与金融部门去杠杆之间的矛盾、去杠杆的紧迫性与过程缓慢性之间的矛盾、国有企业去杠杆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等决定了非金融企业去杠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发展股权融资、开展市场化的债转股等都是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妤  
自从“凯恩斯革命”以来,财政政策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社会总产出,实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方针措施之首选。由于财政政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总需求,再由总需求的变动引致总供给即国民收入的变动,而国民收入的变动又必须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相配合才能最终实现,所以货币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