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0)
- 2023(12361)
- 2022(9653)
- 2021(8874)
- 2020(7202)
- 2019(15964)
- 2018(16383)
- 2017(29794)
- 2016(17173)
- 2015(18886)
- 2014(18976)
- 2013(17847)
- 2012(16054)
- 2011(14243)
- 2010(14356)
- 2009(13200)
- 2008(13463)
- 2007(11837)
- 2006(10601)
- 2005(10171)
- 学科
- 济(56736)
- 经济(56631)
- 管理(47749)
- 业(43431)
- 企(37045)
- 企业(37045)
- 制(19888)
- 财(19799)
- 中国(19578)
- 方法(19574)
- 农(17399)
- 数学(16124)
- 业经(15942)
- 数学方法(15871)
- 学(14578)
- 体(14462)
- 银(12798)
- 银行(12773)
- 行(12199)
- 体制(11970)
- 融(11883)
- 金融(11881)
- 务(11724)
- 财务(11693)
- 财务管理(11663)
- 理论(11439)
- 企业财务(11190)
- 农业(11088)
- 地方(10640)
- 税(9575)
- 机构
- 大学(229191)
- 学院(227706)
- 济(87319)
- 经济(85207)
- 研究(83699)
- 管理(77499)
- 理学(65542)
- 理学院(64664)
- 管理学(63307)
- 中国(63003)
- 管理学院(62873)
- 科学(51790)
- 京(49077)
- 财(47615)
- 所(43012)
- 农(40819)
- 研究所(38776)
- 中心(37987)
- 江(37518)
- 财经(35817)
- 范(34029)
- 师范(33619)
- 业大(33207)
- 经(32530)
- 农业(31742)
- 北京(30937)
- 院(30598)
- 州(29200)
- 经济学(27726)
- 师范大学(27238)
- 基金
- 项目(151001)
- 科学(119330)
- 研究(111512)
- 基金(108900)
- 家(96584)
- 国家(95773)
- 科学基金(80942)
- 社会(69602)
- 社会科(65866)
- 社会科学(65853)
- 省(59327)
- 基金项目(56633)
- 教育(54196)
- 自然(51707)
- 划(51038)
- 自然科(50499)
- 自然科学(50485)
- 自然科学基金(49599)
- 编号(44755)
- 资助(42642)
- 成果(39157)
- 重点(35918)
- 部(33820)
- 课题(33633)
- 发(32454)
- 制(32440)
- 创(31655)
- 性(31107)
- 创新(29748)
- 国家社会(29500)
共检索到360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杨帆 陈向明
教育变革经常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变革的意义在学校层面遭遇"衰变"和"扭曲"。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跟踪北京市某小学引入主题教学的课例研究过程,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的对话进行分析,以考察主题教学这一"变革性实践"的意义在学校层面是如何发生变化的。研究发现,教师在日常研讨中使用的描述和解释体系构成了一套为新旧教学方法赋予意义的学校话语。这套话语作为学校的本土解释模式,通过"去情境化"和"再情境化"等机制,对外来的变革性实践的意义进行重构,使教师能够以本土的方式理解变革。本文将这一意义赋予过程称为学校话语的"表征"功能。
关键词:
变革 学校话语 表征 去情境化 再情境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袁宇阳
在西方主导的现代化理论体系下,作为我国基本国情、农情的“大国小农”通常被视作一种结构性矛盾,普遍认为小农难以促进大国的现代化发展,“大国小农”呈现出“强国弱农”的关系内涵。步入数字社会,“大国小农”在农业、组织、生活、文化、治理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农”行动逐渐跟上“大国”行动的节奏,“大国”与“小农”在现代化层面的区隔开始消解,逐渐从过去的结构性矛盾关系转化为数字时代的融合与互构关系。大国战略的数字化导向以及数字技术的社会性嵌入,促进了大国与小农的双向互构,形塑了适应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数字-小农”互构的动力机制。数字化是连通“大国”与“小农”的核心纽带,小农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逐渐成为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之一,从而再造了“大国小农”的关系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文静
学习是人类实践中一个核心问题 ,传统的学习理论关注学校情境中的学习 ,而缺乏习对非学校情境学习实践的理解。“理解实践”从活动与情境的视角来观察学习 ,提出了情境化学习理论 ,拓展了学习理论研究的范围 ,跨越了社会实践中“学习”与“参与”的巨大鸿沟 ,揭示了这一理论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新 李艳燕
在协作学习中,如何对个体学习者的学习投入进行有效监测与评价并挖掘其内在特征与演变规律成为研究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本研究基于协作学习投入理论、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构建了协作学习情境中学习投入的数字化表征模型,指出该情境中的学习投入具有多维性、情境性、时序性、连续性等特征,同时提出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随后,在协同写作学习场景中应用该模型,通过分析学生的录屏、对话、学习视频等数据,探究协作学习中的学生学习投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行为投入上比较稳定,但是在认知投入和社会投入上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行为投入、认知投入、社会投入以及学业成绩存在互惠的内在关系;浅层投入型、中等投入型、深层投入型的学习者在各维度上的投入并不均衡。本研究构建的学习投入数字化表征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地刻画学生的学习投入,有助于揭示学习投入的本质特征和演变规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邬婧芸 梁成艾 朱德全
良好的学校学习情境是职业教育教师生成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实践水平的保障。职业教育教师学习情境具有专业性与实践性融合、自主性与合作性交互、校本研修性与专家引领性兼顾等多元表征。该学习情境的架构是多维的,包括支持引导的氛围、自觉主动的文化、扩展开放的空间和合作分享的平台等。我们需要营造出观照、团队式的职业教育教师学习文化氛围,使教师运用参与、多元化的方式在合作、互惠取向的文化和开放、自由的体制等学习情境中实现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学习情境 表征 架构 创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守勇 李锁牢
文章从国际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实践基础等维度分析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阐明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要义,从技术跃迁、组织创变、价值共生三个层面归纳出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形态表征,并按照“分层推进”的原则,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六个层面探索了职业技术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本文首先探讨了倡导参与式课程实践的理论背景,认为课程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必然会引起课程实践层面的震荡与回应。其次对传统的接受式课程实践进行了批判性考察,认为在新的时代应改变课程叙事方式和课程运作方式,倡导参与式课程实践。最后分析了参与式课程实践的核心特征,指出以“理解”和“参与”为精神内核的课程实践必将导向对教师和学生的赋权以及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
参与 课程实践 课堂情境 课程变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陈向明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考察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方式(我们称之为"变革性实践")从专家的理念最终转化为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其意义的流变过程。研究发现,教师在集体审议过程中充满了对具体教学决策的话语协商。为了给自己的教学决策赋予合理性,教师们会自然或有策略地重构理论话语的意义,这一过程伴随着对研讨过程中其他一些话语(身份话语、制度文本、科学工具)的重构,为教师们提供了很多以变革者的姿态维护传统教学实践方式的机会,使变革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志刚 赵雪 杜鑫 高俊
隐形冠军企业的战略更迭正在被学者和实践者高度关注。但此类企业战略更迭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理论重视,成功的战略更迭离不开适应性的组织身份变革。因此,本文引入组织话语视角,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框架(DHA),剖析微观层次的组织话语与组织身份变革、战略更迭情境的关系,旨在构建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情境下,如何通过组织话语实现组织身份变革的机理模型。研究发现:(1)主导话语策略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依次构建了强调领导者身份,维护主业创新发展;强调集体身份,推动组织管理变革;强调员工身份,赋能员工裂变创业的话语主题。(2)在不同阶段,组织身份依次经历了松动领导者身份标签、增补集体身份意义和重塑员工身份角色的变革状态。其中,组织话语对组织身份的变革分别起到了保护、支持和激励的作用。(3)隐形冠军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依次服务于战略警觉、战略探索和战略转换的战略更迭情境。本研究促进了组织话语与组织情境的深度融合,扩展和丰富了隐形冠军企业战略更迭与组织身份变革的相关理论,同时对隐形冠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美玲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常常依据一定的表征形式来呈现与建构其实践性知识,如意象、隐喻、实践规则、实践原则、个人哲学,以对形成中或已形成的教学决定进行判断,作为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扩展现有的教学习惯,并扩充问题情境的处理,进而导向教学实践的改进。
关键词:
教师 实践性知识 表征形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傅淳华
随着国际国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自由权利作为教师自由的主要内容与自主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本文认为教学作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其意义的基点就是"幸福"。而教师要在教学中获致幸福,首先必须在教学中坚守自由的品位。教师在教学中坚守自由的实践表征就是教学中否决权的持守,选择权的应用以及创造权的发挥。
关键词:
教学 幸福 自由 实践表征 面向教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波
无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诉求还是教师教育的现实境况都在呼吁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然而实然状况却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在体制机制、系统构成、师资队伍等方面尚存在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结合地方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实施路径:体制机制层面,围绕师训中心构建多机构协同机制;系统构成层面,积极推进多元、融合的区域教师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层面,在统筹中培养专业化的教师教育者。
关键词:
区域 教师教育一体化 教师专业成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伟 邬志辉
为应对乡村优质教师短缺危机、乡村学生学业质量危机以及城乡社会文化断裂危机,国外面向乡村的职前教师培养出现了以在地化教育理念为支点的模式变革。乡村教师教育的在地化转型秉持催生乡村教师地方性意识的培养理念,旨在通过实地体认的方式培育适合乡村社区、学校及学生需要的在地化教育实践者。为此,国外开发了面向乡村教师培养全流程的教师教育项目体系,构筑了政府和公益组织资助支持下的大学、乡村社区及乡村学校等多主体合作伙伴关系网络,并创设了囊括地方性知识、在地化教学能力及实地教学经验等内容要素和具备多样化组织形式的乡村教师教育课程模块。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教师教育 在地化教育 地方意识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卢臻
<正>1.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对教学情境越熟悉,越有可能认为所学是有用的,因而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就教学而言,教师创设情境是为了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并认识到知识的作用,那么合适的情境一定是学生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环境,熟悉是因为司空见惯,陌生是因为其中含有他们熟视无睹的新知,从而形成学习挑战,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经验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经验更多是生活体验,这种体验泥沙俱有,在情境中学习则是沙中淘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瞿瑛 陈祝君
教师话语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话语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它在课堂场域中有着重要意义。课堂场域中教师主体意识的缺失、课堂话语暴力的存在、文本解读话语的贫乏,都标示着教师话语权的失落。本文拟从场域中"惯习"的滞后性、舆论的压力以及教师拥有资源的缺乏等方面来剖析教师话语权失落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
关键词:
课堂场域 教师话语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