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3)
2023(11545)
2022(9128)
2021(8051)
2020(6401)
2019(13862)
2018(13828)
2017(26967)
2016(13998)
2015(15366)
2014(15220)
2013(14489)
2012(13078)
2011(11611)
2010(11711)
2009(11257)
2008(10317)
2007(9299)
2006(8713)
2005(7820)
作者
(37185)
(31399)
(31132)
(29780)
(19854)
(14661)
(14148)
(11933)
(11801)
(10919)
(10880)
(10182)
(9986)
(9760)
(9544)
(9524)
(9143)
(9088)
(8778)
(8748)
(7851)
(7460)
(7439)
(7308)
(7249)
(6959)
(6691)
(6672)
(6200)
(6030)
学科
(78928)
经济(78758)
管理(38423)
(34291)
(27743)
企业(27743)
方法(23289)
中国(20672)
地方(19998)
(19409)
业经(18439)
数学(18378)
数学方法(18235)
(13956)
(13124)
地方经济(13116)
农业(13067)
(11732)
(11083)
理论(11028)
(10880)
贸易(10873)
(10472)
(10450)
环境(9828)
产业(9498)
(9476)
金融(9474)
(9328)
(9085)
机构
学院(197203)
大学(193790)
(92603)
经济(90957)
管理(71956)
研究(68834)
理学(61599)
理学院(60919)
管理学(59841)
管理学院(59475)
中国(51562)
(41462)
(39084)
科学(37992)
(33127)
财经(32803)
中心(30824)
经济学(30453)
(29708)
(29688)
研究所(29585)
(27094)
经济学院(27074)
(26585)
师范(26390)
(24496)
北京(24201)
财经大学(24067)
业大(23957)
(23465)
基金
项目(127165)
科学(101767)
研究(98003)
基金(92775)
(79071)
国家(78399)
科学基金(68166)
社会(67889)
社会科(63400)
社会科学(63380)
(49839)
基金项目(48089)
教育(44243)
(40440)
编号(39826)
自然(39338)
自然科(38461)
自然科学(38453)
自然科学基金(37765)
资助(36049)
成果(32528)
(29508)
重点(28812)
国家社会(28647)
(27780)
课题(27588)
(26325)
(25034)
(24886)
人文(24859)
期刊
(113689)
经济(113689)
研究(64037)
中国(39484)
(32389)
管理(28919)
(27404)
学报(25675)
科学(25062)
教育(21076)
大学(20587)
经济研究(20101)
学学(19439)
(18385)
金融(18385)
农业(18349)
业经(18062)
财经(17276)
技术(17145)
(15157)
问题(14479)
(11676)
技术经济(10709)
国际(10074)
世界(9988)
商业(9937)
现代(9474)
统计(9207)
经济问题(9095)
(8672)
共检索到305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剑锋  
文章从去商品化角度出发,分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1980年~2010年20个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去商品化程度会影响社会保障的经济效果,在去商品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公共福利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因而社会保障能促进经济增长。最后本文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希望能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德帅  
社会保障去商品化是在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与"人"这一微观的社会主体共同作用下进行的。资本主义市场的毁灭性力量欲将劳动力在内的所有事物商品化,并进一步使人类丧失最基本生存保障时,生存的需要与诉求愈发强烈,最终转变为逆市场的反向运动即去商品化运动,社会保障制度得以生成。伴随自身缺陷以及经济与制度环境的改变,危机中的社会保障去商品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才能摆脱困境,实现去商品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龚六堂  
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的经济机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可以降低年老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程度,促使家庭减少生育率。当父母生育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获得养老保障,而从子女数量中获得的直接效用相对较低时,家庭会转为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从而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的增长。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替代家庭养老的作用更明显,对减缓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拥军  邱长溶  
本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关系,而这一负相关关系并非来自投资与劳动力因素,而是来自于我国省际之间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实力、经济发展水平的严重不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尽快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全国统筹或者实现社会保障支出的省际间转移支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李紫霄  秦聪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发展中国家陆续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以此为契机,本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影响进行拟自然实验分析。特别地,本文利用114个发展中国家1981—2005年的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差分法构造反事实,较好地校正了选择偏差,识别出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因果处置效应。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导致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下降了2.5957个百分点。这一不利影响倾向于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积累机制发挥作用,导致物质资本投资率增长率下降了173.94%,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则较弱。制度安排尤其政策设计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突出影响:较低的待遇水平和社保缴税(费)率会加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较低的发展水平和较低的储蓄倾向具有类似影响,人口老龄化和较低的生育率则可缓解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利影响。这对于中国长期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怡  
社会保障制度不但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合理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本文拟采用计量经济学建模的方法,选取相关因素分析社会保障水平、经济增长、消费、储蓄以及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建立与我国经济增长相互协调、互为促进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为指导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红燕  李倩  谢萌  
关键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一阳  寇业富  
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发展和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显现,国内需求不足无疑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社会保障水平的低下则成为导致我国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社会保障支出的数量和结构还不够合理,由此削弱了其应有的积极作用。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粗糙、不确定性的概念,对其进行衡量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定量分析。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对社会保障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宁静  
本文就儒家传统文化信念对社会保障的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表明,社会保障对长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儒家传统文化信念有助于遏制社会保障对短期经济增长特别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还表明,儒家传统文化信念对社会保障的短期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主要通过物质资本积累机制发挥作用,体现在其更有助于削弱社会保障对短期物质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对社会保障的长期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则更多地是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发挥作用,体现在其有助于遏制社会保障对长期人力资本积累的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喆   张卓   连婷  
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结构性变动对我国消费市场的影响,对于盘活内循环体系,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对消费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消费增长,社会保障在刺激消费增长的同时,会平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城乡差异视角来看,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地区的消费抑制效果更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畅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抑制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保证经济增长的有力手段,是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的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保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覆盖面窄,历史欠账负担沉重,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等。"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注重:努力实现制度全覆盖;建立社会保险卡,提升经办机构管理服务能力;发展补充保险,减轻政府偿债压力;提升社保基金"入市"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蔚  杨庆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为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选取2000~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因果分析检验,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表示经济增长量的GDP这两个变量进行动态研究。结论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且互为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佳莹  马嘉蕾  高传胜  
社会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属性,有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维护社会公平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效率与公平双视角探析社会保障支出的经济效应,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社会保障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且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效应大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异质性。其中,效率视角下,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数量和优化劳动力供给质量(即人力资本积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公平视角下,社会保障支出通过再分配效应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对经济增长产生激励效应。因此,建设与稳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其再分配功能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的激励作用,促进社会保障制度效率与公平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卜海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潜在经济增长率将逐步放缓,未来将从"持续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甚至可能面临低速增长,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主动政策调整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前瞻性地布局中低速经济增长环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飞  仇雨临  
中国经济发展迈进新常态后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合理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路径和着力点显得格外紧迫。基于此,本文采用2002~2017年31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与中国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支出均可以通过抑制技术水平增长速度和储蓄增长速度来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此外本文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负向影响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通过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差分广义矩估计(Diff-GMM)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提高生育水平、改善生育意愿、降低社会保障费率、合理控制社会保障待遇水平,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