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2)
- 2023(8389)
- 2022(7337)
- 2021(7048)
- 2020(6087)
- 2019(14101)
- 2018(13907)
- 2017(27594)
- 2016(15407)
- 2015(17456)
- 2014(17697)
- 2013(17707)
- 2012(16765)
- 2011(15026)
- 2010(15394)
- 2009(14376)
- 2008(14831)
- 2007(13605)
- 2006(11759)
- 2005(10554)
- 学科
- 济(61193)
- 经济(61137)
- 管理(47893)
- 业(44690)
- 企(35934)
- 企业(35934)
- 财(30177)
- 方法(29109)
- 数学(26210)
- 数学方法(25908)
- 农(19082)
- 中国(17090)
- 务(15035)
- 财务(15008)
- 财务管理(14957)
- 制(14585)
- 企业财务(14186)
- 地方(13653)
- 财政(13559)
- 贸(12659)
- 贸易(12657)
- 易(12322)
- 学(12244)
- 农业(12007)
- 业经(11755)
- 政(11093)
- 银(10838)
- 银行(10817)
- 策(10727)
- 行(10166)
- 机构
- 学院(217160)
- 大学(216063)
- 济(92209)
- 经济(90176)
- 管理(82853)
- 研究(74242)
- 理学(70476)
- 理学院(69729)
- 管理学(68465)
- 管理学院(68049)
- 中国(58558)
- 财(51949)
- 京(45227)
- 科学(44602)
- 所(38727)
- 农(37586)
- 财经(36907)
- 中心(35188)
- 江(34984)
- 研究所(34437)
- 经(33185)
- 业大(31089)
- 农业(29573)
- 北京(28863)
- 经济学(28219)
- 范(27644)
- 师范(27406)
- 州(26929)
- 财经大学(26708)
- 院(26578)
- 基金
- 项目(136130)
- 科学(105841)
- 研究(101486)
- 基金(97270)
- 家(83708)
- 国家(82995)
- 科学基金(70290)
- 社会(62268)
- 社会科(58988)
- 社会科学(58970)
- 省(53354)
- 基金项目(50512)
- 教育(47082)
- 划(44973)
- 自然(44854)
- 自然科(43734)
- 自然科学(43719)
- 自然科学基金(42924)
- 编号(42689)
- 资助(41552)
- 成果(36358)
- 部(31023)
- 重点(30765)
- 课题(29697)
- 发(29458)
- 创(27533)
- 性(26941)
- 科研(26617)
- 教育部(26366)
- 创新(25797)
共检索到334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尚希 樊轶侠 封北麟
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无论是支出政策,还是税收政策,抑或是财政体制的调整,都会给宏微观供需关系带来一定影响。2009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若干化解产能过剩的相关政策。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持续45年,用于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给予奖补,以出清市场。虽然化解过剩产能的相关政策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面临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住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因素,去掉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类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带来的隐性担保和扶持
关键词:
去产能 过剩产能 财政政策 僵尸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力
1.采用市场化手段去产能,强化财政的激励和保障职能。以往去产能政策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干预过多,使用各种行政手段来清理过剩产能而没有重视市场的作用。去产能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性作用,坚持企业在去产能中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同时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以"有形之手"纠正市场失灵。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其激励和保障作用。一是通过财政补贴补偿企业在淘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生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效促进了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2010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继续显现。下一步,建议在调整政策着力点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适当扩张性,适时将短期应对性政策转变为着力改善民生的中长期战略;要大力调整财政赤字使用方式,优化公共投资领域,适当减少减税政策的运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樊丽明
一、财政政策时滞的内容及存在的必然性政策时滞,也称政策时差,是指从政策制订到最终对经济运行及其他社会活动发生影响、实现调节目的的时间。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一样,也存在着时滞问题。财政政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美国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变革教育财政政策。教育财政政策改革体现为:加强州政府统筹,增加州教育财政支出;学区为主筹措教育经费,强化学区责任;政府倾斜配置教育经费,支持贫穷学区。美国教育财政政策变革后,出现了教师工资提高,教师培训增多,教育技术更新,教育项目拓展,教育设施改善等效应。分析发现,制度合法性是财政政策变革的潜在影响因素,拨款预期和政策稳定性影响财政政策的变革,促进教育的改革是财政政策变革的首要目的。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财政 政策评估 美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三河市财源建设研究"课题组 雷大庆 李杰刚 王相启
"十二五"时期是三河市从小康走向富裕的关键阶段,是从追求财富增长到追求财富增长与幸福指数并重的关键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在此情况下,对三河市"十二五"时期的财政收入进行科学预测并进行合理分析,不但有利于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克服收支规模确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有利于合理安排财政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为顺利实现"一体两翼"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溶冰 赵谦
政策评估方法是政策评估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政策评估赖以完成其一系列过程、实现其目标的手段。根据分析手段,政策评估方法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方法。政策效应定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前后法(Before-After Method),该方法的限制性约束较少,很多评估方法基本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宇澄 张莉 郑新业
中央投资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中央投资看作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准财政政策",就其带动地方投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中央投资可以带动地方政府配套投资、提升基础设施质量,从而增加地方投资;但同时,其中的央企投资也会通过价格抑制渠道对地方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整体上中央投资对地方投资的带动作用为负;从行业角度看,公共物品属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越强;竞争性越强的行业,中央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就区域差异而言,中央投资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挤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主要体现挤出效果。从经济周期角度看,危机期间作为反衰退政策的中央投资发挥的带动作用会比一般时期显著增强。本文据此提出了优化中央投资工具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突破点之一为财政政策,使学生达到某种最低程度教育标准的财政政策就是教育充足财政政策。基于专业评估办法,如果没有市场因素可言,则将市场价值与教育充足投入有关部分相联系,推导其价格;如果存在市场意义的供给与需求,则根据市场规则确定价格,从而制定促进公平的教育充足财政政策。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教育充足 教育公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信贷 产能过剩 通货膨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华武 马国贤
本文从财政政策的角度解释中国CPI与PPI的相对动态特征。通过将异质性居民与企业以及借贷约束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我们发现财政政策扩张会通过偏向性地带动生产资料企业产能,从供给侧抑制其价格水平。同时,借贷约束的存在使得此类企业能够更为容易地获得配套资金,从而导致其产能进一步扩张,使PPI相对于CPI持续下降。鉴于此,本文认为"财政政策—信贷—产能过剩"这一机制是理解我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通货膨胀动态的关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信贷 产能过剩 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夏力
近年来,产能过剩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风险。2013年上半年,我国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仍处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较低水平。其中,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尤为突出。产能过剩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企业的利润直线下降,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会造成银行信贷危机,工人下岗失业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等多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清理过剩产能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高培勇
近几个月来,特别是在今年1-9月份GDP增长率达到8.5%的统计数字公布之后,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应当“退出”或“淡出”的讨论热起来了。 其实,大约早在两年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就有过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说法,甚至进展到了谈论“淡出”具体方案的地步。只不过,在那一时期,人们所关注的主要是积极财政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悦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都是因为币值不稳定造成的,而最终的解决方法均是财富的创造。根据我国货币发行量M2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计算出我国价格对货币供应量的滞后期,并由此说明只有在滞后期内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吸收多发行的货币,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