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98)
- 2023(13373)
- 2022(11009)
- 2021(10342)
- 2020(8099)
- 2019(18706)
- 2018(18291)
- 2017(33840)
- 2016(18325)
- 2015(20766)
- 2014(20419)
- 2013(20493)
- 2012(19749)
- 2011(18423)
- 2010(18631)
- 2009(17193)
- 2008(16965)
- 2007(15149)
- 2006(13990)
- 2005(13135)
- 学科
- 济(87979)
- 经济(87884)
- 农(50733)
- 业(50196)
- 管理(39315)
- 农业(33824)
- 中国(30193)
- 方法(27795)
- 企(26679)
- 企业(26679)
- 数学(23899)
- 数学方法(23705)
- 地方(23188)
- 业经(23017)
- 学(17226)
- 贸(17180)
- 贸易(17160)
- 制(17082)
- 发(16707)
- 易(16666)
- 银(14917)
- 银行(14886)
- 财(14737)
- 行(14616)
- 融(14588)
- 金融(14588)
- 发展(13332)
- 展(13291)
- 农业经济(12806)
- 环境(12726)
- 机构
- 学院(268557)
- 大学(266408)
- 济(120671)
- 经济(118393)
- 研究(106521)
- 管理(94686)
- 中国(83436)
- 理学(80060)
- 理学院(79066)
- 管理学(77873)
- 管理学院(77387)
- 农(65468)
- 科学(62688)
- 京(59158)
- 所(54992)
- 财(51480)
- 农业(50170)
- 研究所(49684)
- 中心(47548)
- 业大(44428)
- 江(42212)
- 财经(39525)
- 北京(38274)
- 范(38005)
- 师范(37584)
- 经济学(37437)
- 院(37396)
- 经(36136)
- 科学院(33561)
- 经济学院(33530)
- 基金
- 项目(172685)
- 科学(135381)
- 研究(130009)
- 基金(124111)
- 家(109551)
- 国家(108529)
- 科学基金(90550)
- 社会(83971)
- 社会科(79069)
- 社会科学(79055)
- 省(67033)
- 基金项目(64255)
- 教育(58320)
- 划(56368)
- 自然(54564)
- 自然科(53237)
- 自然科学(53221)
- 编号(52828)
- 自然科学基金(52290)
- 资助(50355)
- 发(44112)
- 成果(43879)
- 重点(39825)
- 部(39504)
- 课题(38072)
- 发展(36000)
- 农(35982)
- 创(35806)
- 国家社会(35771)
- 展(35419)
- 期刊
- 济(148772)
- 经济(148772)
- 研究(88040)
- 农(69945)
- 中国(67660)
- 农业(47831)
- 学报(45122)
- 科学(42860)
- 财(35526)
- 大学(35234)
- 教育(34483)
- 管理(34393)
- 学学(33091)
- 融(31273)
- 金融(31273)
- 业经(28305)
- 技术(23540)
- 业(23453)
- 经济研究(22591)
- 问题(20482)
- 财经(20111)
- 世界(17972)
- 经(17576)
- 农业经济(15552)
- 贸(15525)
- 农村(15437)
- 村(15437)
- 版(15174)
- 国际(14108)
- 经济问题(14089)
共检索到437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东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宏力
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者统一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之中。从历史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呈现由农村土地小农私有,家庭经营、互助经营和合作经营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又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最后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演进轨迹。从理论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是权利配置服务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配,服务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服务于社会主义道路。从实践逻辑来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变迁有着权利核心—权益核心—权能核心,集权锢农—分权富农—赋权强农,权利封存—权利调整—权利交易三条可循的线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迁趋向可概括为一条主线、两个坚持和三个改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玉华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农业、农民社会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文化。因此,金融机构若要更好地服务"三农",有必要认真研讨中国从古至今农业文明的发展脉络以及几千年封建"小农"文化的历史,吸收其经验教训,进而针对"三农"特点,在体制机制设计上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这些潜在因素,解决好"三农"的融资问题,促进中国"三农"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关键词:
农村扶贫 历史演变 精准扶贫 政策实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旭中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走过20年艰难曲折的摸索道路,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举世公认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改革较之后来的城市改革,来得更彻底,取得的成效也更明显。城市改革虽然在后,但它涉及到的方面更多,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遇到的阻力...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广栋 程久苗
文章根据建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焦点的转移,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为5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各个阶段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整的变迁特点,并将理论研究的演变阶段与制度的演变阶段进行了对照,得出了如下结论:虽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多种变迁方式,土地政策也相应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忽视了核心制度的再创新,效果因此并不显著,新问题不断显现,问题依然存在;土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二者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对应的,但从土地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需求,这为理论...
关键词:
土地制度 制度变迁 农村 理论和实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明海 张晓路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工作的基本规律,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体系与理论框架,开辟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新境界。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农村发展战略 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官兵
金融发展理论的缺陷能够通过分工视角加以弥补。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经济分工的一个侧面,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二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关系,并共同受产权等基本制度结构的决定。在一个产权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的社会里,交易效率会因此而提高,农村经济分工和农村金融分工都能得以深化,而农村经济又因一个更为高级的农村金融分工水平而受益。
关键词:
金融发展,农村金融 产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辜胜阻
一、农村经济非农化与城乡一体化的一般经验 马克思主义认为:农业与工业或非农产业发展的趋势是综合—分离—再综合。最初,农业和工业不是分开的,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是以家庭为依托、以自然分工为基础,这时,还没有城市和乡村的对立。随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厚基
“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选择,首先由发达国家倡导并经1991年国际农业与发展会议正式提出。其基本宗旨是,在永续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进行农业技术和农村体制改革,以生产足够农产品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村而且特别强调,具有新概念、新内涵的“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的兴建,必须与农村的综合发展相结合以达到“持续性”、“有效性”、“公平性”三大目标,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实践,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
关键词:
持续农业,农村发展,当代世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俊彦
一、三大历史功绩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经济二十年全面体制改革与高速发展的壮丽画卷增添了浓墨重彩。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及其引导的经济发展内容、过程是丰富多彩而寓意久远的,至少有三大功绩是历史性的。(一)对长期稳定地解决中国吃饭问题的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江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农业部部长刘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和农村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特点。一是我国农村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士1前,我国人门有力%居住在农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臧景范
经典意义上的农村小额信贷,是一种不需抵押担保,面向分散农户,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一系列信贷制度设计。对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结合国情,对农村小额信贷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符合国情、民情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小额信贷机构和业务运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