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1)
2023(12165)
2022(10051)
2021(9603)
2020(7901)
2019(18701)
2018(18790)
2017(37091)
2016(19868)
2015(22542)
2014(22677)
2013(22231)
2012(19815)
2011(17799)
2010(17756)
2009(16114)
2008(15529)
2007(13332)
2006(11578)
2005(10068)
作者
(56388)
(46395)
(46217)
(44064)
(29658)
(22151)
(21041)
(18420)
(17738)
(16561)
(16045)
(15470)
(14678)
(14542)
(14346)
(14058)
(13931)
(13880)
(13197)
(13162)
(11445)
(11316)
(11271)
(10591)
(10447)
(10253)
(10237)
(10227)
(9260)
(9074)
学科
(79910)
经济(79830)
管理(57465)
(54103)
(46436)
企业(46436)
方法(40794)
数学(35890)
数学方法(35220)
(19609)
中国(19215)
业经(18913)
(17943)
(16539)
(15317)
地方(14952)
理论(14706)
(14089)
贸易(14080)
(13752)
银行(13719)
(13561)
(13370)
农业(13064)
(12792)
技术(12464)
(11933)
环境(11884)
财务(11860)
财务管理(11841)
机构
大学(277800)
学院(277556)
管理(115505)
(105419)
经济(103029)
理学(101144)
理学院(100099)
管理学(98071)
管理学院(97590)
研究(85932)
中国(65084)
(59053)
科学(54854)
(46906)
(41907)
业大(41599)
(41200)
中心(39250)
(38621)
研究所(38548)
财经(38527)
北京(37290)
(36333)
师范(36028)
(34997)
(32460)
农业(32292)
(31624)
经济学(30729)
技术(29694)
基金
项目(195462)
科学(153807)
研究(142874)
基金(141382)
(122376)
国家(121381)
科学基金(105506)
社会(88360)
社会科(83787)
社会科学(83760)
(76746)
基金项目(75150)
自然(70090)
自然科(68503)
自然科学(68490)
自然科学基金(67204)
教育(66443)
(64465)
编号(59350)
资助(59326)
成果(46855)
重点(43035)
(42440)
(40834)
(40620)
课题(40177)
创新(37923)
科研(37399)
项目编号(36914)
教育部(36642)
期刊
(110103)
经济(110103)
研究(79202)
中国(47649)
学报(42237)
管理(42208)
科学(39607)
(36615)
(34281)
教育(32580)
大学(32346)
学学(30348)
技术(25741)
农业(25672)
(24306)
金融(24306)
业经(19600)
经济研究(18141)
财经(17773)
图书(15437)
(14970)
理论(14423)
问题(13775)
科技(13772)
技术经济(13728)
实践(13504)
(13504)
商业(13449)
(13334)
统计(12843)
共检索到38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少婷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往往不是单独存在或发展的,通常伴随着传统零售模式发展,作为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发展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即时零售”也是“新零售”商业模式的一种特殊存在,只不过对物流服务提出以“分”“小时”计时的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即时零售”行业发展背景,分析“即时零售”发展现状及特征,重点从客群、场景、渠道等方面探讨“即时零售”赋能传统零售商业模式转型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娥  
“即时零售”以消费者即时性需求及体验为核心,融合“线上购物+线下即时物流”消费方式,无缝衔接上游实体零售企业、内部员工、平台配送人员及消费端最终消费者,打造“即时零售”全渠道产业生态链。作为“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新业态模式,“即时零售”成为传统社区商业业态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并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针对传统社区商业业态的覆盖范围有限、数字化水平低及产品品控差等局限性,“即时零售”从流量共享、客群洞察、渠道管控、数据分析、生态联营五方面赋能传统社区商业业态转型。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智   闫昕宇   王介国  
围绕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新零售企业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问题,本文以永辉超市为案例研究对象,以企业转型期关键事件为转折点,将永辉超市数字化发展划分为探索、构建和整合阶段,系统探索数字化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的理论机理及路径。研究发现:在市场、政策和行业等因素驱动下,永辉超市逐渐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全面布局,建立了O2O全渠道商业模式。商业模式转型期与数字化技术迭代创新过程相适应,遵循着“环境感知—资源整合—优势重构”的演化过程,最终助推企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  刘俊华  长青  陈玉宏  崔莹  韩丽萍  
场景链赋能着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创新,但其过程机理仍不甚清晰。本研究基于价值主导逻辑理论,从场景链视角出发重构“人—货—场”,并以生态化实践领先的新零售企业海尔智家为例,采用案例研究与程序化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掘和提炼场景链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机理和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场景链基于价值链对用户时空化消费期望的引导和调节,借助不同产业供应链集群的场景化跨界连接和混搭重构“人货场”,进而通过附加价值创造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②场景解构不同产业供应链各节点商业模式,将场景要素融入已解构的商业模式要素之中,通过对原有商业模式要素的改性,借助于“供应链—价值链—场景链”的3链融合重构“人货场”,进而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③3链融合克服了现有成果仅从“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和“场景体验”单一价值主导逻辑研究新零售的不足,通过不同产业供应链基于链式场景嫁接,借助“应用场景—消费期望—商业情境”的标准化或个性化配置赋能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创新。④在供应网络化、价值动态化和情境交互化的作用下,不同产业供应链集群基于场景链的跨界连接和交叉混搭形成新零售单链和多链场景,借助价值链对用户时空化消费期望的调节和引导,通过产品链群合约、服务链群合约和场景链群合约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生态化创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炳成   赵静怡   黄瑶  
社交新零售是一种基于社交网络而迅速发展的新型零售模式,但现有研究尚未对其理论框架开展系统性地深入研究。文章以“概念内涵—驱动因素—价值创造机制—影响效应”为逻辑主线对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前实践与理论研究,文章对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进行概念界定,并分析其特征及表现形态,从而明晰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概念内涵。在剖析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主要受消费者需求变化、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及数字化技术赋能等外部环境的驱动,并且在供应链创新、场景创新、消费者关系创新以及消费者价值创造行为等方面产生了价值创造,进而对零售商、品牌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创新主体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构建出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研究框架,并结合我国的消费情境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丰富了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有利于为企业的社交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实践以及我国零售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  
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新零售之"新",并与传统零售商业模式进行比较,发现新零售与传统零售在基本层的商业模式完全相同,在其科技应用方面未有革命性创新,只是对原电商技术的承袭和升级;新零售与O2O模式有共性,是对O2O模式的改良;因此,这一波新零售的兴起,从商业模式上并未形成颠覆性变革。但新零售的提出引发了笔者对电子支付和零售供应链的关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电子支付的普及以及智能零售供应链的应用对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  
首先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文献综述,借鉴了Morris层次论和Osterwalder要素论的研究成果,在回顾梳理中国零售业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经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时期零售企业的一般模式,提出零售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构成、边际要素构成以及零售商业模式的层级关系。其次,结合零售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比较分析了王府井百货、苏宁电器、万达百货这三种典型零售企业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并提炼出可供零售企业借鉴的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宇容  张永强  
在线零售商业模式即使解决了分拣和配送两个成本瓶颈,还是会面对市场和顾客需求的问题。本文认为目前 E-grocery Business 市场的需求仍不足,必须加强对 E-grocery Business 市场和目标顾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 E-grocery Business 现阶段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即首先识别目标消费者,然后通过与这些目标消费者建立和维持良好的顾客关系,从而推进 E-grocery Business 向顾客持续忠诚方向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  武飞  张珍珍  于海燕  梅蕾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对新零售商业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文章依据前人文献将新零售商业模式的构成分为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实现四个要素,并基于大数据能力理论,通过构建大数据能力框架层次逻辑图对其四要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大数据能力有助于驱动新零售商业模式的运营发展,其中,资源整合能力是新零售大数据资源形成的基础,深度分析能力是新零售数据资源识别与运用的关键,实时洞察与预测能力是运用大数据指导新零售做出智慧预测的保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艳  田志英  
中国零售商业模式如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演进?本文以苏宁云商为案例进行纵向研究,发现"商品、价格、服务、信息系统、物流建设和企业文化"在苏宁的不同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苏宁的商业模式不断向更高层次演进。从苏宁商业模式的演进,可一窥中国零售商业模式的演进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磊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快如潮涌,催生出了一个新时代名词,即共享经济。如近期国内比较火热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间、共享办公室、共享充电宝等。简言之,即将闲置的社会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人分享,同时提供者也分享由此创造的价值,即资源实现高效配置,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大众参与性。就目前而言,互联网共享经济已然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对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而言,恰恰是一股新动能,既顺应了新常态国民经济发展改革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互联网新零售商业模式发展与市场消费者的潜在需求。基于此,本文结合当下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蓉蓉  
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数字化转型,为我国新零售模式发展提供了必要环境与实践条件,进而衍生出了多种零售商业模式。因此需要以供应链流通模式为基础,以线上线下O2O融合为原则,分别从客户需求、渠道升级以及服务升级等角度提出了我国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与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福   刘俊华   长青  
场景要素的日渐丰富及其功能的不断强大,驱动着新零售由“货”向“人”再向“场”的主导逻辑演变,激发着商业模式创新。然而,其创新机理尚不明确,创新路径亦不清晰,制约着场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本研究以伊利集团为例,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和程序化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人货场”主导逻辑演变的视角发掘和提炼场景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1)“货”主导逻辑下,场景基于产品功能价值,利用数据挖掘用户消费需求,借助情境感知识别用户消费需求场景,通过“商业场景—消费需求—商业情境”的标准化配置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2)“人”主导逻辑下,场景基于服务效用价值,利用用户画像刻画用户消费习惯,借助情境整合辨别用户消费习惯场景,通过“商业场景—消费习惯—商业情境”的个性化配置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3)“场”主导逻辑下,场景基于体验价值,利用情感极性分析方法分析用户消费偏好,借助情境聚合鉴别用户消费偏好场景,通过“商业场景—消费偏好—商业情境”的双路径配置赋能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娜  
在传统实体零售行业发展遭遇天花板和传统电商零售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转型升级势不可挡。新零售消费模式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且囊括了购物、社交、娱乐等综合功能,推动了传统零售的"人、货、场"三个核心要素的转变。基于新零售消费模式的驱动,以及组织框架变革和业务流程再造,传统零售以智能供应链协同为核心,进行营销一体化、商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及数据一体化等五方面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线上+线下"资源服务优势互补及融合,推动信息流、商品流、数据流、物流、服务流的全渠道布局及融合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砚羽  苏欣  谢伟  
本文以零售企业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工智能+"商业模式采纳的驱动要素以及采纳后产生的融合与冲突。通过分析和对比三家不同技术嵌入模式(外包、合作、自建)的零售企业人工智能商业模式,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人工智能+"商业模式的采纳受到内外因素共同的驱动作用,内部因素包括组织管理因素(企业管理者的推动、专门IT研发部门的设立、知识员工离职带给企业的风险)和充分的数据准备;外部因素包括新零售对企业的冲击、人工智能本身的系统效能、以及市场上其他企业采纳后的扩散和传播。(2)采纳人工智能商业模式之后,企业将会面临着来自组织和员工的阻力、项目交付阶段的信任危机。同时本文识别出了两种外部知识管理模式,探索型知识管理和应用型知识管理。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及在实践中的启示,并扩展讨论了其他行业人工智能商业模式采纳和融合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