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0)
2023(11581)
2022(10145)
2021(9586)
2020(7940)
2019(18387)
2018(18492)
2017(34555)
2016(19217)
2015(21903)
2014(22057)
2013(21439)
2012(19686)
2011(17691)
2010(17556)
2009(15730)
2008(15301)
2007(13173)
2006(11412)
2005(9920)
作者
(56949)
(47358)
(47226)
(44676)
(30347)
(22888)
(21161)
(18706)
(18035)
(17020)
(16178)
(15974)
(15160)
(14964)
(14619)
(14527)
(14375)
(14106)
(13720)
(13464)
(11955)
(11695)
(11541)
(10747)
(10638)
(10628)
(10613)
(10392)
(9669)
(9407)
学科
(73887)
经济(73805)
管理(54611)
(52851)
(44589)
企业(44589)
方法(35324)
数学(29739)
数学方法(29384)
(19791)
(19140)
中国(18451)
技术(17489)
业经(16691)
(16272)
理论(16253)
地方(15748)
农业(13575)
(13184)
贸易(13175)
(12762)
(12719)
教育(12166)
环境(11942)
(11088)
(10636)
(10497)
财务(10428)
财务管理(10412)
企业财务(9886)
机构
大学(273774)
学院(272616)
管理(107859)
(101116)
经济(98717)
理学(94025)
理学院(92966)
研究(91794)
管理学(91271)
管理学院(90804)
中国(63688)
科学(60800)
(59151)
(48346)
(47076)
业大(45358)
研究所(43529)
(43280)
中心(40254)
(39007)
农业(38384)
(37430)
北京(37147)
师范(37101)
财经(35639)
(33195)
技术(32450)
(32419)
(32080)
师范大学(29988)
基金
项目(193955)
科学(150656)
研究(140438)
基金(137867)
(121867)
国家(120897)
科学基金(102378)
社会(84457)
社会科(79893)
社会科学(79872)
(77297)
基金项目(74259)
自然(68544)
自然科(66857)
自然科学(66841)
(65633)
自然科学基金(65600)
教育(65339)
编号(58082)
资助(56287)
成果(46550)
重点(44242)
(41828)
(41422)
(41254)
课题(40667)
创新(38424)
科研(36942)
计划(36247)
大学(35665)
期刊
(107602)
经济(107602)
研究(76841)
中国(52154)
学报(48607)
(43843)
科学(43212)
管理(38613)
教育(37636)
大学(35613)
学学(33491)
农业(31732)
(31065)
技术(26846)
业经(17301)
(17072)
金融(17072)
(17000)
财经(16726)
经济研究(16411)
科技(15734)
图书(15642)
(14192)
技术经济(14151)
问题(13909)
业大(13403)
理论(13315)
(13047)
资源(12655)
实践(12430)
共检索到385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伍小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陈温福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kg/hm2,穗肥施量14.1~15.9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cm2,苗数2.9~3.1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t/hm2以上的产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周晓勤  王成洪  
通过从陕西、山西、山东沾化、浙江义乌引进5个北方枣品种与溆浦鸡蛋枣进行栽培对比试验,历经10年的引种、比对、筛选。从中筛选出品质优良、晚熟、抗性强、产量高的山东沾化冬枣作为湘西南晚熟优质鲜食枣品种。进行了该品种的试验研究,并系统组装了冬枣在湘西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包灵丰  林纲  赵德明  李云武  贺兵  
以优质香型杂交水稻宜香2292为材料,在四川南部主要针对基本苗、施肥水平对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本研究设置了9.0、18.0和36.0万株/hm23种水平的基本苗;3个施肥水平,水平1为纯N 75 kg/hm2、P2O537.5 kg/hm2、K2O 60kg/hm2,水平2为纯N 112.5 kg/hm2、P2O556.25 kg/hm2、K2O 90 kg/hm2,水平3为纯N 150 kg/hm2、P2O575 kg/hm2、K2O 120 kg/hm2。结果表明宜香2292随着肥力水平的提高,要求基本苗随之提高;在相同基本苗水平和相同肥力水平下,适度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继红  袁国强  丁振稻  
信阳茶区为我国产茶历史悠久的茶区,信阳毛尖更是久负盛誉,屡获国内外大奖。结合该区的自然地域特点,着重就良种引进、无性繁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问题作一讨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吉安  罗望生  任国安  
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及效益分析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局肖吉安,罗望生,任国安桃江县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有水田面积52万亩,年产稻谷4亿多公斤。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优质稻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13-15万亩,并初步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菊红  屠乃美  张桂莲  
以有代表性的陆稻(TANGARA,IAPAR9)为试材,水稻新香优 80 为杂交组合,R80 为常规稻,采用裂区设计,通过水田和旱地栽培比较试验,探明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要是干旱对水、陆稻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旱地栽培时,产量明显降低;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旱栽产量低的原因陆稻主要是有效穗数不足、结实率下降,水稻表现为有效穗数增多,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陆稻;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 1.453 0.干旱对生育期、株高、茎蘖数、叶面积和米质有一定影响.旱种时生育期较短,株高中等,叶面积较小的品种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成贵  资月娥  陈路华  梅贵华  杨光利  叶琳华  郭肖艳  赵国珍  
【目的】探索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科学肥水运筹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6Y-27/银光为母本,陆育1号为父本通过常规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育成了常规粳稻新品种陆育4号。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氮肥施用量为主区因素A,水浆管理为副区因素B,研究不同肥水管理对陆育4号机插稻产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不同肥水处理,陆育4号的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穗实粒数差异不显著。相同氮肥处理,水浆管控由B_1→B_2→B_3变化,全生育期延长,产量显著降低,最高分蘖数、有效穗、结实率、穗实粒数和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产量为8 733~12 717 kg/hm~2,最高的是A_2B_1处理,最低的是A_5B_3处理。产值最高的也是A_2B_1处理,为33 271元/hm~2,分别比常规栽培(A_1B_3)增产24.7%和增收25.6%。氮肥利用率最高的是A_5B_1处理,比常规栽培高18.5%。综合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最好的肥水管理方案是A_2B_1,其次是A_3B_1。【结论】水稻新品种陆育4号低耗高效栽培的肥水处理方案为施氮量(尿素)312~351 kg/hm~2,采用干湿交替进行水浆管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继凤  冯霞  王悦  屠乃美  赵激  
为提高特早熟春大豆湘春豆25号的秋播增产潜力,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苗前期施复合肥、苗后期施尿素等3个主要栽培因子对湘春豆25号秋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x1)、苗前期施复合肥(x2)两因子对产量有显著影响,苗后期施尿素(x3)主效不显著,与x1,x2互作显著;湘春豆25号翻秋种植适合高密度、高肥力水平下栽培;中等肥力土壤上栽培,产量2400kg/hm2以上的优化农艺模式有39个,其主要决策因素取值范围:种植密度57.58~61.51万株/hm2,苗前期施复合肥316.8~427.65kg/hm2,苗后期施尿素202.44~284.34kg/hm2.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焱波  苏凡  段宗颜  
1999—2000年在云南省祥云县草甸土壤上进行移栽玉米的不同水平氮肥试验研究,对移栽玉米在产量、氮素吸收及不同氮肥处理下土壤剖面中硝酸盐残留进行了研究。研究中发现祥云坝区玉米种植中农民习惯施但量明显偏高,在目标产量为1032kg/hm2时最佳施氮量为250kg/hm2,仅相当于农民习惯施氮量的45%。合理施用氮肥,无论对减少农民的投入,还是降低氮肥潜在的环境污染,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仁怀  卢开阳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博优湛19主要农艺措施与产量的数学模型,通过模拟寻优频率分布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并通过通径分析研究了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博优湛19的主要增产途径是增加有效穗,其次是争大穗。配套的栽培技术模式是:5.4~5.7叶移栽,插植密度39.6~40.2万穴/hm2,施纯N170.7~175.8kg/hm2,P2O5125.4~130.2kg/hm2,K2O126.0~131.4kg/hm2,结合其它科学管理措施,可获得7875kg/hm2以上的产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桂枝  马泽启  滕玉芬  范光华  张桂芬  赵国珍  
云粳26号是以云粳优5号为母本,云粳12号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粳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采取高产、优质、耐寒、抗病4个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种的科学依据,具有丰产性和稻m品质好,抗稻瘟病和耐寒性强等综合优良性状。通过研究秧龄(40、50、60d)、栽插密度(30、40、50万丛/hm2)和氮肥用量(240、270、300 kg/hm2)对云粳26号产量构成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秧龄对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而对有效穗和穗实粒数的影响较大,随着秧龄的增加有效穗和穗实粒数显著减少。②栽插密度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栽插密度的增加,有效穗显著增加,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不同程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雷武逵  
2002~2003年,在广西玉林、桂林、贺州3市8个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培两优1025、中优桂99、中优838等杂交优质稻和田东香、七桂占、香占等常规优质稻组合,通过实施种子工程、开发优质稻产业、优化品种结构等措施,应用水稻免耕抛秧和旱育抛秧技术、水稻壮秧剂简化栽培技术、节水科学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等保优增效高产栽培技术,提高了这些地区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两年累计示范推广优质稻新品种(组合)36.2087万hm2,优质稻新品种平均每公顷比老品种增产150kg;累计新增稻谷5000万kg,新增产值5000万元,解决了水稻生产效益、农田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取得了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凌祖铭  李自超  余荣  穆平  
选用来自日本、中国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的早熟粳型水稻品种 8个和陆稻品种 7个 ,在盆栽保水、盆栽旱种和大田旱种 3种栽培条件下 ,比较水稻品种和陆稻品种的穗长、穗粒重、实粒数、结实率、百粒重和株粒重等产量性状 ,叶片水势、叶片鲜重、气孔阻力、植株高度和叶片卷叶度等生理及其它地上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 :旱种条件下水稻、陆稻产量都低于保水栽培的产量 ,水稻品种的抗旱系数 (旱种产量 /保水产量 )低于陆稻 ;旱种下株高低于保水种植 ;陆稻品种的叶片水势均高于水稻品种 ,且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密切相关 ;旱种条件下陆稻气孔阻力低于水稻品种 ,保水条件下并无规律性 ;品种间叶片鲜重差异不大 ,但陆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明历  卢开阳  陈鹏  赵合明  
对杂交晚籼稻金优928进行密度、氮肥、磷肥、钾肥4个因素、5个水平的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种植该组合时,只要肥力水平运用恰当每公顷可产稻谷6750 kg以上。生产上宜采用每公顷插37.5-45万穴,施纯氮210 kg左右,施P2O560-75 kg,施K2O 90-105 kg。若既要获得高产,又要保证稻米有较优的加工及外观品质时,可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和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的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