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8)
2023(12167)
2022(10713)
2021(10097)
2020(8470)
2019(19678)
2018(19650)
2017(37541)
2016(20875)
2015(23629)
2014(23778)
2013(23157)
2012(21031)
2011(18932)
2010(18899)
2009(17256)
2008(16844)
2007(14643)
2006(12842)
2005(11346)
作者
(59023)
(48979)
(48758)
(46331)
(31178)
(23427)
(22057)
(19200)
(18640)
(17553)
(16809)
(16467)
(15586)
(15425)
(15077)
(14970)
(14810)
(14559)
(13937)
(13923)
(12191)
(12178)
(11714)
(11165)
(10973)
(10967)
(10913)
(10766)
(9918)
(9592)
学科
(75847)
经济(75728)
管理(63769)
(57792)
(49569)
企业(49569)
方法(35044)
数学(30012)
数学方法(29616)
(22153)
中国(20399)
(20377)
(18367)
业经(18061)
(17100)
理论(15502)
地方(14792)
(14011)
财务(13941)
财务管理(13913)
农业(13207)
企业财务(13206)
(13116)
贸易(13110)
技术(13095)
(12939)
(12744)
环境(12734)
(12721)
(12250)
机构
大学(291388)
学院(289488)
管理(115684)
(110009)
经济(107392)
理学(100380)
理学院(99240)
管理学(97554)
管理学院(97016)
研究(94427)
中国(68603)
(62106)
科学(58839)
(53058)
(46878)
(44427)
业大(43279)
研究所(42630)
(42324)
中心(42323)
财经(42078)
北京(39255)
(38950)
师范(38597)
(38148)
(34670)
农业(34640)
(34222)
经济学(32344)
技术(31638)
基金
项目(200480)
科学(157080)
研究(149183)
基金(143772)
(124501)
国家(123458)
科学基金(106207)
社会(91771)
社会科(86808)
社会科学(86786)
(79128)
基金项目(77063)
教育(69819)
自然(69195)
自然科(67529)
自然科学(67517)
(66412)
自然科学基金(66286)
编号(61981)
资助(58850)
成果(51003)
重点(44843)
(44200)
课题(43147)
(42096)
(41726)
(39547)
创新(39191)
项目编号(38400)
教育部(38170)
期刊
(120881)
经济(120881)
研究(86118)
中国(58234)
学报(45658)
管理(43151)
科学(41638)
(40795)
(40451)
教育(39569)
大学(34937)
学学(32613)
农业(28048)
技术(26259)
(22931)
金融(22931)
财经(20410)
业经(19597)
经济研究(18234)
(17253)
图书(15568)
问题(15547)
理论(14749)
科技(14565)
(14131)
实践(13641)
(13641)
(13269)
技术经济(13233)
现代(12992)
共检索到421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方  
完善"卓越技师"人才培养制度已迫在眉睫。从价值选择上看,应当坚持三个面向:一是服务"国家卓越人才工程"战略的需要,二是支撑"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实施,三是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内容供给上看,当下需要着力从三方面来推进:一是出台对接"国家卓越计划"的"卓越技师"人才培养制度,二是完善"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跨界合作制度,三是确立"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标准判断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方  
如何确立"卓越技师"培养的目标定位,是我国职业教育和优秀技师人才培养面临的一大迫切问题。从人才类型的目标取向上看,"卓越技师"培养的是以获得技师职业资格为宗旨、拥有"学历+预备技师"双证书的高端技能人才,具有高端性、预备性和双向性三大显著特征;从学制教育的目标取向上看,"卓越技师"培养应突破传统"师徒传带"的单一性,建立学制化理论教育的支持体系,并需站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高度,探索涵盖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等学历层次的融通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占柱  尚微微  姚丹  李亚非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出现了各种改革,就跨大类培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探讨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优缺点,提出跨大类卓越人才培养的对策,构建跨大类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林科研机构、企业、用人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实行授课教师准入制度;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坤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于2013年启动"卓越技师培养计划",学校集中优势资源,突出"小班化教学、双导师指导、学徒制培养、重视技能教学、强化创新创业"的特点,从方案的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与企业联合开展学徒培养、将技能大赛纳入拓展模块学分积累等方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项目化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建立"双站"、企业实践反哺实践性教学等措施,使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娟  胡淑娟  胡胜  
培养"卓越会计人才"是时代需要,新建本科院校尽管资源相对困难,但其会计学院培养会计人才也应以"卓越会计人才"为目标。本文通过分析新建本科院校特点,提出培养"卓越会计人才"的保障机制:采用多种措施培养师资队伍、合理设置"卓越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实现矩阵、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构建立体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思洁  
我国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万事皆归于一,百度皆准于法"的思想。当前我国全面实行依法治国,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原则,这将推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民族地区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地,如果实施法学教育时能够考虑到他们的知识背景和生活及就业环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着眼于服务地方发展,将会有效提升民族地区法律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由安静、向前、李娜、姜勇编著的《民族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一书,详细探讨了民族高校卓越法学人才的培养这样一个崭新的论题。总览全书,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庆石  刘伟  孙宗扬  吴宝峰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是高等院校改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社会培养符合需求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科层次卓越会计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责任感、创新性、应用性和国际化四个方面。本科层次单越会计人才培养标准应包括人才素质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其中,人才素质标准包括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个人特质及基本技能三个方面,职业技能标准包括公司治理、战略及风险管理,税收筹划等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银  易红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这一讲话昭示着当前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已进入必须把提高质量、争创一流作为核心任务的新阶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滕晓梅  
职业标准、应用性和创新性、校企(行)共育是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内涵。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必须遵循校企(行)共育模式,按照会计职业标准要求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知识体系,设计对应的课程和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殊性,就其如何设定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职业标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选择,以及如何构建校企(行)共育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国际化要求。无疑,这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程宇  
校企合作是实现培养卓越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该模式本着"优选、优培、优荐"的原则,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两种优质资源,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体,实现企业在卓越经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参与,采取"六三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培养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素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子辉  
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突出建筑类专业特点,从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目标、运行机制、布局设计、制度建设5个方面对中心的建设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中心+平台、学校+企业"的建设模式,突出建筑、水、暖、电等学科专业融合,打破学科界限,资源共享,建设交叉实训项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倩  霍影  
会计人才的培养对应用和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培养质量低于社会期望,实践能力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由于会计根植于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因此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社会网络资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利明  
法学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自2011年底,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联合启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来,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如何更好地推动这一计划的实施,顺利实现预期目标,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探讨。一、两类卓越法律人才的共同培养目标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应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艳青  李继怀  王力军  
从现代工程教育理念出发,在概述了国际工程教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卓越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拓展能力、控制能力、创造能力、预测能力和协同能力等能力素质;从注重为学生提供境外学习的机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教师学缘的国际化,合作利用国际工程教育资源,全球范围参与实习实训,重视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方面,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的拓展路径作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