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6)
- 2023(14794)
- 2022(12281)
- 2021(11170)
- 2020(9368)
- 2019(20955)
- 2018(20439)
- 2017(39268)
- 2016(21021)
- 2015(22544)
- 2014(21576)
- 2013(21172)
- 2012(19249)
- 2011(17034)
- 2010(17289)
- 2009(16376)
- 2008(16435)
- 2007(14790)
- 2006(13204)
- 2005(11975)
- 学科
- 业(91194)
- 济(87843)
- 经济(87742)
- 企(82869)
- 企业(82869)
- 管理(77926)
- 方法(34789)
- 业经(30875)
- 农(29501)
- 财(29444)
- 数学(26316)
- 数学方法(26019)
- 中国(22634)
- 务(21222)
- 财务(21196)
- 财务管理(21176)
- 技术(21078)
- 农业(20939)
- 企业财务(20080)
- 策(18979)
- 制(18752)
- 贸(17405)
- 贸易(17393)
- 易(16932)
- 地方(16350)
- 划(16311)
- 理论(15975)
- 和(14875)
- 技术管理(14058)
- 体(13810)
- 机构
- 学院(291852)
- 大学(284852)
- 济(126602)
- 经济(124396)
- 管理(119902)
- 理学(103076)
- 理学院(102114)
- 管理学(100744)
- 管理学院(100194)
- 研究(94046)
- 中国(74931)
- 财(59618)
- 京(58663)
- 科学(54776)
- 农(51991)
- 所(46368)
- 财经(46211)
- 江(45644)
- 业大(43093)
- 中心(43026)
- 经(42058)
- 研究所(41565)
- 农业(40839)
- 经济学(37381)
- 北京(36480)
- 州(35488)
- 商学(34091)
- 院(34050)
- 财经大学(33952)
- 商学院(33781)
- 基金
- 项目(191469)
- 科学(153429)
- 基金(140680)
- 研究(140490)
- 家(122318)
- 国家(121175)
- 科学基金(106028)
- 社会(92631)
- 社会科(88031)
- 社会科学(88009)
- 省(76729)
- 基金项目(74043)
- 自然(68174)
- 自然科(66744)
- 自然科学(66725)
- 自然科学基金(65642)
- 教育(63122)
- 划(62949)
- 资助(55907)
- 编号(55027)
- 创(46162)
- 成果(43070)
- 业(42759)
- 重点(42757)
- 发(42348)
- 创新(42168)
- 部(41663)
- 国家社会(38386)
- 课题(38285)
- 制(37371)
- 期刊
- 济(144140)
- 经济(144140)
- 研究(86031)
- 中国(60258)
- 管理(51497)
- 财(49267)
- 农(48583)
- 学报(41571)
- 科学(40623)
- 农业(32908)
- 大学(32435)
- 学学(30865)
- 融(29562)
- 金融(29562)
- 教育(27983)
- 技术(26822)
- 业经(26420)
- 经济研究(23589)
- 财经(23238)
- 业(20547)
- 经(20148)
- 问题(18217)
- 技术经济(17151)
- 贸(15977)
- 科技(15189)
- 商业(15054)
- 现代(14948)
- 世界(14090)
- 国际(13974)
- 财会(13503)
共检索到445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晶 迟旭 孙泽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对中国科技创新提出了最新要求,提高科技创新治理效能是中国走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创新中,政府政策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企业最大程度释放创新潜能,其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项政策要素的选择搭配与协同运用。政策协同既是政府形成政策网络的独特方式,又是企业拓宽创新网络的重要引导。本文搜集2010—2019年政策数据,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计算各省份年度政策主体协同度与工具协同度,并与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匹配,探究政策协同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政策协同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自主创新,政策主体协同和政策工具协同分别通过政府层网络与企业层网络发挥影响。政策主体协同与政策工具协同二者缺一不可,当地区政策主体协同与政策工具协同均缺位时,企业自主创新被显著削弱。此外,政策协同能够弥补弱创新能力地区企业的资源劣势进而促进当地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主体协同与政策工具协同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作用因企业股权性质的不同产生差异。本文为探究政策协同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更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贺爱忠
本文立足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现状,结合文献研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对象、时空、环境、效应各自内部及相互之间全面协同的命题,并探讨了企业自主创新全面协同的理论内涵、关联、特征、实现途径。突破了以往只是各子系统各自内部协同的格局,使创新协同的范围大大扩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丽伟 程国平 李刚
阐述了供应链的内涵、结构模型及特征,分析了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的动机及意义,探讨了供应链企业协同自主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
供应链 协同 自主创新 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媛瑞
新发展格局下,创新驱动政策被认为是提升物流业绿色效率的有效方式。然而,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创新型城市试点(“双试点”政策)为代表的创新驱动政策对物流绿色发展的研究尚未得到系统论证。为此,本研究基于2004-2021年我国278个地市面板数据,采用DID评估了“双试点”政策对物流业绿色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物流业绿色效率显著提升了2.1%,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非沿海城市和大城市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试点城市物流业绿色效率提升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环境治理来实现。该研究为地方政府统筹释放“双试点”政策合力,加快实现物流业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了一定启示。
关键词:
双试点 物流业 绿色效率 影响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冰
本文应用协同论的基本原理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演化进行了解释,并从协同、自组织、序参量等角度入手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演化的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动力系统 协同论 序参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冰 张敏
本文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查,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运用协同学的思想,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该协同机理,提出了保障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协同 序参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莹莹 乔琳
文章以我国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同时引入资源整合与知识增值作为情境变量,探讨供应链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纵向合作能够有效提升处于成长阶段企业的应用式创新绩效,供应链横向竞合战略能够提升成熟阶段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资源整合、知识增值在供应链协同与创新绩效关系中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质增值与恰当的资源整合方式结合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
供应链协同 资源整合 知识增值 创新绩效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栋梁 王海军 黄金 黄宇虹
银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了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这能否缓解实体经济融资约束,助力小微企业牵住自主创新的“牛鼻子”。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并采用爬虫技术获得超过18万条有关商业银行报道的新闻文本,创新地构造了地级市层面的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将中国小微企业调查(CMES)数据和银行数字化转型指数相匹配,实证检验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据此分析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数字金融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显著驱动了小微企业自主创新,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促进小微企业自主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数字金融在驱动小微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协同效应,数字金融水平越高,则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应越强。将制度环境划分为产权保护、产研结合、政策环境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较好、社会平台协作度较高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小的地区,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微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发现为赋能银行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支持证据,也为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驱动自主创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本文从创新投入的动力和协调机制入手,研究发展创新型经济所需要的体制和机制安排,对创新投入的刺激存在市场失效。已经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提高自主创新动力不只是要强化竞争环境,还要以垄断创新收益权有效保障创新者的创新收益。激励创新投入需要建立风险和收益相对称的风险投资机制。产学研合作的国家创新系统的集成需要市场和政府结合作用。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动力 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灵 程鑫 邱建华
依据相关文献及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的理论模型。在对样本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内部创新要素的协同、企业与外部创新要素的协同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技术创新绩效都起到积极显著的直接影响作用,且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创新要素协同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婕 何玉成
为研究宏观政策环境波动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对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与农业企业专用性投资的关系进行探讨。以200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的农林牧渔行业企业为样本,对中央层面和地方省级层面产业政策进行文本量化,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央地产业政策协同水平,结合农业上市企业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央地产业政策协同促进了农业企业专用性投资。2)央地产业政策协同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降低现金持有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农业企业专用性投资。3)相比于央地选择性产业政策协同,央地功能性产业政策协同对农业企业专用性投资具有更强的促进效果;相比于国有和处在低市场化地区的农业企业,民营和处在高市场化地区的农业企业更容易受到央地产业政策协同对专用性投资的激励作用。因此,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注重协同性,地方政府应与中央政策保持一致,缓解央地政策间相互冲突、不协调等问题,从而降低企业的不确定性预期,促进企业投资。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安淇 李元旭
本文以289家众包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众包价值协同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关系质量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众包价值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两者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关系质量正向调节了吸收能力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本文研究为众包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莉
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涉及多个异质的行政区域,其建设过程必须进行统筹布局,促进一体化协调发展,这也合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应形成由创新核心区、新兴产业示范带和创新型城市示范带组成的"多核两带"内生发展的立体化功能布局,引导各城市进行差异化定位和互动发展,统筹布局产业和基础设施。特别是要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苏南全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传忠 金华旺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兼有系统关联和空间关联的特征,二者耦合协同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双重促进作用。利用我国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机理与空间溢出效应。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结果表明,近20年间我国各地区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程度在不断增强,进入工业化后期以来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级以上协调发展阶段,地区之间差异明显。空间计量模型发现,区域创新集聚状态呈现出"高-高"与"低-低"的分布特征,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非均衡性;城镇化与工业化协同耦合不仅促进了本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有效促进了其他地区的创新水平。因此,建议强化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和区域创新空间因素的系统性考量,推进要素流动平台建设,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耦合协调作用外部性促进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关键词:
城镇化 工业化 耦合协同 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洁 韩梦杰 胡宝贵
协同创新作为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PCA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企业与政府、科研机构、高校、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强调农业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必要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企业 技术 协同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