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3)
- 2023(11390)
- 2022(9909)
- 2021(9368)
- 2020(7849)
- 2019(17792)
- 2018(17587)
- 2017(34164)
- 2016(18176)
- 2015(20020)
- 2014(19617)
- 2013(18909)
- 2012(17269)
- 2011(15278)
- 2010(15134)
- 2009(13845)
- 2008(13022)
- 2007(11040)
- 2006(9727)
- 2005(8532)
- 学科
- 济(70780)
- 经济(70716)
- 管理(57928)
- 业(53223)
- 企(44892)
- 企业(44892)
- 方法(32794)
- 数学(28860)
- 数学方法(28399)
- 财(20172)
- 农(19829)
- 中国(18442)
- 环境(15774)
- 地方(15607)
- 业经(15375)
- 贸(13440)
- 贸易(13433)
- 策(13176)
- 划(13129)
- 易(13101)
- 农业(13054)
- 务(12985)
- 财务(12936)
- 财务管理(12912)
- 制(12551)
- 学(12413)
- 企业财务(12278)
- 技术(12111)
- 和(11240)
- 理论(11214)
- 机构
- 学院(244046)
- 大学(242249)
- 济(102155)
- 管理(101141)
- 经济(100049)
- 理学(87667)
- 理学院(86813)
- 管理学(85406)
- 管理学院(84923)
- 研究(78298)
- 中国(59780)
- 京(49895)
- 财(47264)
- 科学(45525)
- 财经(37650)
- 中心(37623)
- 所(36300)
- 江(36172)
- 经(34292)
- 农(33803)
- 业大(33542)
- 研究所(32888)
- 范(31099)
- 师范(30813)
- 北京(30723)
- 经济学(30376)
- 院(30098)
- 州(28411)
- 财经大学(28010)
- 经济学院(27458)
- 基金
- 项目(170601)
- 科学(136998)
- 研究(127122)
- 基金(125816)
- 家(108565)
- 国家(107709)
- 科学基金(94824)
- 社会(81929)
- 社会科(77888)
- 社会科学(77871)
- 基金项目(66425)
- 省(66291)
- 自然(61410)
- 自然科(59987)
- 自然科学(59977)
- 自然科学基金(58889)
- 教育(58759)
- 划(56269)
- 编号(51409)
- 资助(50979)
- 成果(40306)
- 部(38190)
- 重点(38173)
- 发(37348)
- 创(36412)
- 课题(35022)
- 国家社会(34182)
- 创新(33981)
- 教育部(33375)
- 人文(32954)
- 期刊
- 济(106974)
- 经济(106974)
- 研究(69844)
- 中国(45373)
- 管理(38640)
- 财(36857)
- 科学(32277)
- 学报(31637)
- 农(29294)
- 大学(25716)
- 教育(25479)
- 学学(24029)
- 技术(23654)
- 融(21773)
- 金融(21773)
- 农业(20290)
- 业经(17914)
- 财经(17763)
- 经济研究(16961)
- 经(15238)
- 问题(14221)
- 技术经济(11958)
- 贸(11745)
- 资源(11714)
- 现代(11459)
- 图书(11450)
- 理论(11308)
- 科技(11223)
- 业(10810)
- 统计(10730)
共检索到354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穗平 运迎霞 田健
为改善我国城市微气候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状况,应对大气污染严重、通风效率低下、热岛效应突出等城市问题,基于系统性规划的视角,指出了以往风环境研究和风道建设实践中,重技术而轻规划,重要素而轻系统,重风道建设而轻风道与风源、通风作用区相衔接等不足;借鉴环境生态控制的"源—流—汇"理念,建构了城市风环境"源—流—汇"系统的绿色控制理论框架,提出城市风环境多层级的构成要素与分类标准,总结了不同空间层级的风道类型与功能构成特点,归纳了风环境系统生态协调原则;根据不同城市结构、城市的不同主导功能区和不同密度与空间形态通风需求,探讨了适应地域气候的生态规划原则,基于"富氧源——扩散流——补偿汇"相互衔接...
关键词:
风环境系统 “源—流—汇” 低碳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龚蔚霞 钟肖健 金利霞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经历从滨江、滨河开发到滨海开发的战略空间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的滨海地区开发成为新一轮城镇化发展的热点。针对我国当前滨海空间在保护与建设、需求与供给、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种种不协调、不平衡和无序化问题,以广东沿海城市的滨海新区为研究对象,吸纳国内外滨海地区保护与开发的经验,探索在多规合一、陆海统筹、新旧融合等协调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协调构建统一的滨海空间规划纵横体系,协同梳理多元的滨海空间构成要素以及协作搭建高效的滨海空间治理平台等方式,更全面地体现多部门和多主体利益诉求,处理好新区与旧城的功能关系和空间资源分配时序,科学引导滨海战略性空间的开发与管控,以期为实现滨海新区经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超深 陈坚 靳来勇
在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土地开发过程中,法定规划目标被屡屡突破,部分城市居住建筑体量超过了城市发展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规划管理上没有有效的制度与技术约束机制,在此背景下,提出"收缩型规划"的概念,分析其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而指出传统的交通规划以总规或控规静态规划目标为主要规划依据,存在资源配置错位等诸多问题,例如,交通设施在城市新区的超规格供给扭曲城市自然生长机理、交通设施规模供给大于实际需求、过大的规模误导城市交通战略及模式的确定、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开发呈现更加琐碎化的特征且不利于低碳城市建设等问题。最后,提出利用情景分析法,研判城市可能发展情景,并以此制定多个方案或着重研究最可行方案。蕴含了倡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天洁 苏静
天津自2018年底便着手发展夜间经济,提出构建“夜津城”格局并打造多个市级示范街区。揭示其实施几年以来的夜间活力时空特征,既是对已有政策实施绩效的评估,也为今后提升夜间活力提供依据。文章基于百度热力、大众点评POI、豆瓣同城等多源数据构建夜间活力时空数据库,借助ArcGIS、Geoda对中心城区进行夜间活力静态分布及动态变化分析,识别夜间活力高值及低洼区域并探究其静动态耦合特征,分析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关键词:
城市活力 “夜津城” 时空特征 规划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智凯
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推出了各种政策引导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然而,在我国城乡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面临各种问题,乡村让位于城镇、城乡发展不均衡严重等,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开展乡村振兴深度分析,做好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从乡村经济、乡土社会以及乡村文化等各方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 乡村规划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明智 赵玲珍 韩兰娟
中高职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要措施,以协同创新为理论依据,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创建协同平台,开拓中高职衔接的新思路,从招考方式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和课程标准的衔接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模式,推动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中高职衔接 教育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萍 严运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邵世光 王月穆
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策略,是指中高职学校分别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职业(岗位)群,按照中级工和高级工的要求,各自确定教学内容的办法和途径。步骤是: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职业(岗位)群,确定学习内容模块,构建课程体系。
关键词:
国家职业标准 中高职学校 课程衔接 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高萍 黄玲青
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任务。东莞职业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中高职衔接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文章在分析东莞中高职衔接现状的基础上,从组织领导、内涵建设、课程设计、现代学徒制培养和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抢抓发展机遇、系统培养技能人才、积极应对挑战、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等促进中高职全面、深层对接的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职衔接 东莞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咏梅
党内法规具有法的一般属性,与国家法律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构成,两者的衔接与协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课题。作为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最为重要的两种规则体系———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应当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建构党内法规体系的规范主义方法趋向,有利于解决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与协调面临的问题,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立法后评估衔接联动机制等有助于推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孟珲 高金全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规")的协调与衔接问题备受关注。到底该怎样协调与衔接?笔者从编制思想、规划体系、技术规程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第一步:统一编制思想"两规"都是空间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在土地空间上设立的两大法定规划,各自内容庞杂多样,在指导思想、规划重点、规划方法及研究深度、实施状况与规划地位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出发点是土地供给,以上级下达的非农业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许鑫 兰昕蕾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空间再造运动的兴起以及流空间理论的完善,城市公共图书馆逐渐向知识信息与人文价值相互融合的流空间发展。本文根据流空间的基本理论,建立城市公共图书馆流空间的研究框架,对公共图书馆流空间的要素流强度、路径、效率进行测度,运用因子分析、社会网络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以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期为城市公共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规划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关键词:
流空间 城市公共图书馆 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夏健 徐澄栋
针对西南山地工业园的开发建设现状,在分析生态保全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后,提出必须坚持"人地和谐"的理念以保障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讨论了基于和谐目标和调控主题的西南山地工业园的规划原则和程序,提出了工业园规划在规划结构、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公共设施和分期建设规划中都必须贯彻"人地和谐"的理念,并详细探讨了以因地制宜、弹性生长为核心的相关规划策略。
关键词:
人地和谐 西南山地 工业园 规划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稳亮
大遗址是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化价值突出的大型文化遗址、遗存和古墓葬。大遗址保护规划在大遗址保护整体工作中属关键性环节。针对当下我国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和大遗址本体研究缺乏联系,大遗址保护规划标准体系与专项规范难于建立的现实,基于大遗址的特性分析,对大遗址保护及其规划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对大遗址保护规划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大遗址 特性 保护规划 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璞 李玲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推行的"技术准备计划"被视为21世纪美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它也是美国用于衔接中学与中学后教育的重要策略之一。本文从目标、理念、课程模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技术准备计划"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成效,以期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