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2)
2023(2159)
2022(1910)
2021(1819)
2020(1602)
2019(3598)
2018(3403)
2017(5851)
2016(3206)
2015(3649)
2014(3446)
2013(3572)
2012(3467)
2011(3185)
2010(3233)
2009(3131)
2008(3152)
2007(2595)
2006(2426)
2005(2296)
作者
(9436)
(7727)
(7544)
(7373)
(4906)
(3628)
(3525)
(2960)
(2920)
(2710)
(2695)
(2602)
(2523)
(2466)
(2338)
(2318)
(2237)
(2216)
(2168)
(2068)
(1954)
(1859)
(1804)
(1765)
(1756)
(1723)
(1704)
(1647)
(1486)
(1485)
学科
(12402)
经济(12389)
管理(8199)
(7543)
(6351)
企业(6351)
中国(4613)
方法(4169)
数学(3175)
数学方法(3094)
(3066)
(3021)
(2976)
(2968)
(2737)
贸易(2735)
业经(2718)
(2642)
地方(2562)
(2556)
教育(2441)
(2268)
银行(2266)
理论(2238)
(2205)
金融(2205)
(2196)
(2094)
(2067)
农业(2032)
机构
大学(45620)
学院(43125)
研究(19936)
(18361)
经济(17854)
管理(15502)
中国(15148)
理学(12833)
理学院(12598)
管理学(12324)
管理学院(12213)
(11224)
科学(10589)
(10151)
研究所(8894)
中心(8569)
(8546)
(7795)
北京(7701)
(6989)
(6987)
师范(6950)
财经(6353)
(6346)
师范大学(5837)
(5783)
研究院(5689)
教育(5437)
(5404)
科学院(5340)
基金
项目(25624)
科学(20369)
研究(19426)
基金(18790)
(16469)
国家(16320)
科学基金(13830)
社会(12155)
社会科(11501)
社会科学(11499)
基金项目(9350)
教育(9080)
自然(8788)
(8628)
(8602)
自然科(8583)
自然科学(8581)
自然科学基金(8444)
编号(7943)
资助(7925)
成果(7487)
(5915)
重点(5858)
课题(5652)
(5308)
国家社会(5123)
教育部(5055)
大学(5013)
(4993)
项目编号(4971)
期刊
(22374)
经济(22374)
研究(17785)
中国(12562)
教育(7930)
管理(7316)
(6592)
学报(6022)
科学(6008)
(5755)
(4906)
金融(4906)
大学(4866)
学学(4040)
农业(3949)
图书(3719)
技术(3597)
国际(3580)
经济研究(3543)
(3200)
财经(2942)
世界(2918)
书馆(2728)
图书馆(2728)
(2708)
问题(2685)
(2655)
业经(2602)
(2594)
现代(2517)
共检索到79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万华  麻雪妮  耿玥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政府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吸引更多的海外学者回国,采取了一系列引智政策。其中,2008年实施的"千人计划"是目前我国人才引进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引起了海外华人学者的积极响应。到目前,已有1000多人从世界各地回到祖国,大部分进入了高校和科研机构。是什么因素主导了"千人计划"学者的回归,这些学者回归后的学术优势是什么,"千人计划"面临哪些挑战,是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代还  段异兵  潘紫燕  
海归科学家既有基于母国纽带关系的国内网络,又有基于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国际网络。这种职业关系的二元网络对科学产出起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首批"青年千人计划"143位海归科学家为研究对象,探讨国际与国内的二元关系网络对科学产出数量和质量的影响。选取该群体个人履历信息、职业发展轨迹信息、从博士毕业至2013年间发表的3061篇国际SCI科学论文建立面板数据,采用负二项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合作网络对海归科学家的科学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国内关系纽带对海归科学家科学产出的作用呈倒U型曲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牛珩  周建中  
以"百人计划"、"长江学者"与"千人计划"的入选者(共计4 433名)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学科领域开展了定量研究,并与美国NSF最新出版的《科学与工程指标》(2016年)报告中的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美国当前科技劳动力的学科领域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引进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聚焦在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等学科领域。美国在读博士的学科领域前三位分别是工程学、生物学以及物理科学,而当前科学与工程劳动力职业中学科领域前三位分别是计算机和数学家、工程学家和生命科学家。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我国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引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俊芳  叶甜甜  
"千人计划"实施后,我国"985工程"高校纷纷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大学成为异常活跃的"人才之都"。基于"985工程"高校前五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利用Web of Science(SCI-E/SSCI)、CNKI、Engineering Village数据库,通过统计数据、建立模型等方式,就"985工程"高校"千人计划"学术生产力及影响力等展开分析。结果表明:"985工程"高校前五批"千人计划"被引进后其整体拥有较强的学术生产力及影响力,EI、SCI-E、SSCI及CSSCI发文量、对应被引量、引进前后论文量比值及个体年平均被引指数P等指标有明显提高。为此,高校应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调整人才结...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立才  赵炬明  
本文考察了"青年千人计划"政策的实施情况。考察主要依据的是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公布的五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名单及相关信息的统计与分析,以及对海外人才引进工作表现卓越的8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实地调研访谈。研究者在定量分析与访谈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供高校参考:招揽人才:引才渠道多元化并按学科布局科学引才;评审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审机制;使用人才:重视培养,建立可持续的用才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鲁桐  
港交所新政经过近五年的酝酿,香港资本市场新的上市制度自2018年4月30日起开始正式生效。这次改革是香港市场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引起了各方争议。香港交易所(下称"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三个章节,并对现行上市规则的条文作出相应的修订,以允许未能通过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拥有不同股权架构的公司上市,并为寻求在香港作为第二上市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2012年11月2 2日,我校举行了"千人计划"特聘教授聘任仪式。校长周先雁,副校长刘元、廖小平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出席了仪式。刘元宣读了中组部、科技部有关刘曙光教授入选"千人计划"的文件,并介绍刘曙光的基本情况。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6月5日至6日在天津市调研人才工作时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人才发展规划,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确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洁林  
人才争夺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而Diasporas(侨民/海归)则是被争夺的重要群体。本文通过对三个由中国"千人计划"专家主导的科技创业公司的深入研究,呈现几个发现:(1)"千人计划"偏向于选择在国家7大战略行业进行创业的海归;(2)顶级高科技海归创业团队呈现较明显的"M"型能力双峰,即"创业能力"和"技术能力"都较高;(3)顶级海归创业有"天生全球化"创业偏向,即从创业初始就从事全球化运作,如定位于全球市场的大商机,并善于从全球范围组织和获取最合适的创业资源;(4)顶级海归偏向于跳过"技术模仿"直接采取"自主创新"模式来从事最新技术产品开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科技处  
3月4日,"千人计划"入选者,加拿大魁北克大学终身教授彭长辉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进行学术交流,并作题为:"Global Change and Ecological Forecasting"的学术报告。彭长辉首先介绍了TRIPLEX森林生态系统模型的开发、验证以及在未来气候变化响应预测中的应用。此外,他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四德  
从澳门回归2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看,澳门能有目前的经济发展成就,其主要经验在于:"一国两制"下政治、经济相互促进的增长模式。未来的挑战主要是如何使澳门经济增长由量向质转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伟  吕旭峰  范惠明  
"大挑战学者计划"(GCSP)是美国工科院校针对美国工程院(NAE)提出的14项工程大挑战而实施的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新战略,旨在通过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应对21世纪工程大挑战的卓越工程师。GCSP把综合性、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非课程活动参与结合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涵盖学生选拔、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过程控制、资格认定的全面计划,是对"大工程观"的再次强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康丽颖  
教育实践是教育活动者的生活实践,是教育活动者一种特有的存在方式,它是人的社会实践、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人的精神生活实践的统一。从严格意义上讲,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性实践与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活实践是两种不同的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实践方式的局限性表现为用狭隘的专业实践代替教育生活实践;用逻辑的实践代替实践的逻辑;用重复性实践代替生成性实践。教育理论工作者回归实践,并不仅仅要解决理论运用于实践或指导实践的问题,而是要通过自身生活方式的重构实现教育活动的创新。教育理论工作者回归实践从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开始,同时也包括在实践过程中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志远  冯玲  
一个相对成熟工业的结构改变,往往会伴随着挑战者而崛起;而该工业中原有企业凭借以往竞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组织学习发展出来的能力,往往会显得比新进入者更为强大。那么如何解释不断变化的工业结构呢?本文回顾了过去的研究,分析了用来解释这种结果的枝术突破、结构创新、核心僵化和价值网络等概念,指出这些概念往往只能提供能够给新进入者带来机会的因素,或者仅仅关注于创新过程的某个特定阶段,而很少观察创新的整个竞争过程。基于这些分析和批评,作者提出一个理解创新竞争过程的框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董谦  李逸波  胡建  
人一旦形成了思维定势,就会习惯地顺着定势思考问题,不愿、也不会转个方向或换个角度想问题,这是一种愚顽的"难治之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