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7)
- 2023(4945)
- 2022(4197)
- 2021(4155)
- 2020(3319)
- 2019(7426)
- 2018(7119)
- 2017(14098)
- 2016(7831)
- 2015(8760)
- 2014(8759)
- 2013(8614)
- 2012(8169)
- 2011(7107)
- 2010(7575)
- 2009(6935)
- 2008(7303)
- 2007(6620)
- 2006(5997)
- 2005(5401)
- 学科
- 管理(28836)
- 济(26424)
- 经济(26395)
- 业(25562)
- 财(23629)
- 企(21413)
- 企业(21413)
- 财政(12669)
- 政(10278)
- 务(10250)
- 财务(10236)
- 财务管理(10195)
- 中国(10030)
- 农(9907)
- 企业财务(9706)
- 制(9580)
- 方法(9040)
- 策(8290)
- 数学(7658)
- 数学方法(7518)
- 地方(7385)
- 度(6675)
- 制度(6673)
- 银(6531)
- 银行(6529)
- 贸(6487)
- 贸易(6484)
- 易(6349)
- 业经(6161)
- 行(6110)
- 机构
- 学院(103246)
- 大学(100201)
- 济(46039)
- 经济(44986)
- 管理(39760)
- 研究(37251)
- 理学(32909)
- 理学院(32605)
- 管理学(32216)
- 财(32059)
- 管理学院(32003)
- 中国(31313)
- 京(21083)
- 财经(20280)
- 科学(19520)
- 所(18989)
- 经(18192)
- 江(17895)
- 中心(17591)
- 研究所(16197)
- 财经大学(14408)
- 农(14171)
- 北京(13888)
- 院(13675)
- 州(13433)
- 经济学(13304)
- 省(12878)
- 范(12683)
- 师范(12625)
- 经济学院(11873)
- 基金
- 项目(59243)
- 研究(48010)
- 科学(46614)
- 基金(41988)
- 家(34878)
- 国家(34538)
- 科学基金(29842)
- 社会(29499)
- 社会科(27968)
- 社会科学(27963)
- 省(22888)
- 教育(21994)
- 基金项目(20943)
- 编号(20786)
- 划(18881)
- 成果(18849)
- 资助(18145)
- 自然(17817)
- 自然科(17376)
- 自然科学(17373)
- 自然科学基金(17062)
- 课题(14808)
- 性(13940)
- 部(13659)
- 重点(13172)
- 发(12956)
- 项目编号(12875)
- 策(12647)
- 年(12284)
- 创(12193)
共检索到179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潇 何明洋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明显放缓,收支矛盾有所加剧。"十四五"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减速将成为制约财政收支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也将对财政运行持续施压,加之财税制度性、政策性因素影响,财政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将加快暴露。对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好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收支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晓珍 苏建宏 谭文
一、促进云南财政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一)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财源建设。"十五"以来,云南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明显上升。但由于第一、三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云南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为此,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综合效益。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绪全 唐际明 刘建军 李侠 林劼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是治国之要。"十三五"时期,我国聚焦解决好十四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消除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处理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等"三农"领域的重大历史性课题,持续支持农业农村建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全面综述"十三五"时期广西财政支农的政策实践与取得的成效,总结了行之有效的财政支农体制机制模式;同时,结合"十四五"时期的特征,提出健全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将更多资金、资源投向农业和农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助力广西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闯出新路子、展现新作为、迈出新步伐、彰显新担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玲红 魏国学
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村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发展农村消费战略意义重大。与此同时,也面临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压力较大、主力消费群体规模缩小、消费供给能力建设滞后、消费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纠正,以便有力地提振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十四五”时期 农村消费 扩大内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远鸿
2018年,外部挑战增多与内部风险暴露交织叠加超过预期,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为了统筹推进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妥善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切实推进以补短板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结构调整与扩大内需的更好结合,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精准有效,在适当提高赤字率,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的同时,重点应放在进一步减税降费上。财政政策应进一步加强与货币等其他政策的协调,充分发挥其对改革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减税降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2021年7月20日,财政部召开2021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财政收支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8%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2021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116亿元,同比增长21.8%,比2019年同期增长8.6%,符合预期。同比增速较高主要是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和当前工业生产者价格上涨较快,同时反映了我国经济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1676亿元,同比增长4.5%。各级财政部门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段引玲 裴传智
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政策配合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段引玲,裴传智长期以来,财政信贷综合平衡,是我国追求经济总量平衡的一种基本方法。今天,我们研究财政收支与信贷收支的政策配合问题,实际上是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信贷综合平衡问题。研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化杰 王毅
财政收支是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是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近年来,财政在中央银行存款的绝对量和相对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俊 仲震康 彭千卉
一、美国新医改的内容医疗改革是美国历届政府最为头疼的事情之一。目前美国的医疗体制存在很多弊端,低覆盖率、低效率和高成本是其中的三大主要问题。美国的医疗负担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掣肘。因为美国的大部分医疗保险是雇主依法为雇员支付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代欣
财政空间是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基础条件之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维持财政空间的基础条件与以往不同。研究发现,我国债务空间随统计口径扩大有所收窄,而多个口径下的财政赤字都处于上升通道。与同时期人均GDP10000美元的国家相比,中国基础财政盈余率均值(2012—2019年)为-3.57%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近一倍,但债务负担率均值(2010—2019年)为35.50%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66.37%的一半左右。财政赤字上升源于积极财政政策导向下的年度财政扩张。而债务负担率水平相对较低,又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推动了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研究认为,未来维持中国财政政策空间的政策部署,要与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定位匹配,要关注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等主要宏观政策变化,还要加强财政资源整合并提升流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白彦锋
"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财政安全运行也将面临四个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横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之墙",即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危及我国财政汲取能力和宏观调控边界的数字经济、数字贵族;三是在财政管理过程中对财政风险认识的意识问题;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和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后,传统的税基萎缩、纳税人税负相对上升,而对新涌现税基的调控不足、调节乏力的问题,消费税的"污染抑制型"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型"的转变需要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事例。这些问题都可能使我国财政发展面临"降维打击"的风险,是我国沿着传统发展模式所无法预见的、更是难以克服的,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建议政府从五个方面做好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应对新发展阶段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本",通过财税手段激励创新,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二是创新数字税收征管模式,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税收制度;三是尽快放开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消除战略性发展隐患;四是推动消费税转型,构建现代绿色税收体系;五是完善应急财政机制,防范瞬时冲击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超 刘合光
当前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重要时期,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五期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上,则事关消费、技术、业态、成本、要素、制度、供需、基建、生态、民生等多个方面。未来应把握政策改革的方向,在顶层设计上转向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支持更多地向农村发展倾斜,实现财政支农资金集约化和市场化使用,坚持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并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依靠信息化技术促进政策落地,科学制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谋划未来一个时期的财政支农政策,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财政支农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级财政部门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李沛霖
基于多源统计数据,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城镇自然增长人口、乡城迁移人口、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等的变动趋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将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年均增速将保持在0.7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67.45%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略有下降,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在年均0.2个百分点左右;新增农民工数量显著下降,乡城迁移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33个百分点左右;城乡统计区划分调整减少,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18个百分点左右。未来一段时期,需重点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农民工留守家属随迁进城落户等重大问题,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作为"十四五"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实施存量农民工定居工程,持续深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政策基础、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现状和问题,判断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进而提出了所有制结构优化政策体系。本文认为,"十三五"时期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种所有制的比例关系已经不再呈现大幅度的趋势性变化,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国有经济布局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存在改革协同性差、"混而未改"等问题,非公经济的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呈现出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结构基本稳定、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结构加速融合的基本趋势。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本文围绕完善市场政策体系、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发展非公经济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