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7)
2023(14134)
2022(11743)
2021(10784)
2020(8540)
2019(19130)
2018(18649)
2017(34965)
2016(18676)
2015(20523)
2014(20283)
2013(19728)
2012(18520)
2011(17100)
2010(17813)
2009(16628)
2008(16086)
2007(14375)
2006(13370)
2005(12421)
作者
(52950)
(43986)
(43920)
(41891)
(28578)
(21066)
(19875)
(17066)
(16878)
(16063)
(15247)
(14898)
(14389)
(14159)
(13929)
(13764)
(13089)
(13049)
(12859)
(12629)
(11337)
(10863)
(10734)
(10363)
(10203)
(10004)
(9794)
(9731)
(8930)
(8667)
学科
(94274)
经济(94203)
管理(49683)
(45421)
(34153)
企业(34153)
地方(28862)
中国(27981)
(25795)
方法(24920)
数学(21272)
数学方法(20969)
业经(20668)
(17730)
农业(17594)
(17427)
地方经济(16793)
(16008)
(15348)
贸易(15334)
(14867)
金融(14865)
(14727)
(14702)
银行(14692)
环境(14420)
(14366)
(14279)
(13059)
理论(11698)
机构
学院(265306)
大学(258167)
(116864)
经济(114291)
研究(100499)
管理(94464)
理学(78692)
理学院(77676)
中国(77426)
管理学(76415)
管理学院(75899)
科学(58369)
(56386)
(53608)
(50929)
(47533)
研究所(45454)
中心(44919)
(41216)
财经(40410)
(38393)
师范(38052)
(37042)
(36308)
北京(35749)
经济学(35683)
(34936)
业大(34301)
(31681)
经济学院(31542)
基金
项目(165140)
科学(130335)
研究(127458)
基金(116095)
(99785)
国家(98883)
科学基金(84320)
社会(81149)
社会科(76840)
社会科学(76827)
(67224)
基金项目(59651)
教育(57654)
(55298)
编号(53265)
自然(50596)
自然科(49301)
自然科学(49289)
自然科学基金(48342)
资助(47042)
成果(44162)
(42568)
课题(39070)
重点(38002)
(35319)
发展(35051)
(34483)
(34139)
国家社会(32929)
(32587)
期刊
(151071)
经济(151071)
研究(89537)
中国(61580)
(39966)
(39626)
管理(38365)
科学(34556)
教育(34483)
学报(34009)
(31361)
金融(31361)
农业(27288)
大学(26390)
业经(25324)
经济研究(24851)
学学(24753)
技术(24639)
财经(20112)
问题(18761)
(17563)
(15470)
国际(14196)
世界(13824)
(13737)
技术经济(13721)
现代(13231)
商业(13091)
资源(12918)
(12622)
共检索到436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金华  
“十四五”规划阐明了未来中国推动长江经济带大发展的总方针、总原则,确定了长江经济带大发展的总基调。现时期,长江经济带集聚了各类丰富的经济资源,成为一个典型的城市集聚区、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集聚区,拥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企业,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主要力量。未来,要推动产业转移,加快建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若干产业集群;要梯度发展、错落布局,建成现代生态保护区群和农业发展示范区群;要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增强战略实施支撑力;要统筹沿海内陆开放,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建成一体化市场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钱海章  张强  李帅  
研究目标:探究我国“十四五”时期智能制造供给能力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发展路径。研究方法:围绕供给能力,分析美、德、日等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政策重点及战略意图,结合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我国智能制造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机器人和工业软件领域,以发那科、ABB和西门子等国际巨头为例,对比分析我国在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等方面的成果及差距,提出智能制造供给能力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上仍存在较大劣势。机器人产量和集群方面在“十三五”期间已达成目标,但核心零部件和稳定性方面的缺陷仍未解决。国产工业软件技术更为薄弱,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在研发设计、核心技术和商业化程度上差距明显。建议从政策精准扶持、鼓励头部企业推行自研加并购、深化产业集群效应、培养复合尖端人才等角度综合提升供给能力。研究创新:从业务变革、市场竞争、技术研发和资本并购等视角,综合研究供给能力的发展路径。研究价值:为“十四五”时期提升我国智能制造供给能力提供经验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朝枝  
一、"十四五"时期旅游教育的基本背景1.中国教育现代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先后颁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在科教与人才培养领域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敏  杨胜刚  周建军  雷雨亮  
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产业多元化集聚与专业化集聚经济效应此消彼长,产业结构—集聚的协调效应显著;(2)不同规模城市之间,产业集聚经济效应差异明显,目前大城市能从产业多元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中小城市能从产业专业化集聚中获得经济效应;(3)2003-2016年,长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的总体经济效应显著为正,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专业化集聚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还应以专业化产业集聚为主,鼓励企业竞争创新,大城市则需着力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融合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金华  
单项冠军企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巨大,培育发展单项冠军企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行动之一。一个地区拥有单项冠军企业的多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不同地区的单项冠军企业面临技术和人才缺乏、数字化程度偏低等共性问题,中国单项冠军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器材等制造领域。当下,行业与企业属性影响了单项冠军企业的发展,品牌和人才影响了单项冠军企业的知名度。应支持民营单项冠军企业自主创新,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项目;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推动各类服务产品的综合开发,强化对单项冠军企业的精准服务。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刘越男  周文泓  李雪彤  代林序  冯天予  
[目的/意义]调查分析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把握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动向与布局,为理论与实践的前沿探索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家及省级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的文本分析,梳理地方对国家规划的响应情况、缺失与拓展之处,展望“十四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图景。[结论/发现]档案事业发展“四梁八柱”整体框架基本确立,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驱动事业发展,面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开展档案资源建设,数智赋能档案事业转型升级,尚需面向档案事业发展远景筑基补短。[创新/价值]对照国家规划全面梳理与分析地方档案事业“十四五”规划,由全局视野以“四梁八柱”为框架描绘档案事业的发展全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松  
双循环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在对其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国家双循环战略下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思路,提出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导人口科学流动,强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统一监督管理,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整合优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畅通城乡区域经济循环等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刚  曹贤忠  朱贻文  
城市协同发展是经济地理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Zipf规模位序等定量方法,对2021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总体东高西低呈橄榄型分布,且城市等级差异明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流服务与生态支撑等4个分领域相辅相成,存在正相关关系;三大城市群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的战略引领和支撑能力作用明显。最后,提出应促进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四链融合、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综合效能、培育全方位开放新优势等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静  赵云皓  辛璐  王志凯  徐志杰  
系统梳理、评估了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投融资现状与成效,研究测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投资需求。深入剖析当前水环境治理投融资存在项目实施系统性不强、未能形成治理合力、资金总体投入不足、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充分借鉴国外田纳西流域治理、湿地缓解银行等先进经验与实践,从科学规划并实施流域治理重大项目、拓宽政府资金筹措机制、破解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瓶颈问题、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构建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助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格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静  赵云皓  辛璐  王志凯  徐志杰  
系统梳理、评估了长江经济带水环境治理投融资现状与成效,研究测算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设施投资需求。深入剖析当前水环境治理投融资存在项目实施系统性不强、未能形成治理合力、资金总体投入不足、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充分借鉴国外田纳西流域治理、湿地缓解银行等先进经验与实践,从科学规划并实施流域治理重大项目、拓宽政府资金筹措机制、破解社会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瓶颈问题、强化绿色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构建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水环境治理投融资机制,助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格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忠昌  侯佳  
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是“十四五”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借助质性分析工具NVivo11.0,基于北京、上海、重庆等18个省份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本,从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分析职业教育“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发现这些省份在发展地区、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层次、发展方式等方面各具特点,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体制机制、重视内涵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加强资源供给、拓展国际办学等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十四五”时期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财政“十四五”规划》(财综[2021]3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财务审计秩序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30号)有关精神,我们制定了本规划纲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卫安  岳丹丹  
准确把握"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能为实现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根据我国实际和《教育概览:OECD指标》,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现状、成就及国际比较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行目标设定:总体水平显著提升,现代化水平取得重要进展,在各项主要指标方面达到或接近中等偏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具体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学前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为0.6%,生均学前教育经费标准达到2 540美元,生师比达到15∶1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比例超过90%,公办园在园学生比例达到60%,公共经费所占比例不低于6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才发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纲举目张的定位意义。2022年是我国全面落实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五年规划”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立足新发展阶段特点和遵循新发展理念来推进,把稳中求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在合理区间,构建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新格局,在共享经济发展中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运行的评价机制,重点是要体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分配原则,凸显以数字经济为标志的科技支撑,在协调发展中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质量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