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66)
2023(5020)
2022(4114)
2021(4042)
2020(3136)
2019(7178)
2018(7205)
2017(14866)
2016(8003)
2015(9156)
2014(9162)
2013(9415)
2012(8984)
2011(8054)
2010(8172)
2009(8098)
2008(7721)
2007(7194)
2006(6571)
2005(6069)
作者
(23871)
(19867)
(19620)
(19210)
(12607)
(9472)
(8823)
(7675)
(7513)
(7217)
(6889)
(6551)
(6411)
(6313)
(6196)
(6142)
(5921)
(5780)
(5717)
(5716)
(5063)
(4952)
(4863)
(4605)
(4510)
(4502)
(4463)
(4407)
(4080)
(3917)
学科
(37191)
经济(37167)
(19622)
管理(19522)
方法(15916)
数学(14548)
数学方法(14480)
中国(13502)
(13176)
企业(13176)
(11904)
(8642)
(8450)
贸易(8439)
(8370)
(8287)
地方(7939)
农业(7897)
业经(7602)
(7551)
银行(7538)
(7311)
(7282)
税收(7026)
(6982)
(6123)
金融(6121)
(5482)
(5418)
(5374)
机构
学院(121965)
大学(120165)
(54562)
经济(53537)
管理(43038)
研究(42600)
理学(36238)
理学院(35860)
管理学(35398)
管理学院(35176)
中国(33318)
(27705)
(25702)
科学(24141)
(22106)
财经(21359)
(20452)
研究所(19679)
(19290)
(18761)
中心(18541)
经济学(17774)
业大(16901)
北京(16505)
农业(16438)
经济学院(16307)
财经大学(15728)
(15237)
师范(15117)
(15032)
基金
项目(72822)
科学(56033)
研究(55818)
基金(51015)
(44288)
国家(43934)
科学基金(35642)
社会(35360)
社会科(33553)
社会科学(33547)
(28898)
基金项目(26454)
教育(25592)
(24214)
编号(23746)
资助(20912)
自然(20464)
成果(20064)
自然科(19902)
自然科学(19897)
自然科学基金(19527)
(17513)
课题(16961)
重点(16902)
(16609)
(14988)
(14700)
国家社会(14648)
发展(14296)
项目编号(14258)
期刊
(63206)
经济(63206)
研究(40191)
中国(22784)
(20140)
(19410)
学报(18298)
管理(16713)
科学(15824)
农业(14544)
(13998)
金融(13998)
大学(13833)
学学(13133)
教育(12791)
经济研究(11119)
业经(11090)
财经(10690)
技术(10291)
问题(9605)
(9299)
(8449)
商业(6783)
国际(6779)
理论(6741)
(6632)
技术经济(6274)
统计(5965)
实践(5943)
(5943)
共检索到189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平  李俊杰  李文娟  周振亚  王秀芬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随着稻谷总需求量增长,保持其稳产增产能力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先下滑后回升、单产增速减缓,产量呈稳中略降趋势,增产形势严峻。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配套是实现水稻单产飞跃的主要推力,经济效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政策导向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面临的形势,采用CAMES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797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611万吨。保障增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体实现路径为划定水稻面积红线不低于3000万公顷,力争全国2/3的稻谷产自高标准农田,突破水稻生产种子和机械两大技术瓶颈,通过政策调整稳定水稻种植主体受益预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一军  韩亭辉  
小麦是我国居民两大口粮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小麦持续增产仍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本文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小麦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改革开放以来小麦的增产经验进行了探讨,查找小麦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小麦增产潜力并提出了实现小麦增产潜力的政策路径。本研究旨在为"十四五"时期我国小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韩天富  
尽管中国大豆生产成本高、单产低,自给率堪忧,但是大豆在中国农业与食物系统中一直具有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大豆生产发展和产业兴旺对中国粮食安全、油脂油料安全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中国大豆生产发展的演进与现实困境出发,分析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大豆增产前景,并提出了大豆增产的实现路径与政策建议。本文认为,考虑到玉米等竞争性农作物种植对大豆生产的挤压,大豆种植面积在1.4亿亩的基础上再扩大的空间有限,但单产水平提升的潜力很大,因此,"十四五"时期,大豆增产的关键在于稳定面积、提升单产、提高大豆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此,应该完善大豆生产支持政策,提高大豆品种培育的科技投入,加快品种更新,推广粮豆轮作绿色种植制度,增强大豆供给保障能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广春  孟维韧  全东兴  金成海  南钟浩  
分析了近年来吉林省水稻生产的现状,稻作科技不断进步,水稻产量逐年提高,从20世纪60年代总产56.9万t、单产4005kg·hm-2,到2011年总产623.5万t、单产9019kg·hm-2,但同时水稻生产面临现实单产不同程度的下降、自然灾害严重、技术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从单产、品种、区域优势等方面挖掘增产潜力的措施,并讨论提高水稻产量的策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阮健弘  
随着劳动力质量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有必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进行全方位测算。本文基于多元滤波法等方法,将固定资本分解为通讯信息类固定资本和其他资本,并将劳动力对经济的拉动分解为数量、质量和知识创新三部分,对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进行整体和分行业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包括通讯信息类固定资本和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拉动呈持续上升态势,劳动力数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同时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此外,本文通过生产函数法测算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在5%~5.7%,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俊杰  柴以潇  李玲  高丽敏  谢凯柳  凌宁  郭世伟  
【目的】明确当前江苏省水稻种植区域的施肥现状与问题,定量研究化学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以评估氮肥减量优化在水稻生产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 502家农户进行调查,分析水稻施氮量(化肥氮)、产量与氮效率(氮肥偏生产力)现状。同时结合文献检索获得的49篇大田试验文献共195组试验数据,采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定量分析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形成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特征。【结果】农户调研数据表明,江苏省农户水稻生产的平均产量、氮肥用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8 273 kg·hm~(-2)、358.10 kg·hm~(-2)和25.12 kg·kg~(-1)。文献数据整合分析表明,在江苏地区,与传统/常规施氮相比,氮肥减量显著降低植株氮素吸收量(-5.8%—-14.0%),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穗数的产生(-2.09%—-5.46%),同时通过增加穗粒数(3.96%—6.79%)、结实率(2.00%—3.88%)以及千粒重(0.89%—2.10%)来提高水稻产量(2.8%—5.7%)和氮肥偏生产力(52.4%—77.0%)。氮肥减量优化下,籼稻的产量与氮效率的提升效果优于粳稻。减量方式以氮肥减量后进行合理养分运筹同时增施有机肥(秸秆)对水稻增产增效的效果最显著。减量比例以≤25%最佳。高基础地力条件下更有利于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氮肥减量。综合分析得出,江苏省水稻的氮肥减量可以通过调控运筹与增施有机肥实现,其推荐减量空间为31%,其中基、蘖肥是其主要的减量方向。【结论】江苏省水稻化学氮肥减量可行,基肥与分蘖肥为主要的减量方向。将氮肥减量控制在31%以内,同时进行优化管理,能够合理调控水稻各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水稻增产增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磊  
"十四五"时期是江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起步期,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利用生产函数的基本原理,考虑资本、劳动产出弹性以及技术水平的动态时变性,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对"十四五"时期江苏经济增长潜力展开测算,估算出资本产出弹性将逐渐走低,劳动投入产出弹性将逐渐走高,全要素生产率稳步增长,经济平均潜在增速为5.532%。在此基础上,建构结构化经济增长支撑分析框架,分析得出",十四五"时期江苏可从战略、需求、产业、要素、空间5个方面寻求经济增长支撑。考虑到"十四五"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外部环境变化,江苏实际增速将低于潜在增速并进入新的增长区间,结构调整也是平缓而非剧烈的过程并呈现新特征。对此,江苏需要适时适度增加政策力度,对冲外部不利因素影响,使实际增速不要过低于潜在增速,争取与潜在增速持平或略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雪  
“十四五”期间,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不可逆转的现实情况下,智慧养老已经成为养老发展的必然趋势,养老服务呈现出服务方式向人机交互转变、服务内容不断满足价值实现需求、服务广度延伸至全社会“共享”、技术在服务中的应用向业务层拓展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也意味着我国智慧养老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但要真正实现智慧养老,需根据智慧养老的特点,准确研判智慧养老发展态势,坚持以“全面、多样、高质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为目标,从理念变革、顶层设计、技术支持、资金保障及人才培育等方面入手,稳步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实现智慧养老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社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思若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下,传统物流业正在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是必然趋势。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流通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文舸  赵惠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城镇化增速将出现放缓,新型城镇化将以城市群、都市圈等为主体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为发展方向。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对投资需求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手段。建议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新市民住房问题、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着手,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拓展投资空间上的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兵雪,高培琦  
我国的粮食“危机”及增产潜力分析任兵雪,高培琦[编者按]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四、五百万亩、人口增长一千四、五百万的严峻局面,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彦斌   吴韬  
“十四五”下半程是进一步落实“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在系统考虑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的基础上,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为“十四五”下半程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十四五”下半程应着力实现5%以上的年均增速,这对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挑战,必须充分运用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把握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扎实做好三个方面的经济工作:第一,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协同发力,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供给和需求相互牵引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第二,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第三,着力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发挥中国特色宏观调控体系优势,为“十四五”下半程顺利实现合理增速目标提供政策保障,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福林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开局期,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建立高水平开放体制的重大战略任务。在阐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缘起、推进与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本文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挑战展开深入分析,并从法治保障、功能多元、简易税制及高效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概括并剖析国际典型自由贸易港竞争优势的主要基础来源,最后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思路与路径,具体包括建设宗旨、建设方向、适度扩容、加快立法、政策激励、实业导向六个方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卫军  王凯荣  张光远  
10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红壤稻田系统有机物养分循环再利用潜力大 ,水稻收获 ,年均从稻田系统中输出NPK的总量最大可达到 2 2 4.7、5 3.0和 2 71.4kg/hm2 ,有机物循环再利用 ,年均可归还N、P、K量最大分别为 115 .1、35 .8和 2 31.5kg/hm2 ,占系统输出总量的 5 1.2 %、6 7.5 %和 85 .3% ;保持稻田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再利用可提高系统生产力 ,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 ,增产 30 5 6kg/hm2 ;增施N肥 ,增产 2 75 3kg/hm2 ;增施N、P肥 ,增产 15 43kg/hm2 ;NPK配合 ,增产 984kg/hm2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