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5)
2023(4037)
2022(3324)
2021(3366)
2020(2700)
2019(6331)
2018(6023)
2017(11068)
2016(5871)
2015(6901)
2014(6634)
2013(6862)
2012(6559)
2011(6190)
2010(5866)
2009(5492)
2008(5418)
2007(4548)
2006(4002)
2005(3724)
作者
(17541)
(14682)
(14667)
(14013)
(9298)
(7068)
(6504)
(5855)
(5772)
(5401)
(5064)
(4980)
(4874)
(4817)
(4797)
(4538)
(4475)
(4269)
(4192)
(3930)
(3738)
(3621)
(3516)
(3320)
(3255)
(3225)
(3205)
(3009)
(2986)
(2967)
学科
(30075)
经济(30051)
方法(14781)
数学(14127)
数学方法(14028)
管理(12962)
(11424)
中国(11282)
(8768)
贸易(8763)
(8694)
(7842)
企业(7842)
(6375)
(5293)
关系(5213)
(5131)
(5069)
(5025)
(4671)
银行(4651)
(4584)
环境(4521)
(4413)
金融(4413)
(4280)
出口(4248)
出口贸易(4248)
(4248)
业经(4052)
机构
大学(91798)
学院(87925)
(47874)
经济(47418)
研究(39300)
中国(31257)
管理(30642)
理学(26319)
理学院(26015)
管理学(25606)
管理学院(25450)
科学(22028)
(20980)
(20112)
(19002)
研究所(18614)
经济学(16988)
中心(16355)
财经(15782)
经济学院(15337)
(14809)
(14652)
(14413)
北京(14243)
科学院(12573)
业大(12261)
财经大学(12052)
农业(11593)
研究中心(11156)
研究院(11139)
基金
项目(60157)
科学(47778)
基金(47268)
(43193)
国家(42967)
研究(41690)
科学基金(35324)
社会(29247)
社会科(27935)
社会科学(27932)
基金项目(23645)
自然(21977)
自然科(21524)
自然科学(21518)
自然科学基金(21175)
资助(20756)
(18459)
教育(18409)
(17471)
中国(16389)
(15274)
国家社会(14150)
重点(14108)
编号(13627)
教育部(13106)
(13097)
(11907)
重大(11840)
科研(11774)
大学(11640)
期刊
(47308)
经济(47308)
研究(29781)
中国(17069)
学报(15697)
科学(15285)
(12978)
(12876)
大学(12050)
管理(11840)
学学(11480)
经济研究(9613)
农业(9305)
财经(8582)
(8582)
世界(8161)
(8107)
金融(8107)
国际(7894)
(7571)
问题(6784)
(6404)
技术(6359)
教育(5659)
统计(5536)
技术经济(4734)
业经(4652)
(4467)
林业(4242)
资源(4172)
共检索到13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梦  彭红军  魏勇  
基于2006—2019年中国木质林产品的统计数据,分别采用回归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以及简单移动平均法对"十四五"期间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消费量、进口量、出口量进行预测;并结合原木当量折算法依次对进口原木及其他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量、出口原木及其他木质林产品折合木材量,国内木材供给量,木材总消费量进行推算。结果表明:"十四五"期间年均中国木材总消费量预计在5.12亿m~3~5.35亿m~3之间,年均国内木材供给量预计将达到2.87亿m~3~3.10亿m~3,折合年需森林蓄积量3.82亿m~3~4.14亿m~3,中国木材市场存在较大的木材供需缺口。因此,应合理制定年森林采伐限额,提高人工林种植质量和木材综合利用效率,以确保国内木质林产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瞿群臻  王嘉吉  唐梦雪  牛萍  
选用《中国统计年鉴(1999—2020)》中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R&D人员全时当量数据,以2012—2019年数据构建灰色GM(1,1)预测模型,以1995—2019年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并将两者组合,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的科技人才需求总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十四五"期间科技人才需求逐年上升,科技人才的全时当量需求规模达到647.46万人年,科技人才需求端压力较大。基于预测结果,本文认为应关注科技人才的需求与供给,从人才规划、培养、管理、使用等方面保障科技人才数量积累、素质提升和充分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素青  周畅  杜盛珍  
本文介绍了基于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 ,应用该模型对我国山东省木材消耗量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 ,预测精度高 ,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福林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向社会主义基本现代化目标迈进的重要开局期,大力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是"十四五"期间建立高水平开放体制的重大战略任务。在阐述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缘起、推进与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本文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挑战展开深入分析,并从法治保障、功能多元、简易税制及高效服务体系四个方面概括并剖析国际典型自由贸易港竞争优势的主要基础来源,最后提出"十四五"时期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思路与路径,具体包括建设宗旨、建设方向、适度扩容、加快立法、政策激励、实业导向六个方面。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思锡  周庆忠  熊彪  
为了提高舰艇部队战时油料消耗量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方法。分析了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原理及算法,构造了舰艇部队作战油料消耗量预测模型。针对支持向量机中训练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对相关参数取值进行优化,以获得预测性能较好的支持向量机模型。以某舰艇部队参加演习的油料消耗量数据作为实验数据,采用构建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舰艇部队油料消耗量进行预测,并将其与BP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比BP神经网络预测精确度更高,误差更小,有效提高了舰艇部队作战油料消耗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翟卫伟  
投标报价中暂估价材料消耗量异常往往引发工程价款结算争议。结合案例分析其起因,阐述其表现形式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提出完善计价规范的条款设置、改进现行的评标办法和加大消耗量异常的投标风险等解决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陆思锡  王帅  熊彪  
为了降低油料消耗量的预测误差,提高预测精度,将灰色预测模型所需初始数据少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非线性拟合能力强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油料消耗量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引入单一预测模型的加权系数,更好地挖掘了两种预测方法所隐含的数据规律,使单一预测模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得到分散。算例结果表明,相较于灰色预测和BP神经网络预测的单一模型,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更贴近于真实数据,预测精确度更高、误差更小,将该模型用于油料消耗量预测是可行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安英  陈伟  葛生联  鲁二斌  
为解决军用物资消耗问题,设计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军用物资消耗量预测模型,运用MATLAB仿真实现算例,并对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消除现实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对军用物资消耗预测的影响,控制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实现对军用物资消耗量相对准确的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潇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疫情冲击下的财政潜在风险问题被进一步放大,给维护财政安全带来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改进财政风险衡量方法,有效识别目前财政风险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趋势,为探索降低财政风险的解决办法提供参考。通过研究发现,存量数据计算的财政风险保持平稳,但从流量测算得到的债务规模的扩张仍快于名义GDP。“十四五”时期的财政缺口不断扩大,表明未来财政风险有上升趋势。因此,需加强保障重点领域财政安全,在保证基本财政支出的基础上,推进预算制度改革,优化专项债发行使用机制,防范潜在的转移支付风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有效化解潜在财政风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建平  李俊杰  李文娟  周振亚  王秀芬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口粮作物,随着稻谷总需求量增长,保持其稳产增产能力对确保我国口粮绝对安全意义重大。"十三五"期间我国水稻播种面积明显先下滑后回升、单产增速减缓,产量呈稳中略降趋势,增产形势严峻。稻田基础地力、灌排条件是水稻高产的重要基石,高产育种和栽培技术配套是实现水稻单产飞跃的主要推力,经济效益是种植结构调整的核心动力,政策导向是水稻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十四五"期间水稻生产面临的形势,采用CAMES模型预测,2025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1797万吨,与2020年相比增加611万吨。保障增产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具体实现路径为划定水稻面积红线不低于3000万公顷,力争全国2/3的稻谷产自高标准农田,突破水稻生产种子和机械两大技术瓶颈,通过政策调整稳定水稻种植主体受益预期。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课题组  阮健弘  
随着劳动力质量和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有必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因素进行全方位测算。本文基于多元滤波法等方法,将固定资本分解为通讯信息类固定资本和其他资本,并将劳动力对经济的拉动分解为数量、质量和知识创新三部分,对我国潜在产出和增长动力进行整体和分行业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包括通讯信息类固定资本和知识创新)对经济增长拉动呈持续上升态势,劳动力数量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渐弱化,同时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快。此外,本文通过生产函数法测算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潜在产出增速在5%~5.7%,总体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物流业作为现代流通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衔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十四五"期间我国物流业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包括物流业在内的现代流通体系存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突破;二是物流业存在哪些短板和堵点,如何补齐和打通;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目的何在,如何实现经济性与安全性的结合;四是如何构建畅通双循环的有效制度特别是如何培育完整的物流内需体系。而上述问题的解决要求我国物流业把握大势,稳住阵脚,在遵循物流与供应链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重视创新、人才、科技、消费,在企业生存发展的"丛林法则"中成功突围。具体而言,就是要理清思路,在"十四五"期间把我国物流业的五项重点工作做好。一是进一步练好物流业基本功。从系统论角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技术与装备建设、物流运作主体培育、物流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从功能论角度提高硬实力和软实力,特别是供应链管理、诚信体系、创新理念、品牌意识等软实力;从地缘论角度推动国内物流与国际物流发展,建设国家物流枢纽,优化国际物流通道,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二是通过科技赋能、供应链转型、结构重组给物流企业和物流产业注入新动能,扎实推进物流业智慧化、数字化、生态化发展。三是全面构建包含企业、产业、城市(区域)、国家四个层级的物流与供应链战略体系、组织体系与运作体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与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四是进行市场优化整合,逐步形成10个左右重量级的物流与供应链跨国企业,提升物流与供应链企业集约化水平。五是立足国内大循环,加快培育完整的物流与供应链内需体系,增强物流与供应链供给体系的韧性及其对国内物流需求的适配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武乾  宗一帆  
建筑工程与修缮工程的消耗量定额不能完全适用于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计价。为此,采用相似元法,从人、材、机消耗量角度分析改造工程与新建工程中各工序的相似性;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编制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消耗量定额选用对比估算系数法、技术测定法或借用相关定额数据法。并从规范旧工业建筑改造工程计价的视角作进一步思考,指出其消耗量定额编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金  李必鑫  胡为艳  
运用πPS方法中的Brewer严格抽样和Yates-Grundy非严格抽样对部队行动油料消耗量进行分析,经与简单随机抽样的估计效果进行比较,πPS方法优势明显,能够更为快速、准确地体现部队油料消耗特征,提高估计精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