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23)
2023(16157)
2022(13022)
2021(11687)
2020(9437)
2019(20939)
2018(20578)
2017(37993)
2016(20174)
2015(22237)
2014(22238)
2013(21483)
2012(19686)
2011(17993)
2010(18333)
2009(17400)
2008(16724)
2007(15501)
2006(14166)
2005(13105)
作者
(57433)
(48491)
(47813)
(45745)
(30609)
(22586)
(21571)
(18435)
(18217)
(17117)
(16633)
(15971)
(15769)
(15511)
(15002)
(14824)
(14242)
(13933)
(13690)
(13595)
(12353)
(11701)
(11649)
(11129)
(10893)
(10764)
(10659)
(10597)
(9598)
(9525)
学科
(98483)
经济(98369)
管理(64963)
(59833)
(49382)
企业(49382)
中国(29149)
方法(28096)
(27842)
地方(24856)
业经(24843)
数学(23236)
数学方法(23001)
(22404)
(21350)
农业(19373)
(18593)
技术(18491)
(16499)
(15708)
银行(15686)
(15515)
金融(15508)
(15138)
理论(14524)
地方经济(14487)
(13996)
环境(13647)
(12858)
(12854)
机构
学院(290851)
大学(289212)
(127542)
经济(124895)
管理(106841)
研究(103375)
理学(90390)
理学院(89420)
管理学(87896)
管理学院(87348)
中国(78465)
(60945)
(60737)
科学(58577)
(50958)
(46853)
财经(46707)
中心(46305)
研究所(45434)
(44035)
(42089)
经济学(40503)
(38663)
北京(38332)
师范(38272)
业大(38208)
(37659)
(36489)
经济学院(35876)
财经大学(34091)
基金
项目(187463)
科学(149352)
研究(143310)
基金(134989)
(116328)
国家(115299)
科学基金(99440)
社会(94445)
社会科(89371)
社会科学(89353)
(75090)
基金项目(70164)
教育(65651)
(61625)
自然(59181)
自然科(57832)
自然科学(57816)
编号(57177)
自然科学基金(56797)
资助(52458)
成果(48098)
(43682)
重点(42864)
(42496)
课题(42089)
(40952)
(40150)
创新(39998)
国家社会(39800)
(36328)
期刊
(157994)
经济(157994)
研究(95277)
中国(69638)
(48251)
管理(46033)
(44360)
学报(41970)
科学(40195)
教育(37267)
大学(33669)
学学(31484)
(29599)
金融(29599)
农业(29314)
技术(27802)
经济研究(25721)
业经(24944)
财经(24640)
(21515)
问题(19684)
技术经济(15844)
科技(14727)
(14684)
(14683)
(13807)
世界(13735)
现代(13521)
(13239)
论坛(13239)
共检索到465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笑  赵金元  
都市圈凭借超大、特大城市的辐射功能推动高端产业集聚、产业链延伸以及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然而,受限于城乡要素流动不充分、数字鸿沟、公共服务衔接不畅与供需错配等多方困境,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潜力并未得到充分释放,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时期,应立足都市圈资源集聚优势,从要素流动、供需匹配与产业融合三个层面入手,构建都市圈城乡经济一体化理论框架。基于此,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应以制度供给为引领,释放城乡要素配置潜能;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形成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使城乡服务高效衔接;破除城乡数字发展壁垒,推动经济双向循环。
[期刊] 改革  [作者] 涂圣伟  
城乡经济循环畅通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其本质在于构建形成城乡共生关系,以实现城乡两个异质性空间的要素有序对流、产业深度耦合和供需高效适配。从动力机制来看,城乡经济循环受国家战略导向、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应用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共同影响。我国城乡经济循环存在梗阻和断点,突出表现为要素双向流动存在制度性障碍、市场基础制度不健全、县域经济链接功能不强、城乡供给体系缺乏适应性。"十四五"时期,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应以有效畅通供给侧、构建城乡高质量供给体系为主攻方向,健全"制度创新—技术赋能—市场支撑"的三维动力机制,强化县域联动城乡经济的功能,依托创新链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提升城乡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关联效应和市场流通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传统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乡经济二元化结构的根本原因是城乡生产率的差异。本文则认为,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深层成因还在城乡的市场分割与制度分割。因此促进城乡市场融合与制度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需要依靠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来驱动城乡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立丽  
江苏处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居全国前列,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已经具备了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条件。本文主要采用城市化水平、二元对比系数、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系数四个基本指标对江苏省及各地市的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状进行了测量与计算与分析,判断其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并根据这种现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楼前飞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是农村地区市场经济滞后的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呈条状分割,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固化了大生产与小市场之间的矛盾。本文立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构建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楼前飞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是农村地区市场经济滞后的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市场呈条状分割,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固化了大生产与小市场之间的矛盾。本文立足于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在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并提出了构建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体系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城乡经济一体化是针对目前我国比较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提出的,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障碍,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物流业为生产服务的作用,必须充分认识到以下几点: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应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的核心是物品的双向流动,以达到供求的相对平衡,保障生产建设与人民生活的需要;城乡经济一体化下的物流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流通环节过多,物流成本过高;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物流体系的关键在于培育物流运作主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军伟  
中国社会所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和国家过去"工业优先发展"的经济政策造成了现在严重扭曲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围绕如何尽快破解"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课题,学术界形成了"城市优先发展论"和"农村优先发展论"两种不同的观点。文章认为:在目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认真贯彻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朝林  
安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影响了安徽在中部率先崛起战略中其自身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安徽经济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安徽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要改革阻碍城乡经济一体化运行的机制障碍,需要在统筹协调和政府主导的原则下,通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体化市场的形成,产业的合理布局,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兰君  
本文在秦皇岛旅游立市的发展战略指引下,立足休闲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分析了秦皇岛的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情况,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得到各方指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益民  
户籍制度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这就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束缚。户籍制度改革具有紧迫性,又具有渐进性。就改革的内容、步骤、配套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红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布局,其重要内容就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动力来看,既来源于建立统一要素市场、科技创新联动、人力资本自由流动、地理空间界限淡化等内生性动力,也离不开完善交通与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政策红利等外在驱动力。当前,健全大湾区要素市场一体化,搭建区域创新创业空间平台,建立聚合、兼容、开放市场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便捷、可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制定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是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举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温涛  董文杰  何茜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的长期、动态的过程。通过充分发挥财政支农政策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19972015年全国30个省市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政策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效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平均值只有0.67,并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其中,就2015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有9个省市效率值未达标,这既有投入冗余、结构不合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本文根据中国经济转型和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基于一价定律和泰尔指数度量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城乡收入差距,刻画了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非线性效应,揭示了地区差异。主要结论为: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正向效应,且中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效应的非线性转换发生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期,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首先出现非线性转换,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最后出现转换。上述结果表明,改革初期城乡经济的持续分割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上世纪末期后,随着城乡再平衡政策的实施,城乡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城乡经济的一体化阻滞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因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政府应推进城乡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葛云锋  
从农产品物流涵义出发对城乡一体化的我国农产品物流进行概述,结合农产品的物流特征和技术经济特性,从资源禀赋的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物流系统构建,农产品物流发展动因、发展现状、发展战略选择、运作模式和发展相关政策分析入手,试从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我国农产品物流展望发掘"三农"问题的解决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