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13)
- 2023(12157)
- 2022(10003)
- 2021(9548)
- 2020(7860)
- 2019(17324)
- 2018(17006)
- 2017(32213)
- 2016(17631)
- 2015(19529)
- 2014(19195)
- 2013(18698)
- 2012(17249)
- 2011(15231)
- 2010(15655)
- 2009(14439)
- 2008(14599)
- 2007(13537)
- 2006(12096)
- 2005(10718)
- 学科
- 济(62253)
- 经济(62186)
- 管理(60123)
- 业(56682)
- 企(49069)
- 企业(49069)
- 财(32296)
- 税(21947)
- 中国(21438)
- 税收(20502)
- 农(20454)
- 收(20334)
- 方法(20209)
- 技术(18481)
- 业经(17615)
- 制(17611)
- 地方(16810)
- 数学(16257)
- 数学方法(16022)
- 财政(15801)
- 务(15262)
- 财务(15224)
- 财务管理(15177)
- 企业财务(14422)
- 政(13090)
- 体(13069)
- 银(13045)
- 银行(13021)
- 策(12979)
- 农业(12894)
- 机构
- 学院(235942)
- 大学(229843)
- 济(96925)
- 经济(94814)
- 管理(90464)
- 研究(79363)
- 理学(76396)
- 理学院(75614)
- 管理学(74573)
- 管理学院(74086)
- 中国(62526)
- 财(58621)
- 京(47952)
- 科学(45894)
- 财经(40688)
- 江(40040)
- 所(39508)
- 经(36521)
- 中心(36440)
- 农(34741)
- 研究所(34655)
- 州(31074)
- 北京(30329)
- 业大(30108)
- 范(29865)
- 师范(29576)
- 财经大学(29328)
- 院(29277)
- 经济学(28701)
- 省(27912)
- 基金
- 项目(148931)
- 科学(117960)
- 研究(116386)
- 基金(104713)
- 家(89534)
- 国家(88705)
- 科学基金(76729)
- 社会(73457)
- 社会科(69717)
- 社会科学(69703)
- 省(61616)
- 基金项目(54232)
- 教育(52908)
- 划(49976)
- 编号(48796)
- 自然(45946)
- 自然科(44908)
- 自然科学(44893)
- 自然科学基金(44137)
- 成果(41565)
- 资助(41490)
- 创(36681)
- 课题(35314)
- 发(33588)
- 重点(33356)
- 创新(33332)
- 部(31763)
- 项目编号(30744)
- 性(30740)
- 国家社会(29978)
共检索到383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武彰纯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方式,明晰了现代产业战略性升级方向。在推动现代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财税政策安排能发挥资源要素配置职能,引导产业间形成良性配置,为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带来积极效应。在此宏观背景下,本文从财政与税收两个角度重新审视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现状,并分析“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面临的挑战。据此,从要素链、流程链、产业链与价值链四维传导路径出发,构建“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以期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西娟 师博 杨建飞
依据"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面临产业发展新型化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短板突出、产业要素协同发展不畅、产业基础能力不足等约束因素。结合"十四五"时期国内国际大环境,应紧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机遇,发挥数字经济的融合作用,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竞争力;促进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创新发展高度;深化对外开放,优化参与国际产业竞争战略。依托数字经济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涛 常晓莹 黄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时期,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则面临着"双重困境"的考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本质上是我国区域经济长期不均衡增长的局部和阶段性表现,但对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东北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的目标在于融入并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但不平衡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交织,且具有长期性与不可跨越性,需要在深化市场化改革中寻求定位。对此,可从基本前提、基本支撑、基本途径、基本抓手和基本保障五个方面厘清相应的政策设计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东旻 李静
"十四五"时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战略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新市场财政学的"市场平台观"、"政府参与观"和"市场规则观"等,为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在多元化、网络状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和高校等不同创新主体依托市场平台开展互动,最终满足"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社会共同需要。财政在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基础保障,促进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主要发挥动机激励、引导协调、杠杆撬动、风险兜底等作用。"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立足于科研活动主体,完善财政对科技人才第一创新资源的激励机制;完善财政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好中央与地方引导科技发展的积极性;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财政科技引导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构建差异化、普惠性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合理分担重大创新活动可能引致的公共风险。
[期刊] 改革
[作者]
冯俏彬 白雪苑 李贺
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全方位的政策助力加持,财税政策即其中之一。然而,“双碳”与财税这两个复杂系统之间的贯通和支持还比较薄弱。在回顾已有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碳财税方盒理论模型,通过将“双碳”抽象为“高碳—低碳—零碳”的正负外部性变化过程,将财税政策定位于矫正外部性,以此打通两个系统并形成“任务—手段”之间的匹配对应关系。应坚持“长短结合、突出共性、双侧用力、协同并进”的原则,执行中长期预算管理规划,适时出台碳税和财政激励政策,并加快与国际上主要碳市场实现互认,以期构建涵盖“全链条、多工具”的“双碳”财税政策体系。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财政政策 税收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创新型国家的财税政策体系为研究对象,发现现行政策在制度设计、调节引导、激励机制、贯彻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调整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和结构、完善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创新人才的财税激励机制和引导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支持创新的政策 税收激励 研发投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华 龚珏
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在理论上有充足论证,在实践中也基本形成共识。世界各国都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财税政策是其中重要的政策工具。我国建立了以税收抵免为中心的鼓励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完善空间。为此,本文提出三项完善建议:在财政政策上,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优化支出结构;在税收政策上,调整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突出产业性导向;在此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提高财税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的效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结构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泉红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市场经济作为有机统一的体系加以治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石。把握新时代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现代市场体系的"高标准"主要体现在"三化三性"的基本特征,即法治化、信息化、国际化及系统性、高效性、创新性。当前,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够完善,距离"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客体发育不成熟、准入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运行秩序不够规范等诸多方面。究其根源,在于产权、信用、市场监管、行政性垄断、财税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仍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束缚。"十四五"时期应重点提升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系统性、创新性及运行效率,着力夯实产权制度、社会信用、市场监管、竞争政策、财税体制等关键性的制度基石,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确保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纳新
信息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技术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进步越来越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进步,既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财政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促进信息化建设、推动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聂颖
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体系中,财税政策工具共同作用于行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当中,每项政策工具的着力点不同。本文针对这些政策工具对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投资决策的影响机理、综合效应及政策工具的实施特征,将主体投资行为模型纳入到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综合体系当中,旨在从创新主体的需求角度来探求财税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及适用环境,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财税政策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财税政策 投资行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刘军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产业体系,但总的来看,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资源消耗大,产品附加值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面对新形势,各级财政部门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调整发展思路,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期专题反映了财政部门近年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建明 周成刚 徐绿敏
一、我国现行绿色财税政策及存在问题(一)我国现行的绿色财税政策。近年来,为抑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财政税收政策,主要有: 1.征收排污费。我国《环保法》明确规定:“超过国家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湖南省作为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内陆省份,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逐步建立和完善财税配套支持政策体系,促进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以有效解决全省能源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潘颖 郑建明 孙红蕾
以“十三五”时期省级公共文化战略规划文本及文旅融合后的中长期规划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法,总结政策落实者、政策工具、政策资源、政策受惠者层面的公共文化规划要点,梳理“十三五”时期公共文化重点建设领域、文旅融合后公共文化沿革及新兴领域,最后提出“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发展策略:敦促服务标准落地设施,增强目录可操作性;拓展总分馆制建设范畴,加强制度层面设计;提升社会力量专业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智慧文旅服务平台,促进文化旅游智慧化发展;明确公共文化与旅游融合路径,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公共文化 发展沿革 融合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准确把握多种关系,如教育结构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新发展格局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体系建设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系、传统教育结构与新兴教育结构的关系,以回应时代要求,满足发展需要。
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 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