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0)
- 2023(13374)
- 2022(10565)
- 2021(9362)
- 2020(7030)
- 2019(15763)
- 2018(15283)
- 2017(27861)
- 2016(14557)
- 2015(15789)
- 2014(15750)
- 2013(15435)
- 2012(14874)
- 2011(13701)
- 2010(14085)
- 2009(13016)
- 2008(12471)
- 2007(11417)
- 2006(10568)
- 2005(9909)
- 学科
- 济(84782)
- 经济(84727)
- 管理(46330)
- 业(44606)
- 企(35797)
- 企业(35797)
- 地方(25732)
- 中国(25729)
- 业经(21790)
- 方法(21006)
- 农(19995)
- 技术(18640)
- 数学(17424)
- 数学方法(17306)
- 地方经济(15954)
- 农业(14478)
- 融(13540)
- 金融(13539)
- 学(13303)
- 产业(13270)
- 银(13220)
- 银行(13211)
- 财(13176)
- 发(13123)
- 技术管理(13099)
- 行(12964)
- 制(12842)
- 环境(11827)
- 贸(11325)
- 贸易(11309)
- 机构
- 学院(216743)
- 大学(212946)
- 济(100240)
- 经济(98295)
- 管理(81068)
- 研究(80387)
- 理学(68113)
- 理学院(67340)
- 管理学(66525)
- 管理学院(66085)
- 中国(60956)
- 京(45364)
- 科学(44746)
- 财(43617)
- 所(39517)
- 中心(35741)
- 研究所(35258)
- 江(34975)
- 财经(33570)
- 经济学(31296)
- 农(30527)
- 经(30275)
- 范(30265)
- 师范(30016)
- 北京(29514)
- 院(29383)
- 州(28270)
- 经济学院(27699)
- 业大(26415)
- 财经大学(24488)
- 基金
- 项目(137111)
- 科学(109814)
- 研究(107436)
- 基金(96797)
- 家(82865)
- 国家(82086)
- 社会(71154)
- 科学基金(71103)
- 社会科(67680)
- 社会科学(67668)
- 省(56279)
- 基金项目(50213)
- 教育(48270)
- 划(45684)
- 编号(43359)
- 自然(40500)
- 自然科(39574)
- 自然科学(39569)
- 自然科学基金(38883)
- 发(37012)
- 资助(36823)
- 成果(35735)
- 创(34359)
- 课题(31853)
- 重点(31303)
- 创新(31115)
- 发展(30832)
- 展(30302)
- 国家社会(29925)
- 部(29216)
- 期刊
- 济(127144)
- 经济(127144)
- 研究(74564)
- 中国(53397)
- 管理(35372)
- 财(32038)
- 农(30099)
- 教育(29956)
- 科学(27581)
- 学报(26698)
- 融(23733)
- 金融(23733)
- 技术(22236)
- 大学(21409)
- 经济研究(21194)
- 业经(20772)
- 农业(20697)
- 学学(19709)
- 财经(17333)
- 问题(15428)
- 经(15275)
- 技术经济(13586)
- 科技(12245)
- 贸(11670)
- 坛(11544)
- 论坛(11544)
- 世界(11438)
- 图书(11322)
- 商业(11160)
- 业(11093)
共检索到356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梦
数字经济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优势,以经济双向增长、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窄而不均、地区收入分配两极化现象突出、数字人才要素支撑力缺失等堵点存在,制约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此,面向“十四五”时期,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发挥“政府+产业”双轮驱动,助力经济“脱虚向实”;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数字技术底座”;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先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循序渐进”;厚植数字人才竞争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梦
数字经济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优势,以经济双向增长、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窄而不均、地区收入分配两极化现象突出、数字人才要素支撑力缺失等堵点存在,制约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此,面向“十四五”时期,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发挥“政府+产业”双轮驱动,助力经济“脱虚向实”;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数字技术底座”;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先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循序渐进”;厚植数字人才竞争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卫晓君 赵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聚焦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稳健、深入的数字经济推进路径,有助于中国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发现,中国数字贸易在政策、规模、新业态与内容服务方面均展现出良好潜力,但在国际市场、政策环境、基础保障与企业竞争力等领域仍面临突出短板。“十四五”时期,国家对数字贸易发展速度、出口结构、产业竞争与企业转型提出新要求。因此,应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贡献数字贸易规则“中国方案”;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贸易“独角兽”企业;加快数字技术与产业、贸易融合,培植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开展数字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数字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腾华 胡耀元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可从层次结构、空间结构、行为结构和监管结构对其进行优化,以此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结构 运行效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范周 侯雪彤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文化服务面临新发展形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迈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变得更加明确。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新内涵,探讨需要处理好的四大关系,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 “十四五”规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光平 曲海燕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时之策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业供需结构性失衡,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农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农业发展困境、提高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引导。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在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以量质并重攀升农业安全新高度、以深化改革构建农业发展新业态、以生态保护树立农业发展新风向、以精准匹配创造农业发展新特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 农业现代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凤羽 李洁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强化和完善直接税体系有助于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缩小贫富差距,以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而间接税体系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结合当今各国税收格局演变形势,我国"十四五"时期的税制结构优化,应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宏观调控目标相呼应、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融合。
关键词:
税制结构 经济高质量发展 直接税 间接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高明杰 刘洋
[目的]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提升主导迈进的转型期,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40多年发展成绩斐然,高质量发展也是其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辨析,并从生产、技术、比较收益、空间格局、消费、供求和贸易这7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结果]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机械化需求增加、产业链不完整和消费潜力增大这7个方面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的目标导向,提出实施以技术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论]应从科学谋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探索建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畅通马铃薯生产端与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关键词:
马铃薯 高质量发展 推进路径 “十四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高明杰 刘洋
[目的]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提升主导迈进的转型期,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40多年发展成绩斐然,高质量发展也是其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辨析,并从生产、技术、比较收益、空间格局、消费、供求和贸易这7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结果]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机械化需求增加、产业链不完整和消费潜力增大这7个方面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的目标导向,提出实施以技术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论]应从科学谋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探索建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畅通马铃薯生产端与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关键词:
马铃薯 高质量发展 推进路径 “十四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丁颖哲 宋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服务生态。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创业服务领域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创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布局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业服务业作为创业行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载体,也是创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支持力量。新时期创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创业服务评价体系、提升创业服务动态创新能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结构、改善创业服务制度环境。这也是实现创新与赶超、储备创新空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丁颖哲 宋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服务生态。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创业服务领域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创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布局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业服务业作为创业行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载体,也是创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支持力量。新时期创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创业服务评价体系、提升创业服务动态创新能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结构、改善创业服务制度环境。这也是实现创新与赶超、储备创新空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丁颖哲 宋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服务生态。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创业服务领域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创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布局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业服务业作为创业行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载体,也是创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支持力量。新时期创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创业服务评价体系、提升创业服务动态创新能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结构、改善创业服务制度环境。这也是实现创新与赶超、储备创新空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楷卉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当前,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新基建稳步推进,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夯实了基础。但也要看到,数字鸿沟较大、“护城河”技术短板、寡头平台垄断等现实梗阻犹存,制约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为此,应从布局“数字基建”共建共投机制、构建“卡脖子”技术攻关机制、建立“一揽子”政策引导机制、谋划“反垄断”监管治理机制着手,以促进“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何德旭 赵瑾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规划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外贸综合竞争力、打造贸易发展新动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也存在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国外中间产品、技术和服务过度依赖,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未得到有效发挥,改革开放步伐滞后于新业态发展,贸易数字化潜力亟待释放,贸易安全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贸易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待加强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推进中国贸易高质量发展,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开放,发展高新技术、高附加价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绿色贸易,推动可持续发展;完善国家贸易安全体系;加快推进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课题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阶段,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性机遇。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全新产业生态、重要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模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要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并制定重大专项规划,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类推进"的发展格局。推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要构建良好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强化应用牵引,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际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