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3)
2023(13493)
2022(10896)
2021(9925)
2020(8109)
2019(17875)
2018(17495)
2017(33655)
2016(17825)
2015(19909)
2014(19745)
2013(19709)
2012(18513)
2011(16597)
2010(17285)
2009(16140)
2008(16240)
2007(15123)
2006(13867)
2005(12863)
作者
(51465)
(43373)
(42850)
(40113)
(27340)
(20649)
(19324)
(16789)
(16399)
(15565)
(14669)
(14339)
(13868)
(13824)
(13462)
(12975)
(12696)
(12436)
(12383)
(12351)
(10845)
(10832)
(10512)
(10056)
(9885)
(9716)
(9575)
(9507)
(8716)
(8622)
学科
(89716)
经济(89608)
(86489)
(68432)
企业(68432)
管理(60442)
(47016)
业经(32937)
农业(31700)
方法(28602)
中国(26672)
(23917)
地方(23818)
数学(20189)
数学方法(20097)
技术(19745)
(18381)
(16748)
财务(16729)
财务管理(16707)
(15888)
企业财务(15773)
(15386)
(15186)
贸易(15168)
(14831)
(14676)
产业(14343)
(14275)
(13838)
机构
学院(266116)
大学(255283)
(120823)
经济(118696)
管理(106660)
研究(90709)
理学(90445)
理学院(89573)
管理学(88653)
管理学院(88148)
中国(72252)
(55539)
(54094)
(53544)
科学(50676)
(45256)
(43938)
农业(41813)
中心(41757)
财经(41267)
研究所(40169)
业大(40156)
(37214)
经济学(35264)
(34351)
北京(34221)
(33423)
师范(33182)
经济管理(31807)
(31800)
基金
项目(166991)
科学(134026)
研究(130124)
基金(120163)
(102650)
国家(101290)
科学基金(88164)
社会(86502)
社会科(81816)
社会科学(81793)
(69123)
基金项目(63699)
教育(56085)
(54514)
编号(53906)
自然(52055)
自然科(50806)
自然科学(50794)
自然科学基金(49952)
资助(46342)
(43639)
成果(42233)
(38635)
(38450)
重点(36832)
课题(36770)
发展(36618)
(36612)
(36013)
国家社会(35700)
期刊
(153810)
经济(153810)
研究(82059)
中国(60742)
(59483)
管理(43254)
(42487)
农业(40097)
科学(36268)
学报(34027)
业经(32545)
(29499)
金融(29499)
大学(27801)
教育(26581)
学学(26487)
技术(25819)
经济研究(21972)
(20987)
问题(20634)
财经(20541)
(18006)
技术经济(16442)
世界(15999)
农村(15027)
(15027)
农业经济(14912)
商业(14457)
经济问题(14356)
现代(14121)
共检索到425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黎  蒋和平  蒋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时期,各地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已经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联农带农机制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园区建设考核与验收标准脱离实际等。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分类,提高产业园"四大能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加强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做好"四个示范"推动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着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及更长时期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中国与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务实性进展,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不仅凝聚了各国共识,多渠道开展政策与设计思路的沟通,还拓展了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人员往来、文明互鉴。当然,也存在企业投资服务体系不完善、商业金融机构服务跟进不及时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之处。因此,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新发展阶段对开放型经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应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增强政策与管理、规则与标准的互认互通;完整、全面、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格局为基础实现"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求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周边及中东欧地区作为合作重心,布局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推动规则、管理、标准建设,加强创新合作,力争在国际经济治理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加强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增强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对外辐射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琴  罗其友  
[目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探索农业农村发展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方法]基于6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调研,综合性解读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内涵,系统总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效,深入剖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存在着主导产业选择非粮化同质化倾向明显、一、二、三产业融合有待深化、农民参与度偏低、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单一等问题。[结论]需要优化主导产业选择、深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丰富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监测评价,以更好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子萱  李国景  罗其友  
[目的]以农为本,完善并创新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模式,带动农民持续增收是规划和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根本宗旨。因此,探讨明晰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和区域差异,对制定产业园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在探讨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机制基础上,结合数据可得性,从就业效应、增收效应和组织效应3个维度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指标体系, 利用加权TOPSIS分析方法生成表征联农带农效应水平的综合指数,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对区域农业增长、农户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在0.03~0.53之间,总体偏低。(2)联农带农综合水平前10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就业和增收带动贡献突出。联农带农效应平均水平为0.430 1,在带动农户就业人数、农户增收水平,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数量上高于其他产业园及全国平均水平。(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水平地区差距较大。其中,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黑龙江省和广东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果相对较好,华南区、东北区、西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水平总体较高。[结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农带农效应的地域差异大,与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运行机制与政策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紧密相关;未来发展要因地制宜,精准设计推进路线与机制,一园一业,一园一策;不断创新完善园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全面提升功能,进一步释放联农带农潜力,拓展增收渠道,持续增加农户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慧   杜小强   单金   闻人羽芳  
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现代农业产业园自2017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已在多地得以落实。在现代农业产业园蓬勃发展的同时,部分问题也在创建过程中相继暴露。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产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现代农业产业园从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加强创业创新能力、深化国内外合作机制、落实一站式服务体系、坚持绿色生产生活等五大方面入手,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海燕  严铠  刘仲妮  马峥  唐衡  
[目的]产业融合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点所在,对园区产业融合发展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明晰其产业融合发展的整体水平,并有利于了解园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效与主要短板。[方法]根据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的形式及其产生的作用,结合文献与调研资料,本文从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本身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效益两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农业产业融合综合发展指数法测算北京8家园区的产业融合指数和综合效益指数,从两方面观测园区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1)经过三年的发展,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整体上基本实现产业融合发展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但产业融合深度不足和社会、生态效益偏低。(2)园区农业产业链延伸达到基本实现融合发展水平,但农业多功能拓展、技术渗透发展两方面水平相对偏低,主要是休闲农业拓展、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农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等发展不足影响其融合深度。(3)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益水平较高,但社会、生态两方面效益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组织化水平、绿色发展、就业促进等作用发挥不足影响其综合效益水平。[结论]基于北京区域特殊性,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推动作用是未来北京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产业融合深度和综合效益水平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泉红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市场经济作为有机统一的体系加以治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石。把握新时代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现代市场体系的"高标准"主要体现在"三化三性"的基本特征,即法治化、信息化、国际化及系统性、高效性、创新性。当前,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够完善,距离"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客体发育不成熟、准入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运行秩序不够规范等诸多方面。究其根源,在于产权、信用、市场监管、行政性垄断、财税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仍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束缚。"十四五"时期应重点提升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系统性、创新性及运行效率,着力夯实产权制度、社会信用、市场监管、竞争政策、财税体制等关键性的制度基石,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确保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群   陈学渊   韩晓静   零丽斯   李善伟  
[目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产业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华北平原作为重要的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区,是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度集聚区。探讨华北平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发展特征及效率水平,总结其建设经验,对我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区域协调优化和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华北平原51家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园区空间特征;通过赫芬达尔指数分析园区产业集聚度;采用DEA-SBM方法对园区投入产出进行效率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方面,华北平原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空间分布呈现“北(偏西)—南(偏东)”的方向特征,并且呈现集聚带状分布特征,主要分布贯穿在京津、鲁苏区域;(2)产业发展方面,华北平原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以畜牧、粮食、水果、蔬菜为主,且具有典型的寡占型特征;(3)投入产出方面,华北平原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呈现整体向好态势,规模效率是制约园区运行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结论]强化集聚区辐射功能,推动园区产业联动发展;完善全产业链环节,提升园区增值增效空间;优化园区要素供给,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光平  曲海燕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时之策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业供需结构性失衡,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农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农业发展困境、提高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引导。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在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以量质并重攀升农业安全新高度、以深化改革构建农业发展新业态、以生态保护树立农业发展新风向、以精准匹配创造农业发展新特色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娄俊杰  
自从建园以后,园区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高速度的原则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园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进场建设等工作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当前阶段,需要根据初步建设的农业产业园框架来加快农业产业园发展脚步,将产业效果体现出来,整合各项资源,健全生产配套设施,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奠定基础。在本篇文章中,详细探究了采取何种方式高效率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山西省生产力学会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以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农业提档升级为主线,以推动生产力创新驱动为突破点,会同原山西省农业厅(现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和相关市县区联合开展"桦桂杯"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课题研究,并组织了征文活动。学会会长李雁红领题、带队,理事、常务理事积极参与,组织和动员专家、学者深入太原市的阳曲县和清徐县,长治市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金书秦  牛坤玉  韩冬梅  
随着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基于对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要素的界定,提出农业绿色发展的三个阶段:去污,即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提质,实现产地绿色化和产品优质化;增效,绿色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近年来,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政策分散、数据基础不牢、农业补贴制度改革进展缓慢、行政执法"一刀切"等问题。"十四五"时期,应以绿色发展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效;注重摸清家底,摒弃部分无数据支撑的量化目标;加强对执法和行政的督察巡查,对政策执行过失加大问责力度;不断深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向绿色生态方向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苏玉同   宋洪远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何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一直是推动数字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文章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主体的角度出发,详细探讨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引导传统水稻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产业园的转型实践活动拥有不同于一般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化转型思维,产业园以类似“领导者+服务者”的双重身份,通过深入洞察传统水稻生产方式痛点问题,依靠制度嵌入、技术嵌入、关系嵌入的方式为传统水稻生产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详细指导与服务保障,并基于“需求-响应-实现”逻辑形成引导农业劳作形式与农业生产主体数字化的转型机制,成为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主体。因此,为推进农业生产模式数字化转型工作,相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注重确立长期转型计划,对数字生产模式做出前瞻性认知并提供相应服务,为数字农业生产技术能够在乡野普及落地提供制度保障,形成一批成熟可推广的数字农业生产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海燕  朱梦瑶  马峥  李霖  唐衡  
[目的]国家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集聚发展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园区集聚效应进行评价,找出制约园区集聚效应发挥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可以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8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研究对象,从要素集聚、产业链集聚、功能集聚以及带动集聚4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对产业园集聚效应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影响产业园集聚效应的障碍因素。[结果](1)从产业园集聚效应来看,各园区要素集聚方面发展相对协调、产业链集聚上存在差距、功能集聚差距较大、带动效果上呈现两极分化。(2)对集聚效应产生最显著的制约因素是产业链集聚效应,其次为功能集聚和带动集聚,要素集聚对其发展的障碍程度不高。(3)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较低对产业园产业链集聚效应的影响最大,产业园总产值不高以及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不足对产业园功能集聚效应影响较大,园区内合作社数量不足影响产业园带动集聚效应的发挥。[结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集聚发展体系以及以绿色发展、科技应用和品牌建设为抓手,加强园区多功能建设,提升产业园本土市场竞争力是当前产业园发挥集聚效应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筱  黄业德  史成东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产业走上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道路。因此,文章在农产品物流的管理过程,运用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互联网,把供应、生产、商业和物流等其他形式的一体化作为研究对象,从智慧物流的角度将农资、技术供应、生产、加工、流通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紧密合作构建潍坊现代农业产业园供应链一体化智慧物流发展模式。以智慧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为中心通过开放平台和服务门户把政府、现代农业产业园、物流港、消费者等建立一体化供应链联盟,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的服务功能、提高农业效率与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以专业化物流增值服务提升农产品价值、智慧物流系统的导入提升农产品安全和经营水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