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27)
2023(5551)
2022(4662)
2021(4442)
2020(3465)
2019(7500)
2018(7372)
2017(14176)
2016(7559)
2015(8262)
2014(8152)
2013(8459)
2012(7955)
2011(7476)
2010(7664)
2009(7078)
2008(6776)
2007(6425)
2006(5910)
2005(5336)
作者
(21493)
(18780)
(18251)
(17354)
(11153)
(8907)
(8138)
(7227)
(6950)
(6443)
(6351)
(5998)
(5733)
(5679)
(5540)
(5462)
(5444)
(5410)
(5139)
(5106)
(4622)
(4582)
(4509)
(4452)
(4324)
(4184)
(4173)
(3893)
(3789)
(3761)
学科
(48232)
(38046)
经济(38012)
农业(32166)
(28420)
业经(15321)
管理(12702)
农业经济(12309)
中国(9859)
地方(9729)
方法(9686)
(9467)
(9373)
农村(9354)
数学(8617)
数学方法(8577)
(8427)
发展(8312)
(8311)
收入(7530)
(7398)
企业(7398)
土地(7243)
建设(7073)
(7061)
贸易(7056)
(6871)
(6824)
及其(6721)
(6687)
机构
学院(111132)
大学(103372)
(52268)
经济(51406)
(43153)
管理(42601)
研究(41627)
理学(36777)
理学院(36423)
管理学(35965)
管理学院(35779)
中国(34327)
农业(32329)
业大(24091)
科学(23498)
(21311)
(21125)
中心(20423)
(19833)
农业大学(19490)
研究所(18989)
(17607)
经济管理(15780)
(15517)
(15396)
(15017)
财经(15009)
(14658)
师范(14572)
科学院(14309)
基金
项目(71486)
科学(56479)
研究(56424)
基金(51342)
(44190)
国家(43646)
社会(37258)
科学基金(37034)
社会科(34748)
社会科学(34741)
(29579)
基金项目(27584)
(26720)
编号(25213)
教育(23026)
(22741)
自然(21372)
自然科(20861)
自然科学(20858)
自然科学基金(20482)
成果(19336)
资助(19019)
(17719)
(16247)
课题(15864)
国家社会(15375)
重点(15272)
(14983)
发展(14956)
(14784)
期刊
(71631)
经济(71631)
(52216)
农业(35601)
研究(32692)
中国(26511)
业经(20276)
科学(17113)
学报(16923)
(15572)
(15259)
金融(15259)
农业经济(14412)
大学(14258)
学学(13831)
农村(13752)
(13752)
(12008)
管理(11151)
问题(10005)
经济研究(9311)
世界(9229)
农村经济(9129)
(8603)
经济问题(8077)
教育(8056)
技术(7927)
社会(7893)
社会科(7356)
社会科学(7356)
共检索到178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玲红  魏国学  
促进农村消费是拉动内需、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村消费增长潜力巨大,发展农村消费战略意义重大。与此同时,也面临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压力较大、主力消费群体规模缩小、消费供给能力建设滞后、消费政策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加以纠正,以便有力地提振农村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彭超  刘合光  
当前是"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的重要时期,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五期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上,则事关消费、技术、业态、成本、要素、制度、供需、基建、生态、民生等多个方面。未来应把握政策改革的方向,在顶层设计上转向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支持更多地向农村发展倾斜,实现财政支农资金集约化和市场化使用,坚持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并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加依靠信息化技术促进政策落地,科学制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胥  龙燕妮  毛中根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居民消费经历了高速增长过程。"十四五"时期作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居民消费会出现一些新变化。结合消费发展规律、消费发展态势和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将呈现增速趋稳、结构智能化、环境虚拟化、方式绿色化透明化便捷化等特点,新兴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旅游消费、健康养老消费、教育培训消费成为重点消费领域。处理好消费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转型、推动好重点消费领域提质增效发展、适应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要求,是"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的关键要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给端、需求侧和均衡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何曼青  张壹岚  曹靓宁  
"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在利用外资、服务贸易、服务业对外投资方面取得了系列成就,但也存在利用外资结构失衡、服务贸易逆差较大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引致的全球经济发展低迷、贸易减缓、金融风险加大、数字与经济安全等挑战,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力、"一带一路"为服务发展提供了新平台、服务业成为我国产业开放的优势等机遇,扩大服务业开放空间,持续优化国际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优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结构,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秀  周少燕  
在新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新消费既是促进"双循环"供求系统深度融合的核心引擎,亦是扩大就业容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加码,有力促进了平台消费、绿色消费以及共享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快速发展,但受到监管体制建设相对滞后、优质产品供给不充分及基础设施薄弱等诸多因素制约,新消费潜能尚未得到全面释放。有鉴于此,我国应打造居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培育壮大新消费群体;增强新消费供需适配性,促进新消费提质扩容;构建多元监管治理体系,加快打造智慧监管新机制;持续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建立"智能+"新消费生态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其规划制定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新中国70年的持续发展、40多年的农村改革经验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有序推进,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农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中国将进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向富裕社会迈进的"后小康"时代,国家"三农"工作的重点将逐步由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在"十四五"时期,立足"两个阶段"发展目标,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全面小康质量、为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开好局将成为核心主题。围绕这一核心主题,中国农村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五个重大问题,即建设高水平的农村全面小康、夯实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的基础、实现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型、破解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难题以及推动农村改革由试点走向全面推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潇  何明洋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明显放缓,收支矛盾有所加剧。"十四五"时期,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减速将成为制约财政收支增长的主要因素。同时,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等也将对财政运行持续施压,加之财税制度性、政策性因素影响,财政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将加快暴露。对此,需要进一步发挥好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毅  张青  
我国有7.45亿农民,农民消费水平低,消费能力不强,消费增长乏力,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扩大农村消费,已经成为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笔者就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开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繁荣农村社会经济、提高农民消费水平提出了自己的总体思路和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玉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农民收入、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1978年~2007年,按不变价格计算,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消费水平分别增长6.3倍、4.3倍。但是,同期GDP实际增长14倍,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没有同步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迈上新征程,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将发生阶段性变化,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国际经济变数增多,我国参与全球分工面临的挑战增大;二是突破国内需求规模瓶颈,产业结构呈高度化发展趋势;三是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产业链呈高级化发展趋势;四是新科技革命叠加渗透,产业数字化变革趋势加速;五是资源环境顶板效应凸显,产业绿色化转型趋势明显。步入新阶段,产业结构、模式和动力面临重大变革,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时代主基调,亟待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峰  张辉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受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带动,以及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线加密、免退税业务落地、中外系列旅游年活动举办等因素的积极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拓远  张云华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短板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体系呈现"一个延续、两个共识、三个转变"的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预期寿命和总和生育率的"一增一减"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养老人才队伍匮乏制约了高质量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科学编制村庄人口老龄化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打造高质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工作队伍,营造农村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监测考核机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妥艳媜  陈晔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和承上启下阶段,对于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5年来,我国旅游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民幸福感、旅游扶贫、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将着眼于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面向"十四五"时期,国内旅游消费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旸  
"十四五"时期中国的潜在增长率根据笔者和蔡昉对潜在增长率的估算方法,将短期需求因素剔除,仅考虑随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的供给侧要素变化,在不同总和生育率假设下,我们给出了中国未来潜在增长率估计结果(见表1)。不同的总和生育率(TFR)将影响未来"分岁组"上的出生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根据目前人口学界的研究共识,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在1.6左右,即使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