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59)
2023(8138)
2022(6639)
2021(6321)
2020(5212)
2019(11844)
2018(12051)
2017(23204)
2016(12947)
2015(15285)
2014(15466)
2013(15146)
2012(14615)
2011(13499)
2010(13870)
2009(13071)
2008(13049)
2007(12525)
2006(11437)
2005(10423)
作者
(41814)
(34441)
(34218)
(32546)
(21781)
(16449)
(15688)
(13342)
(13254)
(12763)
(11723)
(11582)
(11432)
(11174)
(11144)
(10769)
(10183)
(10149)
(10045)
(9986)
(8873)
(8733)
(8673)
(8076)
(7959)
(7871)
(7851)
(7597)
(7269)
(7021)
学科
(50728)
经济(50666)
管理(34477)
(29964)
(22819)
企业(22819)
中国(19636)
方法(19578)
数学(16894)
数学方法(16746)
(16629)
(15129)
(13319)
(12301)
(11820)
银行(11780)
(11422)
业经(11235)
(10953)
金融(10946)
(10789)
(10342)
贸易(10333)
地方(10192)
(10020)
农业(9970)
理论(9004)
教育(8561)
(8119)
(7869)
机构
大学(193742)
学院(192509)
(76944)
经济(75014)
研究(73613)
管理(65044)
中国(58251)
理学(53052)
理学院(52400)
管理学(51440)
管理学院(51094)
科学(44437)
(44259)
(40812)
(39564)
(38320)
研究所(35154)
中心(32484)
(32226)
财经(30427)
农业(30354)
业大(29254)
北京(29014)
(27437)
(26856)
(25539)
(25536)
师范(25146)
(24146)
经济学(23685)
基金
项目(114298)
科学(86565)
研究(84268)
基金(78730)
(70550)
国家(69929)
科学基金(56273)
社会(49739)
社会科(46760)
社会科学(46743)
(44935)
基金项目(40110)
教育(39534)
(38851)
自然(35913)
编号(35628)
自然科(34966)
自然科学(34946)
自然科学基金(34302)
资助(33819)
成果(31428)
课题(26976)
重点(26542)
(25463)
(25221)
(22830)
(21765)
科研(21667)
(21557)
创新(21479)
期刊
(96862)
经济(96862)
研究(65702)
中国(48518)
(35793)
学报(35340)
(30809)
科学(29673)
教育(28334)
管理(27562)
大学(26256)
(24414)
金融(24414)
学学(24281)
农业(23960)
技术(17709)
财经(16351)
业经(16079)
经济研究(15629)
(14159)
问题(13245)
(12029)
(11675)
图书(11540)
国际(10549)
理论(10475)
(9646)
实践(9322)
(9322)
(9127)
共检索到323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泉红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市场经济作为有机统一的体系加以治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重要基石。把握新时代世情、国情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现代市场体系的"高标准"主要体现在"三化三性"的基本特征,即法治化、信息化、国际化及系统性、高效性、创新性。当前,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不够完善,距离"高标准"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市场主体活力不足、客体发育不成熟、准入和竞争机制不完善、运行秩序不够规范等诸多方面。究其根源,在于产权、信用、市场监管、行政性垄断、财税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仍有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束缚。"十四五"时期应重点提升我国现代市场体系的系统性、创新性及运行效率,着力夯实产权制度、社会信用、市场监管、竞争政策、财税体制等关键性的制度基石,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确保实现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我国住房市场体系建设在"十三五"时期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若干问题。"十四五"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完善我国住房市场体系要从需求、供给、金融、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推进稳增长与管理调控,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二是因城施策及时增加土地供应,多措并举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三是控制居民部门杠杆率升速,严格管控房贷利率过快上浮;四是着力缩小收入差距,稳妥推进房产税改革,完善制度建设促进REITs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西娟  师博  杨建飞  
依据"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完善现代产业体系面临产业发展新型化程度不高、产业竞争力短板突出、产业要素协同发展不畅、产业基础能力不足等约束因素。结合"十四五"时期国内国际大环境,应紧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机遇,发挥数字经济的融合作用,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竞争力;促进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机制;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创新发展高度;深化对外开放,优化参与国际产业竞争战略。依托数字经济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黎  蒋和平  蒋辉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时期,各地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已经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联农带农机制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园区建设考核与验收标准脱离实际等。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分类,提高产业园"四大能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加强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做好"四个示范"推动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着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思若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推动下,传统物流业正在向现代物流快速转型,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是必然趋势。现代物流业是以现代运输业为重点,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制造业和流通业为基础,集系统化、信息化、仓储现代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十四五"期间,将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志雄  王瑜  
立足于中国"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乡村基层治理需适应全面脱贫后的减贫治理新要求,及时形成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治理支撑。伴随减贫目标和任务的变化,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在支撑常态化减贫方面存在短板制约,集中表现为脱贫地区的乡村治理资源匮乏、组织力量薄弱、公共资源瞄准偏差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对常态化减贫和乡村振兴的治理承载力,实现乡村基层由"代理"向主体性"治理"的跃迁,应激活内源性的多种治理资源,提升乡村资源与国家资源下乡的合力;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组织融合优化组织效能;善用信息化治理手段,克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治理资源耗散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抚生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旅游价格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在制度保障、智慧监管、信用支撑、门票降价以及重点专项整治方面有突出亮点。"十四五"时期,我国旅游价格监管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处理好市场监管与产业引导、执法硬约束与信用软约束、线下监管与线上监管、行业监管与部门协调、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等关键问题。本文对我国旅游价格监管的亮点、面临形势、要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并提出"十四五"时期完善我国旅游价格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准确把握多种关系,如教育结构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系、新发展格局与教育体系的关系、教育体系建设与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系、传统教育结构与新兴教育结构的关系,以回应时代要求,满足发展需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拓远  张云华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突出短板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体系呈现"一个延续、两个共识、三个转变"的特征。在新发展格局下,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预期寿命和总和生育率的"一增一减"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区域差异,养老人才队伍匮乏制约了高质量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科学编制村庄人口老龄化发展规划,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养老产业的发展,打造高质量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提升农村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建立农村养老服务工作队伍,营造农村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完善农村人口老龄化监测考核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裴长洪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期间及更长时期的重要内容,也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中国与各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务实性进展,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不仅凝聚了各国共识,多渠道开展政策与设计思路的沟通,还拓展了区域次区域合作,促进了民心相通、人员往来、文明互鉴。当然,也存在企业投资服务体系不完善、商业金融机构服务跟进不及时等有待进一步加强之处。因此,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结合新发展阶段对开放型经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应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增强政策与管理、规则与标准的互认互通;完整、全面、准确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发展格局为基础实现"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立足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需求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周边及中东欧地区作为合作重心,布局自主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推动规则、管理、标准建设,加强创新合作,力争在国际经济治理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加强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增强西部开放型经济的对外辐射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武彰纯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方式,明晰了现代产业战略性升级方向。在推动现代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财税政策安排能发挥资源要素配置职能,引导产业间形成良性配置,为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带来积极效应。在此宏观背景下,本文从财政与税收两个角度重新审视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现状,并分析“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面临的挑战。据此,从要素链、流程链、产业链与价值链四维传导路径出发,构建“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支持现代产业的创新驱动体系,以期推动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东旻  李静  
"十四五"时期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战略期。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新市场财政学的"市场平台观"、"政府参与观"和"市场规则观"等,为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在多元化、网络状的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企业和高校等不同创新主体依托市场平台开展互动,最终满足"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社会共同需要。财政在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基础保障,促进新型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衔接,主要发挥动机激励、引导协调、杠杆撬动、风险兜底等作用。"十四五"时期,财政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应从如下方面着手:立足于科研活动主体,完善财政对科技人才第一创新资源的激励机制;完善财政科技资源配置的统筹协调机制,发挥好中央与地方引导科技发展的积极性;集中优势创新资源,充分发挥财政科技引导基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构建差异化、普惠性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合理分担重大创新活动可能引致的公共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祝合良  
与之前的发展格局相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在发展的重点、发展的关键、发展的基础、发展的本质和发展的理念上都有了新变化。更加注重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更加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更加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更加强调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为此,要求现代流通体系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市场的主导性作用、关键性作用和稳定性作用,加强流通创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应当以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数字化、国际化、品牌化为导向,加强现代流通运行体系建设;以前瞻性、战略性为导向,加强现代流通保障体系建设;以法治化、规范化为导向,加强现代流通规制体系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丽燕  
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在需求对接、标准制式、要素投入、配套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十四五"时期,应在把握好国家统筹与地方建设、军事需求与政府落实、投资建设与运营维护、国防功能与经济效益等关系的基础上,做好规划衔接,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参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兴旺  张利庠  
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引领带动下,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进入对接提升的关键阶段。但伴随经济发展的深入,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发展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市场改革。经过长期调研,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并尝试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