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39)
- 2023(14027)
- 2022(12275)
- 2021(11625)
- 2020(9664)
- 2019(22031)
- 2018(22074)
- 2017(41551)
- 2016(23133)
- 2015(26112)
- 2014(26275)
- 2013(25705)
- 2012(23815)
- 2011(21367)
- 2010(21288)
- 2009(19221)
- 2008(18410)
- 2007(16062)
- 2006(14041)
- 2005(12131)
- 学科
- 济(89215)
- 经济(89118)
- 管理(62569)
- 业(57150)
- 企(45946)
- 企业(45946)
- 方法(37206)
- 数学(31980)
- 数学方法(31603)
- 农(26385)
- 地方(25807)
- 中国(24247)
- 学(21607)
- 财(20645)
- 业经(19906)
- 农业(17951)
- 制(16494)
- 理论(15568)
- 和(14771)
- 技术(14622)
- 环境(14622)
- 贸(13910)
- 贸易(13902)
- 地方经济(13351)
- 易(13346)
- 银(13123)
- 融(13080)
- 金融(13071)
- 银行(13068)
- 教育(13024)
- 机构
- 大学(316549)
- 学院(316349)
- 管理(123548)
- 济(116620)
- 经济(113669)
- 研究(110240)
- 理学(106706)
- 理学院(105382)
- 管理学(103489)
- 管理学院(102919)
- 中国(80122)
- 科学(72895)
- 京(69024)
- 农(57207)
- 所(56430)
- 财(53015)
- 研究所(51889)
- 业大(51100)
- 江(50687)
- 中心(50188)
- 范(45279)
- 师范(44806)
- 农业(44788)
- 北京(42954)
- 财经(42025)
- 院(41008)
- 州(39150)
- 经(38056)
- 技术(36579)
- 师范大学(36278)
- 基金
- 项目(224413)
- 科学(174504)
- 研究(164328)
- 基金(158567)
- 家(139550)
- 国家(138355)
- 科学基金(117020)
- 社会(99480)
- 社会科(93855)
- 社会科学(93827)
- 省(91134)
- 基金项目(85476)
- 自然(77196)
- 划(76077)
- 自然科(75246)
- 自然科学(75222)
- 教育(74796)
- 自然科学基金(73798)
- 编号(68741)
- 资助(64060)
- 成果(55768)
- 重点(50686)
- 发(49070)
- 课题(48143)
- 部(48020)
- 创(46486)
- 创新(43388)
- 科研(42635)
- 计划(41480)
- 项目编号(41278)
- 期刊
- 济(131342)
- 经济(131342)
- 研究(91129)
- 中国(65994)
- 学报(54789)
- 农(51663)
- 科学(49345)
- 管理(43739)
- 教育(41382)
- 大学(40035)
- 财(39539)
- 学学(37370)
- 农业(35790)
- 技术(28247)
- 融(24822)
- 金融(24822)
- 业经(22542)
- 图书(19266)
- 经济研究(19095)
- 财经(19025)
- 业(18293)
- 科技(17908)
- 问题(17043)
- 资源(16937)
- 经(16152)
- 版(15800)
- 理论(15154)
- 技术经济(14325)
- 坛(14180)
- 论坛(14180)
共检索到466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扬 龚美娟 杨艳红 商丽媛
区域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和支撑力量。借鉴现有研究成果,从狭义和广义角度对科技基础设施的内涵进行辨析,提出狭义投入角度和广义功能角度的区域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框架;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典型代表江苏省为例,基于广义角度分析江苏省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现状,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十四五"时期江苏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建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丽燕
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是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在需求对接、标准制式、要素投入、配套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十四五"时期,应在把握好国家统筹与地方建设、军事需求与政府落实、投资建设与运营维护、国防功能与经济效益等关系的基础上,做好规划衔接,明确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建设,鼓励社会参与。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国防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柯苇
以法治理念和方法调整科技法律关系是科技立法的核心,科技立法内含科技事务发展性特征和法治安定性追求之间的逻辑张力。中国科技立法属于后发集中型立法模式,带有较强的宣誓性、回应性、引导性和底线把控性历史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立法体系化和法治化成就显著,也存在局部供需失衡和理念单一的问题。“十四五”时期中国科技立法应从体系完善的传统理念转向兼顾体系逻辑和效能提升的综合进路,同时兼顾科技政策开放性和科技立法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应以修改《科普法》等科技核心立法为手段,巩固科技法治的正确历史选择、培育科技创新社会意识和科技法治文化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李璐璐 王晨
本文回顾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本文设计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总体框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目标是获得一个具有可比性、敏感性、综合性等特点的综合指数;在评价思路,以“活动—压力—反应—绩效”为分析框架,描述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并以此为依据选择确定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指标标准化方法等进行探讨。根据本文设计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框架与思路,对江苏省循环经济进行了描述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程度在逐步提高,并且江苏省的循环经济发展经有明显的阶段性;对分项指...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方法 实证研究 江苏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鹰 刘小强 张秋义 付强
当前,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推动国家公共服务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构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状况,论述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的构建目标、构建原则、构建视角及层次结构;通过视角分析法,在我国现有地理空间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依据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的标准实际需求构建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层级结构及类目界定,阐述其与现有测绘及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时空信息产业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时空信息基础设施 时空基准 标准体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十四五"时期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的价格政策研究》课题组 吴爱琴 周卫国 华文 高华 张超 金娜 孙志彬 陈志松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跨越发展关口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利益分配最灵敏、最有效的杠杆,在服务江苏高质量发展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研究价格工作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出发,紧扣江苏省情,深入分析价格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研究提出了"十四五"时期价格政策的目标、方向、实施路径和创新举措,并对民生关切的教育、资源、环境、交通、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价格政策做了具体阐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顾忠泽 刘宏 赵超 陆莹
医疗器械产业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支撑。国内外医疗器械产业长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江苏作为医疗器械产业大省,呈现出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实力持续增强、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等特点,但仍存在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本土头部企业缺乏、高附加值产品较少、配套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基于"十四五"时期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提出江苏应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医用机器人、植介入医疗器械、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智慧医疗等方向,以及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本土头部企业培育、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建设创新服务平台等建议。
关键词:
医疗器械产业 黄金发展期 发展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忆宁 师旭辉
合理评估城市住房发展潜力,对于因地制宜制订住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从区域城市影响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住房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江苏省各城市的住房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住房发展潜力差异较大,可分为三类。基于研究结果,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提出因城施策的住房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针对生态文明动态化、区域性的特点与基本内涵,尝试建立省域范围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综合评价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文章指出2000—2007年间江苏省与全国的建设程度差异,同时总结2007年度江苏省13个地市的发展阶段差异。鉴于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完善生态设施、健全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及增强生态意识等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绩效评价 江苏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忆宁 师旭辉
合理评估城市住房发展潜力,对于因地制宜制订住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从区域城市影响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住房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评价体系对江苏省各城市的住房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住房发展潜力差异较大,可分为三类。基于研究结果,对"十三五"期间江苏省提出因城施策的住房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褚保金 莫媛
本文基于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四个方面15个指标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取因子分析方法测算出1994—2009年江苏省39个县(市)在银行规模总量、银行组织结构、资金配置效率、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金融可获性等五个层面的因子得分,具体评析了江苏省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并提出了完善农村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建军 刘小弟 刘思峰
从政策和法律环境方面研究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指出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具备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从信用立法、社会信用氛围营造、信用体系建设的市场化运作等方面为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政策法律环境 SWOT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永兵
"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价值定位。对于专业课程而言,其具有基础性的反思功能;作为一"类"课程,是高职院校系统教育的根基;其追求超越实用的终极价值,乃是为了培育整全的人。"基础课程"应以主题思想、问题意识和实践品格为中心,进行"核心课程化"的体系架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基础课程 价值定位 体系架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宏玲 崔东旭 王林申 张惠茹
基础设施评价是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现有文献对区域性基础设施评价相对薄弱的事实,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的基础上,对区域性基础设施评价的对象、视角、指标体系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区域性基础设施是影响和作用范围超出单个城市、具有基础作用的设施,包括交通、能源、信息、水利、防灾5个子系统。从发展水平、空间协调、系统协调3个视角对区域性基础设施进行评价,并按照"目标层-指标层"2个层级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垚 陈晓
规划评估是确保区域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实施结果评估是区域规划实施评估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环,对区域规划的有效推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相关研究却极为不足。从区域规划的特征对结果评估的影响出发,试图以完成规划战略意图作为实施结果评估标准为切入点,以《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为例,构建区域规划实施结果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规划在引导产业定位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减小了区域内部差异,总体实施结果良好。但在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方面却作用较弱,较弱的规划协调利益冲突能力以及实施保障机制是影响规划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最后,分析了结果评估的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