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10)
2023(9041)
2022(7620)
2021(7344)
2020(5731)
2019(13110)
2018(12508)
2017(23956)
2016(12925)
2015(14466)
2014(14153)
2013(14053)
2012(13346)
2011(12540)
2010(12546)
2009(11508)
2008(11316)
2007(9961)
2006(9098)
2005(8357)
作者
(35926)
(29994)
(29729)
(28583)
(19088)
(14076)
(13517)
(11685)
(11470)
(10568)
(10333)
(9832)
(9745)
(9601)
(9529)
(9406)
(8929)
(8632)
(8607)
(8409)
(7552)
(7279)
(7100)
(6776)
(6773)
(6749)
(6514)
(6258)
(5968)
(5945)
学科
(60177)
经济(60128)
管理(33640)
(30274)
(22419)
企业(22419)
方法(22403)
数学(20516)
中国(20324)
数学方法(20256)
(16431)
(14737)
贸易(14729)
地方(14721)
(14422)
(12623)
(11369)
业经(10942)
农业(10413)
(10359)
(10188)
银行(10182)
(9944)
(9858)
金融(9857)
(9844)
环境(9412)
地方经济(9003)
及其(8535)
(8239)
机构
学院(184534)
大学(184385)
(89874)
经济(88342)
研究(73281)
管理(68508)
理学(58149)
中国(57922)
理学院(57412)
管理学(56677)
管理学院(56308)
科学(40487)
(39762)
(39579)
(36714)
研究所(33223)
中心(32379)
财经(30848)
经济学(28992)
(28289)
(26798)
(26691)
(26415)
北京(26091)
经济学院(26015)
(25375)
师范(25241)
财经大学(22829)
科学院(22296)
业大(21908)
基金
项目(120061)
科学(96878)
研究(90707)
基金(89979)
(78210)
国家(77656)
科学基金(66299)
社会(60862)
社会科(57956)
社会科学(57944)
基金项目(45642)
(43076)
教育(40808)
自然(40120)
自然科(39193)
自然科学(39184)
自然科学基金(38514)
资助(37873)
(37840)
编号(35314)
成果(29873)
(28422)
(27904)
重点(27607)
国家社会(26548)
中国(26021)
课题(25395)
教育部(24565)
(24292)
发展(23527)
期刊
(100871)
经济(100871)
研究(63247)
中国(37720)
(27306)
管理(26744)
科学(24722)
(24447)
学报(23549)
(21502)
金融(21502)
教育(19137)
大学(18650)
经济研究(18211)
学学(17394)
农业(17164)
财经(15614)
技术(15209)
(14330)
业经(14231)
(13672)
国际(13411)
问题(13093)
世界(12350)
(9702)
资源(9359)
技术经济(9286)
统计(8813)
(8371)
论坛(8371)
共检索到291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伟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是"十四五"时期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战略任务,本文研究指出"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格局将面临深度分化、动力极化、组织链化、约束转化和机制强化五大趋势,并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破要素跨区流动障碍、建立现代区域治理体系等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年猛  李玏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积极推动下,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呈现良好势头,老少边穷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区域之间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尽管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但也面临南北经济增长不平衡、区域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蓝海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格局,是当前中国区域发展的核心任务。从寻求区域协调发展到追求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不仅体现了区域发展理念的变革,也适应了当今中国区域发展转型的需要。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十四五"期间,中国应继续以四大板块战略为基础,以重点带区战略为骨架,统筹各大板块和带区发展,深化完善"4+X"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体系;以构建横跨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三横三纵"国土空间开发主架构,建立以城市群和都市圈为主要载体的增长极网络,以及制定实施国土空间开发负面清单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加快"C"形沿边开放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加大内陆开放力度,全力培育三大海洋经济区,推动形成陆海统筹以及沿海、沿边和内陆三线协调的全域开放格局。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帮助东北地区实现脱困振兴,大力培育中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制定实施相对贫困地区扶持政策,加快推进现代基础设施一体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黄群慧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所有制结构演进的政策基础、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现状和问题,判断了"十四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进而提出了所有制结构优化政策体系。本文认为,"十三五"时期国有、民营和外资三种所有制的比例关系已经不再呈现大幅度的趋势性变化,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国有经济布局存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还存在改革协同性差、"混而未改"等问题,非公经济的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呈现出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结构基本稳定、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结构加速融合的基本趋势。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本文围绕完善市场政策体系、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发展非公经济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辉  荣晨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总体呈现"上升—平稳—下降"的倒U型特征,按照"高城镇化率、高人口抚养比"的情景预测,住房需求达到峰值18亿平米左右趋势性下降,拐点出现在2024年。通过对住房潜在的三大需求即城镇新增人口刚性需求、城镇人口改善需求和棚户区改造需求进行测算,也验证了该结论。城镇新增人口、人口抚养比等变量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十四五"末期中国住房需求将不再具备快速增长的条件。然而,根据其他相关因素的情景设定,控制房价涨幅、提高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中国住房需求仍能继续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李智  李沛霖  
基于多源统计数据,分析未来一段时期城镇自然增长人口、乡城迁移人口、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等的变动趋势,研判"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将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年均增速将保持在0.71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67.45%左右。其中,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略有下降,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在年均0.2个百分点左右;新增农民工数量显著下降,乡城迁移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33个百分点左右;城乡统计区划分调整减少,城乡划分范围调整人口对城镇化率增长的贡献下降至年均0.18个百分点左右。未来一段时期,需重点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农民工留守家属随迁进城落户等重大问题,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就业保障作为"十四五"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实施存量农民工定居工程,持续深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叶胥  龙燕妮  毛中根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居民消费经历了高速增长过程。"十四五"时期作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居民消费会出现一些新变化。结合消费发展规律、消费发展态势和阶段性特征,本文认为"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将呈现增速趋稳、结构智能化、环境虚拟化、方式绿色化透明化便捷化等特点,新兴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旅游消费、健康养老消费、教育培训消费成为重点消费领域。处理好消费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转型、推动好重点消费领域提质增效发展、适应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总要求,是"十四五"时期居民消费发展的关键要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给端、需求侧和均衡面提出政策建议,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杰  李秀敏  
数字经济时代,网络空间结构优化是承上启下推进"数字生态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单元载体,也是深度落实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内在需求。结合我国"十四五"规划有关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在急速增长平台型经济、推陈出新颠覆性技术、覆盖全面生态位竞争的影响下,数字网链价值关系扁平化、高渗透性和高效率性成为数字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布局的重要特征。剖析中国数字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发展所面临挑战,应从内到外重构秩序,加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切实落地网络强国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秩序与规则制定,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施行"以网治网"策略,打造国家网络空间治理新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江鸿  贺俊  
"十四五"时期,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美科技竞争升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加之中国企业在部分领域逐渐逼近世界科技前沿,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滞后、创新要素配置导向偏差、持续深入嵌入全球创新体系受阻等问题将对中国企业进一步攀升国际创新链条产生不利影响。建议政府多方施策,推动结构性产业政策向创新导向政策转变,制定实施更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共性技术供给政策和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同时建设更具协同性的新兴技术治理政策体系,强化新兴技术标准和创新生态建设的多边合作,为企业主体创新塑造更好的国内国际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杜欢政  吕峥  宋淑苇  田宁  刘飞仁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既是中国“双碳”目标下“助力降碳”的关键任务,也是“十四五”期间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作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的关键,是提高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以及保障“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的基础。“十四五”时期,国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呈现全球产业链分工面临重塑、国际再生产品需求量增加、低附加值废弃物循环利用前景广阔、再生资源产业形成闭路循环四大趋势,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导向、发展动力都将有所改变。必须把握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高值化、系统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商业模式转型,从政策、技术、信息系统、金融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发展保障体系,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峰  张辉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国际化水平和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受到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带动,以及签证便利化、国际航线加密、免退税业务落地、中外系列旅游年活动举办等因素的积极拉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保宗  
"十四五"时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迈上新征程,产业发展环境和条件将发生阶段性变化,产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国际经济变数增多,我国参与全球分工面临的挑战增大;二是突破国内需求规模瓶颈,产业结构呈高度化发展趋势;三是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产业链呈高级化发展趋势;四是新科技革命叠加渗透,产业数字化变革趋势加速;五是资源环境顶板效应凸显,产业绿色化转型趋势明显。步入新阶段,产业结构、模式和动力面临重大变革,高质量发展将成为时代主基调,亟待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妥艳媜  陈晔  
"十四五"时期是衔接"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和承上启下阶段,对于巩固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5年来,我国旅游业保持中高速增长,并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民幸福感、旅游扶贫、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十四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将着眼于持续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面向"十四五"时期,国内旅游消费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文舸  赵惠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但城镇化增速将出现放缓,新型城镇化将以城市群、都市圈等为主体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低碳、绿色、智慧、生态、宜居为发展方向。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对投资需求具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十四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是我国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手段。建议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新市民住房问题、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着手,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拓展投资空间上的重要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一、"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简要回顾"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下,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国经济稳步发展,5年平均增长速度较"十二五"时期虽有所放缓,但预计仍可达到6.5%左右,为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1)的2倍以上。同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50.8%提高到2019年的53.9%,预计2020年可达55%左右,单位GDP能耗五年下降17%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