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0)
- 2023(10142)
- 2022(8348)
- 2021(7623)
- 2020(5985)
- 2019(13635)
- 2018(13371)
- 2017(26055)
- 2016(14169)
- 2015(15949)
- 2014(16033)
- 2013(15997)
- 2012(15448)
- 2011(14163)
- 2010(14643)
- 2009(13735)
- 2008(13527)
- 2007(12528)
- 2006(11549)
- 2005(10767)
- 学科
- 济(69164)
- 经济(69111)
- 业(40415)
- 管理(39651)
- 企(30783)
- 企业(30783)
- 中国(24610)
- 地方(21848)
- 农(21180)
- 方法(20974)
- 业经(18022)
- 数学(17605)
- 数学方法(17468)
- 制(14267)
- 农业(14211)
- 贸(13337)
- 贸易(13321)
- 银(13291)
- 银行(13280)
- 财(13068)
- 行(12973)
- 易(12897)
- 地方经济(12778)
- 发(12430)
- 产业(12234)
- 融(12098)
- 金融(12097)
- 技术(11168)
- 环境(10574)
- 学(9888)
- 机构
- 学院(211490)
- 大学(206765)
- 济(91819)
- 经济(89834)
- 管理(78086)
- 研究(75406)
- 理学(65268)
- 理学院(64530)
- 管理学(63748)
- 管理学院(63330)
- 中国(58407)
- 京(45039)
- 财(43336)
- 科学(42437)
- 所(38055)
- 江(33930)
- 研究所(33753)
- 中心(33331)
- 财经(33268)
- 农(31841)
- 经(29803)
- 范(29683)
- 北京(29635)
- 师范(29451)
- 州(27870)
- 经济学(27593)
- 院(27246)
- 业大(26602)
- 经济学院(24859)
- 农业(24509)
- 基金
- 项目(126723)
- 研究(99684)
- 科学(99645)
- 基金(87765)
- 家(74426)
- 国家(73730)
- 社会(63132)
- 科学基金(62497)
- 社会科(60033)
- 社会科学(60023)
- 省(51780)
- 基金项目(45600)
- 教育(45336)
- 划(42472)
- 编号(42427)
- 自然(35976)
- 成果(35555)
- 资助(35436)
- 自然科(35040)
- 自然科学(35034)
- 发(34742)
- 自然科学基金(34378)
- 课题(31103)
- 发展(28934)
- 重点(28872)
- 展(28426)
- 部(27671)
- 创(26855)
- 年(25545)
- 项目编号(25429)
- 期刊
- 济(115056)
- 经济(115056)
- 研究(70674)
- 中国(47701)
- 管理(32132)
- 农(31975)
- 财(30453)
- 教育(28877)
- 科学(26245)
- 学报(25950)
- 融(24958)
- 金融(24958)
- 农业(22117)
- 业经(21999)
- 大学(20316)
- 技术(19678)
- 学学(18783)
- 经济研究(18404)
- 财经(16341)
- 问题(16001)
- 经(14262)
- 贸(13065)
- 商业(12277)
- 国际(11326)
- 业(11106)
- 技术经济(10971)
- 现代(10831)
- 坛(10609)
- 论坛(10609)
- 理论(10257)
共检索到34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高明杰 刘洋
[目的]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提升主导迈进的转型期,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40多年发展成绩斐然,高质量发展也是其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辨析,并从生产、技术、比较收益、空间格局、消费、供求和贸易这7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结果]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机械化需求增加、产业链不完整和消费潜力增大这7个方面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的目标导向,提出实施以技术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论]应从科学谋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探索建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畅通马铃薯生产端与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关键词:
马铃薯 高质量发展 推进路径 “十四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伦闰琪 高明杰 刘洋
[目的]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从数量扩张主导向质量提升主导迈进的转型期,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粮食作物,在过去40多年发展成绩斐然,高质量发展也是其未来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方法]文章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因进行了辨析,并从生产、技术、比较收益、空间格局、消费、供求和贸易这7个方面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性回顾。[结果]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国际环境变化、发展理念革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成本上涨、机械化需求增加、产业链不完整和消费潜力增大这7个方面的挑战。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的目标导向,提出实施以技术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核心的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结论]应从科学谋划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探索建立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推进马铃薯产业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畅通马铃薯生产端与消费端等方面着手有序推进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马铃薯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关键词:
马铃薯 高质量发展 推进路径 “十四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光平 曲海燕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应时之策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农业供需结构性失衡,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农业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等农业发展问题不容忽视。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破解我国农业发展困境、提高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引导。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在对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情况下,对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以量质并重攀升农业安全新高度、以深化改革构建农业发展新业态、以生态保护树立农业发展新风向、以精准匹配创造农业发展新特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转换 农业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范周 侯雪彤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公共文化服务面临新发展形势,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迈向更广空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和路径变得更加明确。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五大新内涵,探讨需要处理好的四大关系,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 “十四五”规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课题组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阶段,要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历史性机遇。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全新产业生态、重要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模式,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要将工业互联网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纳入"十四五"规划,并制定重大专项规划,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分类推进"的发展格局。推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要构建良好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以新型举国体制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强化应用牵引,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深化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际合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腾华 胡耀元
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有利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可从层次结构、空间结构、行为结构和监管结构对其进行优化,以此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金融市场结构 运行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卫晓君 赵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聚焦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稳健、深入的数字经济推进路径,有助于中国更好实施“走出去”战略。研究发现,中国数字贸易在政策、规模、新业态与内容服务方面均展现出良好潜力,但在国际市场、政策环境、基础保障与企业竞争力等领域仍面临突出短板。“十四五”时期,国家对数字贸易发展速度、出口结构、产业竞争与企业转型提出新要求。因此,应积极参与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制定,贡献数字贸易规则“中国方案”;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贸易“独角兽”企业;加快数字技术与产业、贸易融合,培植数字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开展数字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升数字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梦
数字经济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优势,以经济双向增长、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窄而不均、地区收入分配两极化现象突出、数字人才要素支撑力缺失等堵点存在,制约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此,面向“十四五”时期,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发挥“政府+产业”双轮驱动,助力经济“脱虚向实”;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数字技术底座”;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先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循序渐进”;厚植数字人才竞争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丁颖哲 宋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服务生态。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创业服务领域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创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布局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业服务业作为创业行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载体,也是创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支持力量。新时期创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创业服务评价体系、提升创业服务动态创新能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结构、改善创业服务制度环境。这也是实现创新与赶超、储备创新空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丁颖哲 宋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服务生态。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创业服务领域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创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布局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业服务业作为创业行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载体,也是创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支持力量。新时期创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创业服务评价体系、提升创业服务动态创新能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结构、改善创业服务制度环境。这也是实现创新与赶超、储备创新空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赵梦
数字经济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优势,以经济双向增长、产业融合与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添能。但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风险加大、数字技术应用窄而不均、地区收入分配两极化现象突出、数字人才要素支撑力缺失等堵点存在,制约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于此,面向“十四五”时期,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发挥“政府+产业”双轮驱动,助力经济“脱虚向实”;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数字技术底座”;坚持共同富裕理念先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循序渐进”;厚植数字人才竞争优势,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立丰 丁颖哲 宋远方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创业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化的服务生态。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创业服务领域也留下了诸多隐患,创业服务商业模式创新、空间布局以及创新创业生态网络完善等方面尚存在一定不足。"十四五"时期是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创业服务业作为创业行为和国家政策的双重载体,也是创业创新领域的关键支持力量。新时期创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创业服务评价体系、提升创业服务动态创新能力、优化创业服务生态结构、改善创业服务制度环境。这也是实现创新与赶超、储备创新空间的关键举措之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顾海 吴迪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建设任务。本文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现存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清晰界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全流程视角探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运行逻辑。以制度供给和供给侧改革为抓手,深入探析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路,提出从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完善跨区域流动人口医保管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机衔接、健全重大疫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医疗救助减贫防贫能力和加快医保立法工作等方面进行制度优化,从巩固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探索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医保数字化治理和发挥商业健康险保基本等方面进行供给侧创新,以期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惠及全民、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子千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交汇在一起,将对包括旅游业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谋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必须将科技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系统思考科技对旅游业带来的全方位变革,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
旅游业 科技革命 旅游消费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晓红 费娇艳 谢兰兰
"十三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在稳外资、稳外贸、稳投资、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三低一大"(占对外贸易比重低、数字化水平低、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低、服务贸易逆差大)短板。"十四五"时期,应以提升服务贸易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促增长、调结构、减逆差",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促进体系,大力培育服务贸易企业的技术、标准、品牌、质量、市场网络等核心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优化服务贸易发展区域布局,拓展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空间,促进全面、平衡、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