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71)
2023(10769)
2022(9220)
2021(8174)
2020(7135)
2019(16257)
2018(15753)
2017(30889)
2016(17087)
2015(18781)
2014(18703)
2013(18743)
2012(17563)
2011(15957)
2010(15785)
2009(14714)
2008(14636)
2007(13385)
2006(11492)
2005(10053)
作者
(53654)
(45096)
(45051)
(42571)
(28038)
(21769)
(20435)
(17804)
(16724)
(15870)
(15229)
(14854)
(14281)
(14223)
(14051)
(14000)
(13966)
(13402)
(12933)
(12915)
(11547)
(11056)
(11012)
(10338)
(10047)
(9940)
(9897)
(9887)
(9067)
(9059)
学科
(76150)
经济(76083)
(47732)
管理(46663)
(37976)
企业(37976)
方法(35932)
数学(32028)
数学方法(31787)
(20883)
(18286)
中国(17364)
业经(16984)
(16393)
地方(15439)
(14934)
贸易(14933)
(14498)
农业(13827)
(13236)
产业(12574)
技术(11981)
(11549)
财务(11536)
财务管理(11507)
环境(10961)
企业财务(10917)
(10301)
(10154)
银行(10089)
机构
大学(253816)
学院(253549)
(107797)
经济(105872)
管理(96001)
研究(88102)
理学(84179)
理学院(83198)
管理学(81782)
管理学院(81330)
中国(63247)
科学(57780)
(54203)
(52789)
(46574)
业大(45346)
(45126)
农业(43600)
研究所(43068)
中心(39845)
(37436)
财经(37170)
经济学(33849)
(33768)
北京(32392)
(31210)
(31121)
经济学院(31048)
师范(30716)
(29151)
基金
项目(176675)
科学(137908)
基金(128594)
研究(120340)
(115544)
国家(114619)
科学基金(96444)
社会(77759)
社会科(73980)
社会科学(73954)
(70446)
基金项目(69206)
自然(64377)
自然科(62913)
自然科学(62889)
自然科学基金(61833)
(59578)
教育(54498)
资助(51967)
编号(46312)
重点(40604)
(39329)
(38686)
(37276)
成果(35852)
计划(35474)
创新(34956)
科研(34732)
国家社会(32638)
教育部(32282)
期刊
(111272)
经济(111272)
研究(66671)
学报(49252)
(47846)
中国(43299)
科学(42474)
大学(35434)
(34688)
学学(34085)
管理(32186)
农业(32134)
技术(20053)
业经(19356)
教育(18850)
经济研究(18815)
(18796)
金融(18796)
财经(18585)
(17498)
(16104)
问题(15769)
技术经济(13836)
(13715)
科技(13104)
业大(12991)
商业(12833)
统计(12531)
(12204)
(11829)
共检索到353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俞肖云  
The paper analys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 during the Tenth Fiveyear Period. It also forecasts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y the end of the Period.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民乐  
安徽省产业结构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因此 ,“十五”期间 ,安徽省应把结构调整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 ,具体来说 ,应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调整和提升第二次产业 ,积极发展第三次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德成  李昊  方璘  
本文从社会需求、资源供给、技术进步、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五个方面选取变量,分析了其对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影响,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方法筛选影响因素中的原因因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各个原因因素在产业结构不同状况下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GDP增长率、R&D支出比重、教育财政支出比重及税收占GDP比重为原因因素,并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R&D支出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对三个产业的产值比重产生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庆  
重庆是全国六个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完成工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重庆“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文章从重庆工业经济现实基础;工业结构调整的内部制约因素;工业结构调整的国内环境;工业结构调整的国际环境;加入WTO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等方面,初步对“十五”期间影响重庆工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子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确定和实施“十五”重庆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九五”期间 ,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经济运行态势的变化加强了市场需求的调节作用 ,体制改革的推进提高了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 ,对外开放的进展增强了外部经济的促进作用。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进展看 ,三次产业的结构偏差没有得到有效调整 ,劳动力结构转变的进展比较缓慢 ,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升级取得了一定进展 ,尤其是产品和品种结构的优化进展较快。从实证分析中我们得出了几点认识 :产业结构调整依然受到体制性问题的制约 ;需求制约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机制 ;同时 ,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性作用应当在调整中加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春燕  杜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与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在迅速升级,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传递浪潮。定性分析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进而进行产业结构转变干预模型的设计,对于我国和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l.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绝大多数国家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以指导经济发展。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并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优先发展的目标。产业政策是政府为弥补市场的不足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支柱产业支持政策、衰退产业援助政策、幼稚产业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体现了政府在干预经济...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世英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急剧转变,随之,较单一的产业结构向多元的产业结构迅速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涌现了大批的乡镇企业。不过,近几年乡镇企业发展过猛,许多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调,生产超过了有限的资源和有限的市场所能容纳的程度。1984年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对乡镇企业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江辉  
文章利用1997~2008年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有关产业结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Eiews6.0统计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因素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而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不显著,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建  
“信息产业结构”这一概念,从经济学发展史上看,可以说是很新的范畴,它是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产业结构”中加以引伸和具体化的。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当然,信息产业作为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相对应的四大产业之一,本身也就存在着产业内部各分支行业之间以及产业外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确定信息产业结构的状况,不仅可以了解信息产业内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豫新  帅林遥  王睿哲  
本文研究发现,1978—2000年,新疆产业结构依左旋模式升级,即三次产业按"一三二"的顺序依次占据区域经济主体地位,而2000年以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右旋模式特征也越发明显,即第二产业比重快速增长并迅速占据区域经济主体地位;城市化发展水平、投资供给、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政策是促进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而就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其升级的关键因素,区域经济外向性和劳动力素质对新疆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翠菊  张宗益  
本文基于1997—2012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级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我国省域产业结构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2外商直接投资、物质资本投资、能源投资、居民消费、城市化和技术进步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消费和人力资源投资则不显著,能源投资、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空间外溢效应。3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以投资拉动为主,外商直接投资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还有待提高。4人力资源投资和技术进步没有形成有效的溢出效应以支持产业结构升级。最后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熊立春  王凤婷  程宝栋  
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测度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和速度并分析其优化的作用机理能够为林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基于2000—2015年30个省份的林业产业数据,运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和Moore值法分别测算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和速度,并采用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林业第二产业平均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为3.98,明显高于第一产业(-1.64)和第三产业(1.52),70%的省份林业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值高于第一产业,凸显出林业产业总体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升级的趋势。Moore值、夹角α值和K值结果表明,当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速度较快的省份多为东部沿海省份。总体特征是中国林业产业结构向第二、第三产业升级的趋势明显,升级速度也在提升。面板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人均GDP,人口规模,R&D内部经费支出,林业站个数和森林覆盖率是影响林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而上述因素对不同升级水平的省份影响方向则存在差异。因此,要鼓励中西部省份承接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二产业,大力发展东部沿海省份林业第三产业,加大对森林资源丰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林业三次产业科技投入,完善林权改革制度和相关林业产业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莎莎  王俊俊  
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对提高城市群资源配置效率,转变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群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运用耦合协调理论,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和生态化三个方面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对2005—2017年9大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进行测量和时空演变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上看,中国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年均增长率为0.538%,其中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和生态化促进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城市群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约束;从空间维度上看,东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均较高,中西部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呈现较大的非均衡性;从影响因素上看,区域专业化集聚、区域多样化集聚、工业多样化集聚、服务业专业化集聚、金融资本和消费需求对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起促进作用,工业专业化集聚、服务业多样化集聚、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阻碍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玉霞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应该成为经济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结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诸多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韩颖  倪树茜  
现代经济快速发展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来实现,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则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本文将投入产出理论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相结合,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新模型,将其用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寻求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旨在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提供政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