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8)
2023(7620)
2022(6316)
2021(5760)
2020(4762)
2019(10823)
2018(10569)
2017(20610)
2016(11213)
2015(12636)
2014(12827)
2013(12702)
2012(12122)
2011(11139)
2010(11847)
2009(11296)
2008(11323)
2007(10618)
2006(10105)
2005(9506)
作者
(32070)
(26697)
(26692)
(25584)
(17548)
(12383)
(12150)
(10347)
(10200)
(9990)
(9297)
(8860)
(8819)
(8735)
(8580)
(8227)
(7981)
(7746)
(7745)
(7500)
(6977)
(6552)
(6457)
(6169)
(6159)
(6046)
(5903)
(5879)
(5433)
(5173)
学科
(66458)
经济(66415)
管理(43601)
(34047)
(29636)
企业(29636)
方法(18892)
地方(17672)
数学(15925)
数学方法(15765)
(15519)
中国(14594)
(12827)
业经(12612)
地方经济(12510)
(12203)
(11932)
(11033)
(9842)
银行(9836)
(9384)
(9326)
财务(9294)
财务管理(9270)
(8809)
金融(8809)
企业财务(8783)
农业(8466)
(8428)
环境(8329)
机构
学院(166741)
大学(164223)
(81368)
经济(79591)
管理(65528)
研究(58977)
理学(53023)
理学院(52449)
管理学(51871)
管理学院(51495)
中国(48829)
(40116)
(34828)
科学(31151)
财经(29445)
(29430)
(28277)
中心(26952)
(26488)
研究所(25810)
经济学(25479)
北京(22677)
经济学院(22346)
(22032)
财经大学(21342)
(20850)
(20785)
师范(20737)
(20612)
(19069)
基金
项目(93585)
科学(74247)
研究(73101)
基金(67382)
(56310)
国家(55801)
科学基金(48466)
社会(47684)
社会科(45199)
社会科学(45187)
(35953)
基金项目(33871)
教育(33065)
编号(29846)
(29417)
资助(28850)
自然(28708)
自然科(27994)
自然科学(27989)
自然科学基金(27493)
成果(25731)
课题(21613)
(21470)
(21065)
重点(20698)
国家社会(19436)
(19299)
教育部(18607)
(18552)
人文(18510)
期刊
(107509)
经济(107509)
研究(59440)
中国(37076)
(32884)
管理(30581)
(22009)
金融(22009)
科学(19180)
(18861)
经济研究(17443)
学报(17356)
教育(16834)
技术(16645)
财经(16078)
业经(14569)
大学(14413)
(14086)
学学(13495)
问题(12786)
农业(12205)
技术经济(10592)
(10290)
国际(9622)
世界(9377)
现代(9137)
经济管理(8970)
统计(8520)
经济问题(8182)
改革(7841)
共检索到285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的关系”课题组  
我国"十五"期间供求管理相结合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和主 要任务是:继续扩大总需求,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改变供给格局,解决供给中"过剩"和 "不足"的矛盾;加快两个创新,实现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三位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阿里恰(Giovanni Dell'Ariccia)和摩罗(Paolo Mauro)发表了一份《反思宏观经济政策》的报告(SPN/10/03),在学术界和宏观决策部门引起了极大反响。这篇报告首先回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荣景  
理性预期的假说有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是理性预期,即假定经济主体(这里指微观层面,下文也是指同一层面的)对未来作出的预测是理性的。其二是持续的“市场出清”,也就是假定,无论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将适应供求状况迅速调整,使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孔繁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玉革  
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供求理论有:萨伊定律、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论和供给学派的供给决定论。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需求不足,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供求结构的失衡。解决供求失衡的根本措施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这需要供给政策发挥主要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我所用的新平台和新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吴振宇  兰宗敏  吴琛琛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是美国政府有效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支撑,美国推进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部门主要是财政部和美联储。在广泛利用G7、G20等多边协调平台的同时,美国也积极创造了联合降息、货币互换等新机制,并大量进行各种非正式的双边、多边政策协调,其政策协调的目标和形式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灵活调整。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外溢性的日益增强,急需加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应在完善国内政策协调的基础上,确定相关机构,积极参与和发起正式和非正式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在充分利用现有平台的基础上,把握经济实力提升的有利时机,逐步创建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斌  
本文分析了2015年前三季度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认为,中国前三季度经济在波动中实现平稳增长,继续处于合理区间;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困难,经济的长期基本面依然向好;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加速积聚,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有坚实基础。文章提出,要继续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以改革创新落实好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一是创新调控方式,增强宏观政策的效力;二是促进有效投资,挖掘扩大内需的潜力;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的动力;四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五是提升开放层次,打造合作竞争的助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勇  
在一系列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 2000年越南经济增长出现了明显的回升,但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勇  
拉美地区宏观经济政策随着不同发展模式转换呈现不同演进特征。本文基于拉美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从三个方面分析其政策实践及得失。从短期视角看,为应对外部冲击以增加经济韧性;从中长期视角看,为解决结构脆弱性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对外全球视角看,为协调全球宏观政策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拉美宏观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给我国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强化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注重政策目标的权衡性、促进政策工具的创新性、增强对重大风险的防范性、保持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性。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中短期经济政策趋势也将给我国对拉投资带来机遇和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少维  
2005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发展态势,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明显。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将在2006年延续下去。同时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市场色彩将更浓、经济手段更多,政策与体制法规的结合更加完善,以体制改革提升调控效果的特点更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