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5)
- 2023(3273)
- 2022(2905)
- 2021(2764)
- 2020(2375)
- 2019(5386)
- 2018(5208)
- 2017(11088)
- 2016(6002)
- 2015(6639)
- 2014(6735)
- 2013(6929)
- 2012(6713)
- 2011(6036)
- 2010(6211)
- 2009(5781)
- 2008(5877)
- 2007(5470)
- 2006(5106)
- 2005(4939)
- 学科
- 济(31175)
- 经济(31145)
- 业(18755)
- 管理(16690)
- 企(15302)
- 企业(15302)
- 方法(10030)
- 农(9168)
- 产业(8498)
- 中国(8421)
- 数学(8353)
- 地方(8318)
- 业经(8305)
- 数学方法(8219)
- 财(7850)
- 制(7829)
- 结构(6961)
- 体(5831)
- 农业(5817)
- 学(5299)
- 贸(5235)
- 贸易(5230)
- 技术(5201)
- 地方经济(5081)
- 易(5037)
- 银(4997)
- 银行(4991)
- 体制(4961)
- 行(4751)
- 务(4628)
- 机构
- 学院(89763)
- 大学(87806)
- 济(42358)
- 经济(41563)
- 管理(33398)
- 研究(32635)
- 理学(27823)
- 理学院(27523)
- 管理学(27115)
- 管理学院(26954)
- 中国(25589)
- 财(19825)
- 京(19004)
- 科学(18321)
- 所(16990)
- 江(15060)
- 财经(15018)
- 研究所(14837)
- 中心(14544)
- 经(13316)
- 农(13307)
- 经济学(13242)
- 北京(12591)
- 州(12009)
- 经济学院(11912)
- 范(11722)
- 院(11632)
- 师范(11621)
- 业大(11127)
- 财经大学(10826)
- 基金
- 项目(53145)
- 科学(42201)
- 研究(41020)
- 基金(37800)
- 家(31958)
- 国家(31705)
- 科学基金(27110)
- 社会(26730)
- 社会科(25523)
- 社会科学(25517)
- 省(21783)
- 基金项目(19785)
- 教育(17797)
- 划(17451)
- 编号(16303)
- 资助(15872)
- 自然(15799)
- 自然科(15387)
- 自然科学(15385)
- 自然科学基金(15137)
- 成果(13845)
- 发(13489)
- 重点(12281)
- 课题(11992)
- 部(11775)
- 发展(11483)
- 展(11324)
- 创(11140)
- 国家社会(10872)
- 性(10717)
共检索到146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晓冬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急需调整。但这次调整与以往几次调整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性。“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应该是产业升级,即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加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且积极使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就是通过产业技术的升级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 技术密集型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吴铁军
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的高变动率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两大基本特征。而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则是结构转换 ,离开结构分析 ,就难以正确解释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我国经济发展大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所以 ,结构性矛盾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我国目前经济过剩的根本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这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低度化”和“同构化”两个方面。因此 ,“十五”时期必须把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是进行结构优化升级 ,以结构优化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国平
浦东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研究周国平自1990年4月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来,经过四年的发展,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已有很大改善: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产业结构畸型化现象逐步得到扭转;重工业内部传统的石化、钢铁、造船、建材四大行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声功
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与转为"后危机时代"的条件下展开的,它既面临着我国由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型,由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向城乡一元经济体制转型,由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的出口、投资、内需"三驾马车"向以内需型经济为导向的出口、投资、内需"三驾马车"转型;又面临着我国先是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是"后危机时代"到来后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工业发达国家的"实业回归"与贸易保护主义的严峻挑战,出口受阻;经济实体先是遭到重大损失,现又面临严峻挑战,凸显产能过剩,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亟待调整的问题。正是在这一情况下,我国先是出台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玲 牛冲槐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朝着加强基础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通过调整更趋合理,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转化器。
关键词:
中国 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文英
阐述福建省国营林场产业结构的经营现状、制约因素、调整目标及对策措施,着重分析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外延扩大受限制、集团优势发挥不足、龙头企业尚未形成等问题,指出并论证"以林场为依托,以林业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创办第二产业,开拓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目标,并从健全职能机构,服务产业调整;树立改革意识,建立激励机制;转化资源优势,调整投资结构;提高职工素质,引进培养人才等方面提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王亚平 王云平 李淑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荣涛
关于当前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胡荣涛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根源不在于供求总量失衡,而在于经济结构失调,因此,调整结构应是今后宏观调控的最主要的任务。由于目前结构失调是在“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这就决定了本次结...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作者认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存在大量困难。其间,除正确处理“升级”和“补短”的关系、科学选择主导产业外,还必须建立起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保障机制。这里,改革所有制是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障机制的一个关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升级 保障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云平
体制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相互交织是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主要特征。要通过以提高工业化水平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从而缓解我国日趋严重的就业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尹明
当前,吉林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但吉林省仍存在产业结构不协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过度依赖汽车产业等问题。为加快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主导产业群的杠杆作用、加快主导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型。
关键词:
吉林省 产业结构 调整与升级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统计局联合课题组 姜再勇 魏小真
第三产业发达是首都经济的显著特征。根据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2008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高达75.4%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谊雅 林怀艺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是靠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发展,向工业3.0、4.0迈进,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向高收入国家、高质量城镇化、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大国迈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 升级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本文依据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的变化特点,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中长期趋势,并提出"十四五"时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政策思路。从目前至2035年以至2050年,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主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新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以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阶段性趋势是:2016—2020年是承上启下的初步推进期, 2020—2035年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快速变动期,2035年之后将进入有规律演变的相对稳定期。"十四五"时期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主要结构问题是:工业产能过剩问题、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服务业结构的优化问题。"十四五"时期要总结吸收"十三五"时期的有益经验,推进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转变,完善政策实施的条件和机制。基本取向:一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促进产业政策的合理设计和有效实施;二是坚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产业结构政策建立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上;三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结合起来,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发展、高质量发展并增强对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