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1)
- 2023(14075)
- 2022(11708)
- 2021(10867)
- 2020(8952)
- 2019(20254)
- 2018(19903)
- 2017(38273)
- 2016(20684)
- 2015(23567)
- 2014(23448)
- 2013(23385)
- 2012(22307)
- 2011(20324)
- 2010(20911)
- 2009(20006)
- 2008(20193)
- 2007(18402)
- 2006(17035)
- 2005(15897)
- 学科
- 济(99576)
- 经济(99462)
- 业(91807)
- 企(73173)
- 企业(73173)
- 管理(71713)
- 农(47737)
- 方法(34729)
- 业经(32306)
- 农业(31862)
- 中国(31103)
- 财(27904)
- 数学(26303)
- 数学方法(26146)
- 地方(23501)
- 制(22529)
- 技术(19355)
- 务(18902)
- 财务(18879)
- 财务管理(18848)
- 贸(18659)
- 贸易(18641)
- 易(18153)
- 策(18148)
- 企业财务(17811)
- 环境(17356)
- 银(17352)
- 银行(17338)
- 划(17261)
- 和(17083)
- 机构
- 学院(309768)
- 大学(301810)
- 济(138665)
- 经济(136005)
- 管理(122520)
- 研究(106269)
- 理学(103558)
- 理学院(102503)
- 管理学(101386)
- 管理学院(100789)
- 中国(87165)
- 财(64954)
- 京(64378)
- 农(59767)
- 科学(59034)
- 所(53427)
- 财经(49965)
- 江(49758)
- 中心(49045)
- 研究所(47253)
- 农业(45284)
- 经(45114)
- 业大(44252)
- 北京(41131)
- 经济学(40697)
- 州(39592)
- 范(39546)
- 师范(39257)
- 院(37209)
- 经济学院(36628)
- 基金
- 项目(188697)
- 科学(150474)
- 研究(145621)
- 基金(136336)
- 家(115847)
- 国家(114618)
- 科学基金(99516)
- 社会(95595)
- 社会科(90293)
- 社会科学(90269)
- 省(75732)
- 基金项目(72022)
- 教育(64389)
- 划(61402)
- 编号(60888)
- 自然(60054)
- 自然科(58583)
- 自然科学(58571)
- 自然科学基金(57559)
- 资助(54241)
- 成果(49143)
- 发(46787)
- 部(42495)
- 重点(41752)
- 创(41731)
- 课题(41521)
- 业(40491)
- 国家社会(38958)
- 发展(38956)
- 展(38352)
- 期刊
- 济(172350)
- 经济(172350)
- 研究(98548)
- 中国(68976)
- 农(61828)
- 财(51076)
- 管理(49588)
- 农业(41469)
- 科学(41467)
- 学报(39546)
- 融(37730)
- 金融(37730)
- 业经(33869)
- 大学(31889)
- 教育(31810)
- 学学(30070)
- 技术(28360)
- 经济研究(25608)
- 财经(25189)
- 问题(23322)
- 业(21894)
- 经(21792)
- 贸(18356)
- 技术经济(17981)
- 世界(17369)
- 商业(16345)
- 国际(16244)
- 现代(15973)
- 农村(15713)
- 村(15713)
共检索到501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海发
“十五”期间和今后 15年 ,我国农业发展既面临有利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又面临农产品销售不畅、国外农产品竞争、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不足、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城镇化推进滞后等因素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 ,需要在战略定位上实行六个转变 ,在对策选择上突出优化政策、培育市场、调整结构、重塑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农村城镇化等五个重点
关键词:
农业发展 战略对策 “十五”期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先定 周洁红 苏胜强 陆胜民
运用宏观农业“绿三角”模型,从技术论和社会学视角分析浙江农业发展空间、历史机遇和农业新科技革命的作用,并对农业现代化的若干限制因子及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探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蔡明武 万建发 陈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彦随 彭留英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进一步发挥农区水土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及其精深加工业,提供了历史机遇。文章从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问题分析入手,对新时期区域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及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现代农业 中部崛起 中部地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小锋
中国农业要获得新的发展 ,实现新的飞跃 ,必须根据当前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积极开展现代农业的实践和探索。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的产物。基于此 ,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为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 ,即在宏观管理上强调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 ,在区域布局上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在功能定位上要体现层次性 ,在项目选择上体现科技特色和行业特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郑良芳
近年来,对如何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中的调节作用问题,金融理论战线的许多同志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银行宏观调节的目标,有的同志认为:一是稳定货币;二是发展经济。有的同志认为是为了实现四大平衡。我认为,中央银行的宏观经济调节目标必须为实现党的十二大通过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海发
论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宏观对策冯海发(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后,我国不仅会享受缔约国应有的权利,而且要承担缔约国普遍承担的义务。由于WTO的各项规则与我国多年来奉行的贸易规则有所不同,因此,加入WTO后,...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任兴洲
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并取得明显成效,我国经济不断企稳回升。其中,投资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而消费则是最稳定的一支力量。如果不发生特别大的变化,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总体态势和动力格局将好于2009年,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格局,有利于流通领域的发展和回升,为流通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考虑到宏观政策影响因素的复杂性,2010年我国宏观政策存在许多两难的选择,宏观政策回旋余地不大,政策取向短期内不会有重大调整,将继续保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当然也要进行一些适度的调整,如逐步调整刺激经济的总量、结构和力度。在这样的宏观形势下,流通企...
关键词:
流通业 金融危机 宏观政策 经济形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和平 温思美
建国46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至今仍然缺乏一个保证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农业发展问题的症结至今尚未完全解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无论是在获取资源的竞争中,还是在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竞争中,都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尽管政府凭借农业宏观政策的干预,可以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市场失效”问题。但是,政府的宏观干预也不是万能的。相反,错误的宏观干预政策还会对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昌文
一、关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 农业宏观调控理论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其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是密切相关的。农业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理论也在不同的时期,对政府作用的强调程度和干预的内容有所不同。 1.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支持农业科研和教育。60年代,曾在西方许多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当流行的一本权威著作《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万东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来之不易 ,投资环境改善、世界产业转移、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巨额的外汇储备等因素都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 ,也面临一系列资源、环境和制度建设的制约。因此 ,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的支撑因素 ,把握时机 ,争取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机遇 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紫涵 丁绍刚
[目的]农业景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景观技术体系是农业景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运营的技术过程。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景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方法]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出我国农业景观技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归纳了国外农业景观发展经验,揭示了我国农业景观科技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业景观技术发展战略与对策。[结果]将农业景观的发展经验概括为:扎实的基础研究是农业景观规范化的前提,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农业景观制度化的保障,广泛的公众参与是农业景观集约化的基石,有序的管理运作是农业景观专业化的手段,先进的科技水平是农业景观优质化的关键,和谐的城乡关系是农业景观科学化的目的。我国农业景观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农业景观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景观不能很好地与相关规划衔接,农业景观技术体系不完善。[结论]提出应实施现代农业战略、标准战略、人才战略、平台战略和示范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和生活方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宁吉喆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农业发展是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本文试从国民经济计划管理的主要方面出发,谈谈怎样从宏观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一、充分认识农业是长期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中,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农业直接关系着我国11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吃的粮食必须坚持以国内生产为主,穿的衣服在相当大程度上也需要农业生产提供棉花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建平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是通过流通促进生产发展的。可见,对国民经济而言,商贸流通业不仅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先导性产业。马克思曾经有一段至理名言:商品生产者如果不能完成从生产到销售的“惊险一跳”,那么,摔坏的就不仅是商品,而且是商品生产者本人。可见,做好商贸流通工作十分重要。做好商贸流通工作的一个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