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53)
2023(5620)
2022(4656)
2021(4406)
2020(3640)
2019(8620)
2018(7783)
2017(14060)
2016(7322)
2015(8150)
2014(8013)
2013(8078)
2012(7604)
2011(6799)
2010(7312)
2009(7402)
2008(6492)
2007(5722)
2006(5177)
2005(5001)
作者
(20410)
(16996)
(16542)
(16084)
(10406)
(8198)
(7737)
(6561)
(6329)
(6078)
(5658)
(5627)
(5542)
(5389)
(5266)
(5225)
(4863)
(4818)
(4798)
(4644)
(4227)
(4158)
(3897)
(3877)
(3863)
(3813)
(3657)
(3587)
(3370)
(3337)
学科
(33091)
经济(33079)
(25701)
金融(25701)
(22990)
(22093)
银行(22082)
(21499)
管理(20912)
(19566)
企业(19566)
中国(17721)
(13330)
方法(13207)
数学(12321)
数学方法(12212)
中国金融(10997)
(10084)
财务(10067)
财务管理(10054)
(9976)
企业财务(9796)
地方(9739)
(7832)
业经(7051)
农业(5869)
(5830)
(5826)
贸易(5821)
(5709)
机构
大学(99792)
学院(99189)
(47832)
经济(46876)
研究(36704)
管理(36467)
中国(36438)
理学(30201)
理学院(29913)
管理学(29446)
管理学院(29269)
(25490)
(20508)
中心(19468)
财经(19411)
科学(18295)
(18152)
(17632)
(17276)
(17117)
金融(16942)
银行(16529)
研究所(16048)
经济学(15640)
(15384)
财经大学(14694)
(14581)
(14167)
经济学院(14106)
人民(13820)
基金
项目(61018)
科学(48011)
研究(45894)
基金(45162)
(38843)
国家(38513)
科学基金(32961)
社会(30132)
社会科(28802)
社会科学(28794)
基金项目(23155)
(22446)
教育(20648)
自然(19961)
自然科(19537)
自然科学(19530)
(19451)
自然科学基金(19172)
资助(19130)
编号(18042)
成果(15341)
重点(14365)
(14094)
(13838)
(13062)
国家社会(13036)
(12817)
课题(12677)
教育部(12451)
创新(12281)
期刊
(52034)
经济(52034)
研究(35965)
(29687)
金融(29687)
中国(22970)
(21289)
管理(14020)
(13469)
学报(13367)
科学(12478)
大学(10677)
财经(10316)
学学(10114)
教育(9413)
经济研究(8884)
(8846)
国际(8619)
技术(8295)
农业(8014)
(7688)
问题(6499)
理论(6288)
业经(5959)
实践(5635)
(5635)
世界(5459)
财会(5337)
会计(5239)
技术经济(5185)
共检索到174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立峰  付长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颜娟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成倍增加。传统的以政府财政为投资主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模式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吸引财政以外资金发展多元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已成为必要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伟  
供给过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启动市场、刺激有效需求呢?绝大多数日用工业品处于供求平衡或供过于求的状态,继续开发轿车、家电等私人产品的意义十分有限,很难带动整个市场全面发展。与私人产品供过于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公共物品——主要是基础设施严重短缺。按产业来划分,基础设施属于基础产业,在社会生产流程中处于“上游”,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的加强会带动各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市场需求的增加。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霍建国  庞超然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财政压力增大、银行业监管增强是制约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因素。探索国际基础设施融资新模式,需要解决政府层面如何为财政直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的融资方法问题,需要通过信贷市场为银行提升资本流动速率、合理分散风险提供新的融资模式,更需要从直接融资市场为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安全稳定的投融资渠道,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际基础设施融资中出现的新模式,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不同阶段讨论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并为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融资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欣  刘钟钦  
县城基础设施落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障碍,而县域基础设施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投融资。目前我国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中央政府对县域基础设施投入的潜力有限、地方政府财政困境,无法满足县域基础设施对资金的庞大需求。因此,中央政府应尽快出台可以促进县域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优惠政策、政府继续加大对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力度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通过直接融资方式为县域基础设施融资等是解决县域基础设施融资问题之良策。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陈宏明  李彩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将进一步提高。政府投向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建筑项目的资金将逐年增加。随着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政府以外的资金投入该领域的金额也呈逐步递增趋势。本文针对现行的城建项目投融资运行模式在新市场经济形式下的弊端进行剖析,同时探索改善现有模式的途径,以期提升我国城建项目投融资管理的总体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一花  
基础设施具有双重属性,即公益性与竞争性并存。这一特性决定了基础设施并非只能由政府独家垄断经营,私人资本完全可以进入基础设施领域。为此,我们主张基础设施产业投融资应尽快走向市场化。可以断言,基础领域市场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将产生多重积极意义。目前,基础领域市场化应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放宽准入限制;推进基础领域企业的公司化改造;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真正实行招投标制以及按经济原理制定管理价格和有效发挥政府的法律监督和产业规划功能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成龙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命题,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涵盖的目标要求为指引,深入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内涵、属性以及投融资特点,是新时代做好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关键。从多维度理解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丰富内涵基础设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东  
<正>主持人语: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全球基础设施大国。交通运输综合基础设施加速成网,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能源生产实现大发展,基础保障作用显著增强;市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重大科技设施、水利工程、交通枢纽、信息基础设施、国家战略储备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基础设施整体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与此同时,
关键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存荣  
从经济性质上来看,基础设施可以归类为混合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由政府提供。但是像城市路网以及河道治理等外溢性很强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继鸿  
在简要归纳河南省基础设施融资情况的基础上,以数据实证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融资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总结了当前河南省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善和优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徐淑红  
在梳理2004~2013年空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总结空港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和投融资环境较差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围绕"空港多元化投融资改革",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为发展策略,提出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改善空港基础设施投融资提供帮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剑筠  许余洁  
2015年《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出台后,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相应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形式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PPP项目的落实和运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德隆  
改革开放40年和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投融资在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辉煌成就中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从交通投融资体制看,投资主体由集中统一向属地化和企业化过渡,资金来源由财政向土地再向多元化演进,而政府投资的核心职能和市场化融资的主线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以政府投资体制为主导,通过以预算外资金为媒介、融资平台为载体形成的诸多融资创新,配合交通专项基金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我国交通投融资的基本模式和经验。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形势要求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自身滚动发展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