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4)
- 2023(9115)
- 2022(7567)
- 2021(6987)
- 2020(5851)
- 2019(13114)
- 2018(12703)
- 2017(23692)
- 2016(12485)
- 2015(13877)
- 2014(13775)
- 2013(14001)
- 2012(12815)
- 2011(11485)
- 2010(11767)
- 2009(11430)
- 2008(11743)
- 2007(10511)
- 2006(9455)
- 2005(8752)
- 学科
- 业(79099)
- 企(62699)
- 企业(62699)
- 济(61944)
- 经济(61869)
- 管理(48802)
- 农(44266)
- 农业(29485)
- 业经(26600)
- 方法(25754)
- 财(20960)
- 数学(18664)
- 数学方法(18552)
- 务(16250)
- 财务(16245)
- 财务管理(16232)
- 中国(16207)
- 技术(15799)
- 企业财务(15351)
- 策(13800)
- 制(13695)
- 和(12255)
- 划(11533)
- 体(11489)
- 贸(10493)
- 贸易(10486)
- 企业经济(10413)
- 易(10251)
- 技术管理(10187)
- 经营(9869)
- 机构
- 学院(188453)
- 大学(179734)
- 济(88458)
- 经济(87178)
- 管理(81769)
- 理学(70293)
- 理学院(69747)
- 管理学(69016)
- 管理学院(68666)
- 研究(59697)
- 中国(51565)
- 农(45688)
- 财(38568)
- 京(36787)
- 农业(34403)
- 科学(32970)
- 业大(30956)
- 财经(30135)
- 江(29689)
- 所(29312)
- 中心(29015)
- 经(27400)
- 研究所(26010)
- 经济学(25377)
- 经济管理(25299)
- 经济学院(23023)
- 州(22943)
- 北京(22689)
- 商学(22342)
- 商学院(22164)
- 基金
- 项目(120350)
- 科学(97735)
- 研究(92443)
- 基金(89336)
- 家(75630)
- 国家(74748)
- 科学基金(66842)
- 社会(62623)
- 社会科(59103)
- 社会科学(59090)
- 省(48787)
- 基金项目(47564)
- 自然(40757)
- 自然科(39880)
- 自然科学(39870)
- 自然科学基金(39236)
- 教育(38737)
- 划(38078)
- 编号(37871)
- 资助(34717)
- 业(32584)
- 创(29001)
- 成果(28516)
- 发(27510)
- 农(27256)
- 部(27167)
- 国家社会(26263)
- 创新(26217)
- 重点(25796)
- 制(25778)
- 期刊
- 济(108171)
- 经济(108171)
- 研究(54782)
- 农(50308)
- 中国(40352)
- 农业(33903)
- 财(31982)
- 管理(31905)
- 科学(25811)
- 业经(25193)
- 学报(23652)
- 融(20780)
- 金融(20780)
- 大学(19745)
- 学学(18671)
- 技术(18363)
- 业(17491)
- 经济研究(15186)
- 财经(14712)
- 问题(14176)
- 农村(13536)
- 村(13536)
- 农业经济(13412)
- 技术经济(13320)
- 经(12802)
- 世界(12437)
- 教育(10834)
- 科技(10442)
- 经济问题(10264)
- 现代(9990)
共检索到296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启现 李志强 刘振虎 刘自杰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5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增长速度测算模型,测定我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预计到2020年可望达到64%以上,并从科技投入、科技队伍、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科技进步 贡献份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秋霞 杨妍妍 高齐圣
文章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非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协整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农业部科技司 1 997年 1月 2 3日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 ,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 ,测得我国“九五”期间 ( 1 995-2 0 0 0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 45% ,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2 %。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测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刘延风
本文在介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并对"八五"期间全国及各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韩孟华 周连第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由1990—1998年的57.09%上升到1999—2007年的78.32%。在以上两阶段,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由5.62%增长到8.23%,物质消耗的增长率由9.97%增长到11.02%。本文基于对以上农业各投入要素对于北京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状况,提出了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都市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 贡献率 生产要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凯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衡量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贡献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了农业生产总值、资本、劳动力及耕地面积等投入产出指标,用索罗余值法分析了1978-2010年间各种投入要素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发现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是促进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应保持农业快速稳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农业 科技进步贡献率 科技创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蒋和平 苏基才
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是农业经济保持动态发展的必要条件。测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 ,探讨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途径 ,对于制定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 ,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凤莲 李双元
基于1992—2012年青海省种植业相关数据,运用索罗余值法对青海省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及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种植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与资本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为47.42%,种植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低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分界线所对应的60%,种植业发展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种植业 索罗余值法 科技进步 贡献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莉侠 张睿 林建永
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1990—2009年北京、上海及天津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1990—2009年三大都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上海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略高于北京和天津。进一步分析发现,三大都市农业物质费用投入对农业总产出的贡献呈下降趋势,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带来的负效应日益明显。
关键词:
三大都市 索洛余值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林杰 王红涛
本文采用Cobb-Douglas函数建立因素分析模型,测得"十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了50%,表明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在逐步增强,但仍存在土地分散经营制度和农业科技教育、农业科研成果及国家农业科研投入不足等障碍;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高等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强度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科技贡献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芳 李炳军
本文运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对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985—2008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7%,仅次于物资投入的贡献率,而劳动投入和土地的贡献率却很小;从经济增长发展阶段来看,"十五"期间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达到55.08%,但没有呈现规律性的增长态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雷玲 张召华 王礼力
利用陕西省农业物资消耗、耕地面积以及农业劳动力投入三个指标,运用C-D生产函数模型对2001-2007年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出此时间段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9.6%。在此基础上,根据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性规律,进一步预测出2011年陕西省农业科技贡献率有望达到55%。陕西省农业物资消耗、耕地面积以及农业劳动力投入等要素的平均增长率和贡献份额的测算结果显示,陕西省农业尚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低水平的农业科技成为制约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洁 夏维力
在阐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与整理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索罗余值法对陕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分析。针对陕西省耕地面积变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在比较分析常用固定弹性法与变动弹性法后选择变动弹性法,结合SPSS 18.0软件测算出近年来陕西省物质费用弹性系数为0.353,劳动力弹性系数为0.636,耕地弹性系数为0.111;同时,对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结果首次表明,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周期为5年。最后,将测算结果与陕西省实况相结合,给出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雪姣 王春瑞 孙福田
本文通过建立DEA模型,测算出黑龙江省2008—2012年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五年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21.46%,说明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仍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DEA 农业科技进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