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78)
- 2023(3707)
- 2022(3157)
- 2021(3045)
- 2020(2440)
- 2019(5445)
- 2018(5296)
- 2017(10829)
- 2016(6019)
- 2015(6394)
- 2014(6364)
- 2013(6154)
- 2012(6001)
- 2011(5507)
- 2010(5720)
- 2009(5193)
- 2008(5068)
- 2007(4752)
- 2006(4511)
- 2005(4028)
- 学科
- 济(19896)
- 经济(19875)
- 管理(19100)
- 业(17361)
- 企(13299)
- 企业(13299)
- 农(8394)
- 财(7504)
- 策(7212)
- 中国(6809)
- 方法(6028)
- 制(5537)
- 农业(5361)
- 及其(5336)
- 数学(5299)
- 政策(5185)
- 税(5181)
- 数学方法(5165)
- 贸(5086)
- 贸易(5084)
- 税收(5029)
- 收(4994)
- 易(4983)
- 地方(4977)
- 业经(4626)
- 银(4625)
- 银行(4621)
- 方针(4545)
- 述(4497)
- 阐(4497)
- 机构
- 学院(78566)
- 大学(76040)
- 济(35543)
- 经济(34722)
- 管理(31061)
- 研究(28812)
- 理学(25722)
- 理学院(25472)
- 管理学(25131)
- 管理学院(24970)
- 中国(23578)
- 财(18967)
- 京(15979)
- 科学(15207)
- 所(14127)
- 中心(13751)
- 江(13615)
- 财经(13435)
- 研究所(12275)
- 经(12143)
- 农(11818)
- 院(10790)
- 北京(10500)
- 州(10478)
- 范(10346)
- 师范(10291)
- 经济学(10081)
- 财经大学(9638)
- 业大(9376)
- 省(9371)
- 基金
- 项目(46926)
- 研究(37874)
- 科学(37494)
- 基金(33486)
- 家(28163)
- 国家(27888)
- 科学基金(24062)
- 社会(23367)
- 社会科(22179)
- 社会科学(22177)
- 省(18166)
- 教育(17268)
- 基金项目(16519)
- 编号(16457)
- 划(15453)
- 自然(14710)
- 成果(14406)
- 资助(14354)
- 自然科(14340)
- 自然科学(14336)
- 自然科学基金(14094)
- 课题(11798)
- 策(11116)
- 发(11004)
- 部(10770)
- 重点(10430)
- 性(10340)
- 年(9850)
- 项目编号(9763)
- 创(9611)
共检索到132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子健 刘学 赵旭
"十二五"规划中,我国节能减排除要求单位GDP的能耗下降16%之外,进一步强调了碳强度和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碳排放降低17%,且在2015年底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1.4%。然而,201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仅实现2.01%降幅,低于3.5%的预期目标,相关的碳强度目标同样未达标;非化石能源比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地所课题组 卢伟
一、"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回顾(一)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分析单位GDP能耗。我国单位GDP能耗呈现长期下降、局部反弹的趋势。199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每万元2.31吨标煤,2009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雍瑞生 王春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人口总量和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呈现明显的持续上升趋势。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从1986年的8.09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09年的30.67亿吨标准煤,年消费量增长近2.8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春苗 胡涛 庞军
我国对外贸易强劲发展,但在贸易价值量顺差的同时,出口引致的资源环境逆差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核算不同年度出口产值、虚拟SO2、CO2排放量,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贸出口产值及虚拟污染占国内较大比重,且其经济贡献小于污染贡献,这在典型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截至2007年,多数典型行业"值污比"小于1。外贸行业污染贡献不容忽视,节能减排潜力更值得"挖掘"。2005年-2007年,外贸虚拟SO2排放量降幅10.4%,出口虚拟CO2排放强度降幅21%。分析表明: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节能减排硬性约束要求,外贸行业在规模、结构与技术效应方面,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虚拟污染 投入产出 值污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昕杰
环境政策是减缓环境破坏、改善环境质量最重要的手段,完善节能减排环境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财政、税收、环境收费、生态补偿机制、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资本市场建设、技术支撑体系、目标责任考核与激励政策八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节能减排环境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完善 节能减排 环境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劲峰
"十一五"时期,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5%。2010年,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增长率达14%。"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对环保产业提出了新要求,提供新机遇。预计未来5年,我国节能环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迪生
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十一五"以来,新疆按照国家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责任考核,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单位GDP能耗和工业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钢铁、建材、电力等行业超额完成国家"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但是,由于受新疆工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均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完成了节能减排目标,生态建设得到扎实推进;国民经济三大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有了较大调整。根据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和能源供求状况,要完成"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仍会面临一些问题。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快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国华 朱高鹏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将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6%、17%,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表明节能减排仍然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鲁钊阳
本文在总结我国"十一五"节能减排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外的形势,从我国所处的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特殊的政绩考核机制、非均衡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严重滞后的激励配套政策以及节能减排指标量化的困难等角度分析了节能减排的难点。文章最后就全面贯彻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低碳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晓东 刘学敏
基于实地调研,本文指出我国城市节能减排工作还面临着一系列制度性障碍:城市存量部分和增量部分之间不一致,无法同步进行;相关政策不配套、不衔接,体制不顺,使节能减排的示范工程无法推广;节能减排缺乏长期规划,能源统计和计量等基础性工作薄弱;国家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进。作者提出,在城市规划中要适度反"功能区"的传统;要在观念上创新,摒弃现代经济学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认识;国家实施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与节能减排政策相互支持,在保增长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节能减排 制度性障碍 城市规划 观念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绍坚 姜荣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物价稳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自2010年以来,物价不断攀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2010年1月的1.5%,上升到2011年7月份的6.5%,为37个月以来的最高峰。居高不下的物价水平,给当前的经济运行造成很大困难,已成为影响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最大因素,因此,2011年4月份以来,中央政府一直把控制物价作为重中之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胜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目前,隐性户籍门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与城镇住房保障等仍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诉求将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压力将更为突出;因此要以均等化享受公共服务为制度创新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积极性,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就需要创新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叶立生
一、淮安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淮安市服务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总量不断扩大,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淮安市服务业的差距仍较为明显,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量问题。淮安市服务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