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0)
- 2023(12771)
- 2022(10806)
- 2021(9727)
- 2020(8025)
- 2019(18059)
- 2018(18185)
- 2017(34154)
- 2016(18674)
- 2015(20774)
- 2014(20906)
- 2013(20692)
- 2012(19643)
- 2011(18211)
- 2010(18816)
- 2009(17783)
- 2008(17596)
- 2007(15938)
- 2006(14941)
- 2005(14347)
- 学科
- 济(95767)
- 经济(95647)
- 管理(54654)
- 业(49588)
- 企(39042)
- 企业(39042)
- 中国(28494)
- 地方(27024)
- 方法(26623)
- 农(24379)
- 财(24136)
- 制(22884)
- 数学(22592)
- 数学方法(22347)
- 业经(21682)
- 银(17213)
- 银行(17193)
- 学(17179)
- 融(16867)
- 金融(16865)
- 农业(16719)
- 行(16680)
- 地方经济(16187)
- 体(16143)
- 发(13872)
- 环境(13724)
- 贸(13373)
- 贸易(13358)
- 易(12815)
- 体制(12441)
- 机构
- 学院(268677)
- 大学(268438)
- 济(123362)
- 经济(120810)
- 研究(102287)
- 管理(95791)
- 中国(80199)
- 理学(79070)
- 理学院(78117)
- 管理学(77025)
- 管理学院(76493)
- 财(61625)
- 京(58552)
- 科学(56688)
- 所(52172)
- 研究所(45900)
- 财经(45592)
- 中心(45502)
- 江(45148)
- 农(41321)
- 经(41010)
- 经济学(39207)
- 北京(38468)
- 范(37505)
- 师范(37181)
- 院(36642)
- 州(35380)
- 经济学院(34632)
- 业大(33357)
- 财经大学(33223)
- 基金
- 项目(161318)
- 科学(127215)
- 研究(123752)
- 基金(115307)
- 家(98994)
- 国家(98086)
- 科学基金(83426)
- 社会(81118)
- 社会科(76921)
- 社会科学(76906)
- 省(63292)
- 基金项目(59046)
- 教育(56680)
- 划(52463)
- 编号(49593)
- 自然(48858)
- 自然科(47637)
- 自然科学(47625)
- 资助(47212)
- 自然科学基金(46774)
- 成果(43255)
- 发(40641)
- 重点(37099)
- 课题(37035)
- 部(36050)
- 制(34913)
- 国家社会(34057)
- 发展(33553)
- 创(33183)
- 展(33024)
- 期刊
- 济(159128)
- 经济(159128)
- 研究(97491)
- 中国(68006)
- 财(48527)
- 管理(41275)
- 农(40268)
- 学报(36362)
- 教育(35887)
- 科学(35522)
- 融(34011)
- 金融(34011)
- 大学(29110)
- 学学(26850)
- 农业(26213)
- 经济研究(25910)
- 技术(25026)
- 财经(24483)
- 业经(24075)
- 经(21303)
- 问题(20168)
- 贸(15606)
- 世界(14511)
- 技术经济(14407)
- 国际(13994)
- 业(13454)
- 改革(13079)
- 革(13079)
- 经济问题(12884)
- 经济管理(12699)
共检索到458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宜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其本质内容是科学发展引领未来,转变方式赢得未来。无论从下一轮产业革命还是收入分配角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迫在眉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包括三个层面,国家层面需要完成宏观政策、战略上的转变;企业层面需要向上竞争,抢占"微笑曲线"的高端;个人层面需要从勤劳傻干转向努力巧干。"十二五"期间需要采取综合配套政策,扩大中等收入者规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辜胜阻 李洪斌 马军伟
"十二五"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攻坚时期,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尽快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关键。文章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指出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需要政府在提高劳动报酬、调节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以及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方面采取措施,还要顺应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倒逼"劳动报酬提升的市场力量,与企业联手推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十二五”规划 经济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桂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依然存在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等现象。从马克思分配公正思想的视角看,居民主体地位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弱化以及忽视"非劳动者个体差异"的影响是收入差距拉大、形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对此,要从制度层面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继续稳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以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新常态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桂霞 齐晓安
收入分配制度是一项利益分配与再分配的制度,涉及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我国收入分配的制度缺陷(一)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公平的缺陷长期以来,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和城乡居民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邹斌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外在与内在两个维度,涉及专业教育、专业制度、专业伦理三大要素。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建国后历次大学教师分配制度改革既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关键岗位意识,理顺个人与组织关系,不断推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 教师专业发展 分配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国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是时代的客观要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新特征,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的是要处理好转变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促转变与谋发展,是内在统一、相互促进的。主题和主线是"十二五"规划的灵魂,也是未来发展的指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兵权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这两种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两种分配制度的结合能否在实践中得以贯彻?本文将从这二方面进行剖析。 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 按劳分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设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雇佣劳动彻底消亡的社会,是商品、货币、价值逐渐走向消亡的社会。按劳分配经过在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和我国发展与实践,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商品、货币关系长期存在和市场体制的建立,使得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发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维彪
一、改革的理论依据在设想任何一个改革方案时,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步骤和措施,都要把医院和劳动者提供的有效劳动作为收入分配的依据。医院提供的有效劳动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 1.医疗服务过程中支出的劳动和教学、研究中支出的劳动。由于医疗产出的特殊性,即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同时结束,所以就一般的情况,只要消费者得到康复和保健服务,那么这个劳动就是有效的,产品也就转化为商品,具体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也就得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红霞,钱建英
2001年,我市推出了“医疗服务、资产经营委托管理 目标责任制”(以下简称“托管制”)改革举措,从此,卫 生改革进入了实质性变革的初始阶段,为今后进一步贯彻 落实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了适应改革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时良瑞 陈婕
要实现消费主导式的增长,关键是要在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上取得重大突破。低消费高储蓄是导致我国经济失衡的关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张曾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扩大、收入秩序混乱、收入分配不公等问题,对于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经济新常态下,税收政策、价格改革、社会保障等政策杠杆对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难题,需要逐步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完善再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强收入分配监测体系,由此才能使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