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2)
- 2023(12106)
- 2022(10460)
- 2021(9403)
- 2020(8264)
- 2019(18979)
- 2018(18680)
- 2017(36211)
- 2016(20138)
- 2015(22523)
- 2014(22432)
- 2013(22370)
- 2012(20867)
- 2011(19169)
- 2010(19190)
- 2009(18096)
- 2008(17998)
- 2007(16432)
- 2006(14445)
- 2005(12786)
- 学科
- 济(83666)
- 经济(83579)
- 管理(56138)
- 业(54409)
- 企(43029)
- 企业(43029)
- 方法(41099)
- 数学(36873)
- 数学方法(36525)
- 农(23219)
- 中国(22975)
- 财(22185)
- 学(18083)
- 业经(17560)
- 贸(17354)
- 贸易(17349)
- 易(16884)
- 制(16640)
- 农业(15295)
- 地方(15268)
- 银(13979)
- 银行(13915)
- 务(13554)
- 财务(13519)
- 财务管理(13482)
- 环境(13440)
- 行(13247)
- 企业财务(12759)
- 融(12553)
- 金融(12551)
- 机构
- 大学(300554)
- 学院(298226)
- 济(122936)
- 经济(120478)
- 管理(112948)
- 研究(102426)
- 理学(98063)
- 理学院(96930)
- 管理学(95286)
- 管理学院(94748)
- 中国(76348)
- 科学(66185)
- 京(63313)
- 农(60152)
- 财(56319)
- 所(54072)
- 业大(50983)
- 研究所(49544)
- 农业(48317)
- 中心(46571)
- 财经(45264)
- 江(43741)
- 经(41018)
- 北京(39688)
- 经济学(37786)
- 范(37712)
- 师范(37179)
- 院(36268)
- 州(34595)
- 经济学院(34594)
- 基金
- 项目(199863)
- 科学(154961)
- 基金(144027)
- 研究(138264)
- 家(128730)
- 国家(127685)
- 科学基金(106871)
- 社会(87382)
- 社会科(82927)
- 社会科学(82893)
- 省(79517)
- 基金项目(77216)
- 自然(71104)
- 自然科(69413)
- 自然科学(69384)
- 自然科学基金(68148)
- 划(67747)
- 教育(63604)
- 资助(58766)
- 编号(54842)
- 重点(45813)
- 部(43994)
- 成果(43654)
- 发(43228)
- 创(41541)
- 计划(39629)
- 科研(39404)
- 创新(38991)
- 课题(38138)
- 教育部(36650)
共检索到42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晓明 闫柯旭
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框架下,应用共同前沿下的SBM模型(MSBM模型)研究"十二五"期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表现及差异。研究发现:"十二五"期间我国省际能源效率仍维持较低水平,且地区间差异性显著增加;省际能源效率平均水平为0.58,说明削减40%能源投入水平仍能实现现有经济产出水平,节能减排潜力较大。进一步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对能源效率的自相关性展开检验,并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讨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级地区能源效率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开发水平和二次产业占比对能源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负面效应,技术创新和城镇化率为能源效率提升提供支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韦向阳 郇红艳
文章基于对皖北地区的实地考察和1992-2010年农民收入的统计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十二五时期影响安徽农民收入倍增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民受教育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影响,欠发达地区、农业大省与农民工流动的省情对安徽农民增收影响极大,皖北地区的土地流转、政府引导、农民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养、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等问题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而城镇化水平、财政支农还没有产生明显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洁 戴庆庆
文章以我国30个省级单位多种指标数据为样本,运用引入了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在考虑碳排放的基础上对各地区的环境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并与仅考虑经济效益的CCR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uper-SBM模型的评价更为真实客观。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与环境效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迟远英 张宇
本文分析了我国29个省市2000-2014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用MalMquist指数法从能源效率中分解出技术效率变化率、纯技术效率变化率和规模效率变化率,再以平方EuclidEan距离对29个省市进行聚类分析。选择科技水平、产业结构、政府影响、经济规模、开放程度等五个方面共8个指标,分东、中、西三个区域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分析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旭辉
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上,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5个方面构建基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和线性加权评价模型,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进行动态评价,揭示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探索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协同推进状况。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万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强度未能实现下降20%的目标,能源总量也没有得到控制。"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目标都明显高于中央7%的目标,这势必加大对能源消费需求的压力。通过研究,确定出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40亿吨左右的目标。分解发现,各地在实现经济增长和能源强度下降目标的条件下,消费总量将大大突破该总控制目标值,进而计算出各地的总节能量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的节能量。分析能源结构和自给缺口,表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所面临的形势都比较严峻。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目标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韶
本文在对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就业状态的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交互分类、对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京津冀都市圈农民工流动就业影响因素的微观分析模型,实证分析了京津冀都市圈中农民工迁出概率和迁入地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京津冀都市圈城乡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京津冀都市圈内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城乡教育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都市圈 农民工 微观分析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山红梅 杨珂欣 胡海涛 柳朝红 JING Shi
采用DEA模型对我国内地31个省份2010—2016年间邮政业效率进行评价,采用基于面板数据的Tobit回归模型对邮政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邮政行业综合技术效率整体偏低且存在缓慢下降趋势和明显的区域差异。固定资产利用率、市场化程度、交通状况、信息化程度和人才状况是造成我国区域邮政综合效率低下、区域间差异明显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提高我国邮政业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苟晓霞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十二五"时期"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的目标。文章在基于生命表数据基础上,通过计算人均预期寿命贡献率并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后得出:我国目前人均预期寿命虽然已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其绝对增速正逐渐放慢。而降低60-90岁年龄段老年人口死亡率、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缩小家庭规模、迁移有条件的离退休老人到低海拔地区养老是实现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目标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韩健鹏 邵子轩 吴华章
目的:明确我国综合医院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切实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方法: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并对2003—2018年我国主要综合医院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综合医院医疗效率受医院数量、医务人员数量、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其中政府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对的影响路径基本相同,且影响具有稳定性。结论:科学合理的配备医院与医务人员数量能够积极有效的提升我国综合医院医疗效率。数量配备不足与超过必要限度,均将降低我国综合医院整体效率。我国应通过科学的管理与精湛的医疗技术最大限度地提升我国综合医院医疗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积极引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综合医院 经济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平
基于单一污染物难以表达环境污染状况的不足,本文提出了能够代表整体环境状况的污染排放指数,并首次运用一种基于整体差异的动态客观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28个省1995~2006年的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测度,分析了中国和分区域污染排放指数的变动趋势,并基于经济结构和能源因素视角,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中国和分区域污染排放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要实现"十一五"规划中主要污染物在2010年比2006年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从三大区域来看,应该重点监控东部地区;从省级区域看,应该重点加大对河北、江苏、辽宁、山东、四川、河南、山西、广东、浙江、湖北、湖南等省份污染排放的治理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制定符合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震 汪浩祥 马开平 周应堂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BCC模型和视窗分析方法,以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规模以上企业在"十二五"期间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研究,以期为"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提出合理性建议。研究发现:"十二五"期间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总体效率均值较高,但是存在部分地区效率低和众多地区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的情况;全国以及东部、西部地区企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发展趋势,而中部地区呈现相反的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江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璐 秦江梅 李小菊 左羚 张瑾雯 冯红红 唐景霞
目的:通过核算"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费用,分析新疆卫生总费用变化情况,为新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筹资来源法进行核算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总费用筹资总额由424.23亿元增加到756.45亿元,人均卫生总费用由2 178.53元增加到3 631.2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由7.52%增加到10.24%。政府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由2011年的35.30%下降到2015年的30.55%。社会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由2011年的38.54%增加到2015年的44.68%。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占总费用的比重2011年为26.16%,增加到2013年的28.09%,随后又降低到2015年的24.77%。结论:"十二五"期间,新疆卫生费用保持稳定增长,筹资结构较合理;"十三五"期间应确保政府和社会投入力度可持续性加大,继续以优化筹资结构为主要目标之一。
关键词:
卫生费用 卫生筹资 新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祁祥 锁凌燕 郑伟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双转"的第三阶段,即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全面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双转"期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迅速凸显。"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社会经济面临金融风险、三农风险、生态风险、公共风险等"四大风险",其背后的风险因素包括强国与富民、先富与后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等"六大矛盾",这些矛盾和风险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风险应对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宏观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格外注重推动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改革,着力化解六大矛盾。
关键词:
双转 综合风险管理 风险 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