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20)
- 2023(4638)
- 2022(4080)
- 2021(3879)
- 2020(3102)
- 2019(6811)
- 2018(6631)
- 2017(13156)
- 2016(7105)
- 2015(7788)
- 2014(7865)
- 2013(7779)
- 2012(7460)
- 2011(6917)
- 2010(7213)
- 2009(6604)
- 2008(6303)
- 2007(5813)
- 2006(5523)
- 2005(5030)
- 学科
- 济(27385)
- 经济(27353)
- 管理(21834)
- 业(20391)
- 企(15239)
- 企业(15239)
- 农(10304)
- 方法(9589)
- 中国(9012)
- 财(8690)
- 数学(8465)
- 数学方法(8319)
- 策(7763)
- 贸(6736)
- 农业(6734)
- 贸易(6731)
- 制(6688)
- 易(6531)
- 地方(6483)
- 业经(6065)
- 及其(5728)
- 政策(5475)
- 银(5459)
- 银行(5448)
- 行(5297)
- 税(5215)
- 税收(5065)
- 收(5031)
- 融(4842)
- 金融(4842)
- 机构
- 学院(100396)
- 大学(97690)
- 济(45447)
- 经济(44467)
- 管理(39032)
- 研究(36083)
- 理学(32771)
- 理学院(32400)
- 管理学(31991)
- 管理学院(31778)
- 中国(28583)
- 财(23471)
- 京(20170)
- 科学(19306)
- 所(17858)
- 财经(17223)
- 江(16584)
- 中心(16393)
- 研究所(15705)
- 经(15569)
- 农(14324)
- 范(13823)
- 师范(13749)
- 经济学(13396)
- 北京(13223)
- 院(13182)
- 州(12932)
- 财经大学(12492)
- 经济学院(11887)
- 业大(11655)
- 基金
- 项目(60360)
- 科学(48332)
- 研究(47834)
- 基金(43521)
- 家(36643)
- 国家(36273)
- 科学基金(31330)
- 社会(30583)
- 社会科(29004)
- 社会科学(28999)
- 省(23106)
- 教育(22024)
- 基金项目(21681)
- 编号(20654)
- 划(19441)
- 自然(19011)
- 自然科(18574)
- 自然科学(18568)
- 资助(18408)
- 自然科学基金(18219)
- 成果(17567)
- 课题(14596)
- 部(13988)
- 发(13552)
- 重点(13170)
- 性(12716)
- 策(12715)
- 教育部(12226)
- 年(12201)
- 国家社会(12173)
共检索到165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樊彩跃
一、基本思路扩大内需,特别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是我国"十二五"时期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开始向1万美元过渡期间,恩格尔系数将明显下降,居民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建国 王蕴
影响我国消费率下降的基本因素是居民收入份额下降和消费倾向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居民作为劳动者、消费者市场主体地位的下降。沿着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新增国民收入越多,越容易出现有利于企业不利于劳动者、有利于投资不利于消费的局面。"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扩大消费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通过消费的引导,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政府主导型经济向生产者、消费者主导转变,实现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政策要点是: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在效率和公平中寻求改革的平衡点,以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战略为指导构建良好的消费模式。
关键词:
“十二五” 消费率 宏观经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谭永生 杨宜勇
"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持续存在,结构性问题会更加突出。为落实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十二五"应注重以"数量优先,兼顾质量;瞄准结构,服务经济;优化环境,鼓励创业;依法就业,和谐劳动"等为抓手,全面促进就业。
关键词:
“十二五” 就业 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亨明
本文尝试从2000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以来中部地区的工业化现状,分析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根据其出现的问题,简要说明阻碍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因素,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中部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提出一些基本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中部地区 新型工业化 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建平
一、四川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1.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较低。长期以来,四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大多数年份的贡献率低于50%。近年来,四川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加强,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仍然偏低。特别是2006年以来,四川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低于全国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立
消费增长率与消费率是关于消费分析的两个基本概念,消费率属于相对概念且存在双向变化的可能性,不能全面反映消费在改善的真实状况。消费增长率属于绝对概念,反映居民福利增加程度。"十二五"规划如果设立反映扩大消费的单一指标,可以设立消费增长率指标。如果建立双指标或多指标体系,可同时设立消费率指标和消费增长率指标。扩大消费应逐步缩小消费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差距,尽可能使消费增长率略快于经济增长率。如果卫生、社会保障等体制改革能够取得明显进展,居民消费增长率将有可能逐步提高,未来几年居民消费增长率处于16%~18%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能够基本排除降低经济增长率的"缩小分母"方法,将努力方向限定在"扩大分子...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韩俊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二五"时期,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是:加快农业经营方式"两个转变",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求平衡。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构筑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普惠性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体管所课题组 聂高民 李振京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和应对国际经济格局调整挑战、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阶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江涛
经过近二十年的实际运行后,我国现行税制呈现出一些明显特性:累进性增强、稳定性趋弱、调控性有限、集中性加剧、竞争性弱化。因此,"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应在弱化税制的累进性、强化税制的稳定性、增强税制的调控性、降低税收的集中性、提高税制的竞争性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
税收制度 特性 改革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课题组 杨玉英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十分迫切。一、影响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英 方松海 付保宗 姜江 曾宪奎
提高产业竞争力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工业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影响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因素开始分析,认为要素禀赋、资源环境、政策体制、市场需求、配套能力等对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将发挥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全球经济和产业竞争格局面临新调整,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必然趋势,长期成本上升压力继续加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等国际形势和产业发展背景下,提出我国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标重点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产业竞争力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剑钊 李欣婷 李秋淮
我国经济发展即将步入"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需求结构的变化过程,探讨了安徽省扩大内需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力争扩大内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安徽省 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后凯 邬晓霞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近年来,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长加快,地区经济呈现相对均衡增长态势,东西部差距由扩大转变为缩小,农村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在"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除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外,还应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两种类型区,实行差别化的国家区域调控政策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蕴 卢岩
政府消费是整个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1992~2010年间,我国消费率的下降不仅体现为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而且也体现为政府消费率的下降,而政府消费率的下降并不是由于政府收入份额下降,而主要是由于政府收入中用于消费方面的比重下降。政府消费中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部分约占40%左右,而又以教育和卫生支出为主体。从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领域政府及居民分担情况看,在教育和卫生领域,居民分担比重总体比较高。当前我国政府消费中存在着政府提供的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的公共服务整体不足,存在巨大城乡差距以及财政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十二五"时期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目标,增强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主要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