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5)
2023(6861)
2022(5294)
2021(4857)
2020(3934)
2019(8804)
2018(9314)
2017(18444)
2016(10444)
2015(12142)
2014(12576)
2013(12216)
2012(11292)
2011(10279)
2010(10522)
2009(9865)
2008(9848)
2007(9198)
2006(8637)
2005(8147)
作者
(30184)
(24724)
(24355)
(23683)
(15588)
(11613)
(11423)
(9477)
(9422)
(9141)
(8264)
(8115)
(8080)
(7929)
(7633)
(7512)
(7399)
(7241)
(7169)
(7099)
(6494)
(6036)
(6006)
(5795)
(5633)
(5616)
(5542)
(5537)
(5089)
(4891)
学科
(41859)
经济(41802)
管理(27313)
(26058)
(19145)
企业(19145)
中国(17890)
(14907)
方法(14336)
数学(12245)
数学方法(12152)
(11504)
(11243)
业经(10841)
农业(9371)
(9325)
银行(9315)
地方(9045)
(8924)
(8379)
贸易(8371)
(8170)
(7671)
(7526)
(7323)
金融(7321)
(7083)
理论(6792)
教育(6536)
(6238)
机构
学院(151195)
大学(149141)
(61306)
经济(59782)
管理(51856)
研究(50347)
理学(42627)
理学院(42129)
管理学(41417)
管理学院(41133)
中国(41102)
(32844)
(32714)
科学(28648)
(25813)
(25693)
财经(24902)
中心(22981)
(22689)
研究所(22515)
(22284)
北京(21398)
(21375)
师范(21194)
(20563)
经济学(19340)
业大(18880)
(18074)
财经大学(18022)
经济学院(17550)
基金
项目(84720)
研究(67624)
科学(64800)
基金(57753)
(48862)
国家(48398)
社会(41411)
科学基金(40126)
社会科(39033)
社会科学(39024)
(33883)
教育(31772)
编号(30528)
基金项目(29771)
(27779)
成果(26543)
资助(23686)
自然(22683)
自然科(22051)
自然科学(22043)
课题(21753)
自然科学基金(21624)
(19465)
重点(19177)
(18654)
(18267)
(18183)
项目编号(17931)
(16851)
国家社会(16634)
期刊
(78441)
经济(78441)
研究(52161)
中国(34648)
(25241)
教育(22714)
(22476)
管理(20760)
学报(20086)
(18416)
金融(18416)
科学(18294)
大学(15791)
农业(14724)
学学(14320)
业经(14225)
技术(14172)
经济研究(12591)
财经(12326)
问题(11470)
(10678)
图书(9374)
(9290)
商业(8348)
理论(8309)
现代(7903)
国际(7764)
实践(7508)
(7508)
(7218)
共检索到246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国华  
一、"十一五"规划城镇化指标执行情况判断2008年底,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2770美元。根据有关资料,1998年世界平均城市化率达46%时,各国人均收入与城市化率情况是,高收入国家(平均人均收入2.587万美元)的平均城市化率是78%,中上收入国家(平均人均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相伟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2009年,城镇化率由30.5%提高到46.6%,年均增长近1.2个百分点,即使未来几年城镇化速度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将达到甚至超过50%,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即将迎来战略节点期,也将是城镇化战略转型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艳华  孙长学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乡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转折时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我国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快转变农业和农村发展方式。各地区将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总量增长将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将对城镇化产生双重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将不断加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丽  王冬欣  
"十二五"期间,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志勇  
"十二五"时期,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还需全面突进。税收划分应按照财权、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改革。本文提出了一个税收划分的基本方案,并对房产税、营业税、资源税等相关问题作了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光只  刘传俊  
本文首先对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以及"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已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其次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预测"十二五"时期末及后"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比例,得出"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20%覆盖率规划目标并不能满足住房需求,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的结论;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土地供应、资金、建设管理以及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策略建议,为后"十二五"时期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海良  姜明栋  侯雅如  
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发展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劲动力,但同时工业用水的猛增促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以及水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通过建立工业用水与城镇化之间的脱钩模型,利用"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面板数据,研究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工业用水与城镇化的脱钩状态,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对数迪氏指数法考察工业用水量的具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工业用水总体呈现脱钩状态,但"十一五"期间表现为弱脱钩状态,而"十二五"期间表现为强脱钩状态;(2)长江经济带各省市脱钩关系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长江上游经济区明显处于不同的脱钩状态;(3)城镇化影响工业用水的四大效应中,技术效应抑制工业耗水,产出效应则促进工业耗水,而结构效应和人口效应对工业用水的影响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据此,提出通过技术节水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桂婵  胡卫东  
新型城镇化是在传统城镇化基础上提出的,得到了国家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也是学术界当今研究的热点,因此,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并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经济规律和现实发展等方面,论述了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趋势的观点;其后从数据角度对传统城镇化道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双正  
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价格运行情况及主要特点,接着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主要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六项通货膨胀预警指标,并对"十二五"时期价格总水平趋势影响因素及通胀风险进行了全面深入剖析。之后,深入阐述"十二五"时期我国价格波动需要密切关注的几个方面。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围绕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车伟  
城镇化显然是"十三五"时期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过去谈得非常多,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应该存在一些误区,或者说一些有争议的地方。首先第一点要谈的是对城市和城市化的定义。全世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研究城市化的问题时大家也并没有共识。现在我们按统计局公布的——按城市常住人口来统计的城镇化率,我的印象中应该是55%左右。对这个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董晓峰  杨春志  刘星光  
新型城镇化指面向国际国内社会经济新发展和解决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环境不友好、质量不高、宜人性与社会保障性差等局面,走具有环境友好、宜居生态、社会和谐、知识支撑、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城镇化发展之路。虽然我国国家总体与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已经出台,实践新型城镇化试点也正在进行,但当前我国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还十分不足。对新型城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首先,追溯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与进展,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特征;其次,系统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新型城镇化方法论、城镇化理论发展新趋势、核心基础理论、推进途径四个方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亦楠  邱红  
为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融资难题,应以优化政府财政融资渠道为导向,激发地方公债融资潜力,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推广公私合作融资方式,倡导金融创新融资途径,构建一个融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元化、融资领域多元化的多维融资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洁  权少伟  
本文系统介绍了城镇化率的定义与统计标准、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推算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城镇化率的推算是以人口普查、年度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和村级单位城乡属性为基础,通过测算影响城镇化率的3个因素:城镇区域扩张、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城乡迁移,来测算我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建立科学有效的城镇化率监测制度,是当前统计制度方法研究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