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8)
- 2023(5459)
- 2022(4974)
- 2021(4535)
- 2020(3996)
- 2019(9631)
- 2018(9534)
- 2017(18865)
- 2016(10669)
- 2015(12288)
- 2014(12552)
- 2013(12783)
- 2012(12226)
- 2011(11205)
- 2010(11296)
- 2009(10600)
- 2008(10773)
- 2007(10098)
- 2006(8638)
- 2005(7757)
- 学科
- 济(48077)
- 经济(48036)
- 管理(29125)
- 业(28189)
- 方法(24697)
- 企(22249)
- 企业(22249)
- 数学(22074)
- 数学方法(21891)
- 农(13141)
- 财(11656)
- 中国(11582)
- 学(10162)
- 地方(9834)
- 贸(9588)
- 贸易(9582)
- 易(9294)
- 业经(9126)
- 农业(8457)
- 制(8330)
- 和(7724)
- 环境(7358)
- 务(6924)
- 财务(6909)
- 财务管理(6884)
- 银(6589)
- 理论(6568)
- 银行(6567)
- 企业财务(6467)
- 划(6335)
- 机构
- 大学(160896)
- 学院(159566)
- 济(68389)
- 经济(66962)
- 管理(60549)
- 研究(55571)
- 理学(51905)
- 理学院(51295)
- 管理学(50438)
- 管理学院(50127)
- 中国(41543)
- 科学(34926)
- 京(34174)
- 农(30372)
- 财(30029)
- 所(29391)
- 研究所(26758)
- 中心(25616)
- 业大(25574)
- 江(24888)
- 农业(24211)
- 财经(23992)
- 经(21690)
- 北京(21585)
- 经济学(21346)
- 范(20999)
- 师范(20793)
- 院(19517)
- 经济学院(19448)
- 州(19373)
- 基金
- 项目(103361)
- 科学(80161)
- 研究(74456)
- 基金(73906)
- 家(64642)
- 国家(64127)
- 科学基金(53634)
- 社会(46213)
- 社会科(43739)
- 社会科学(43722)
- 省(40803)
- 基金项目(39299)
- 自然(34648)
- 划(34625)
- 教育(34516)
- 自然科(33801)
- 自然科学(33788)
- 自然科学基金(33184)
- 资助(30826)
- 编号(30807)
- 成果(25340)
- 重点(23745)
- 部(23478)
- 发(22933)
- 课题(21281)
- 创(20954)
- 科研(20201)
- 教育部(19730)
- 创新(19621)
- 计划(19315)
共检索到235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国峰 王彦彭
以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作为工业节能潜力分析的代表性变量,对"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工业节能目标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十二五"时期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为20%—24%,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仅工业领域就实现节能6.7亿吨标准煤和重点行业节能降耗的目标,超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承受能力和范围。"十二五"时期要注意加大工业节能减排研发的投入和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完善节能减排能力评估与节能减排信息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工业节能减排的监测和考核;政府部门应加快完善工业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制定奖惩措施,联合工业企业克服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加快国外先进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的...
关键词:
“十二五”时期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预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彦彭
以万元GDP能耗节能潜力为代表性指标,采用多种计量方法研究后发现,影响我国万元GDP能耗的因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其次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2015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2010年相比降幅预计在12%~17%之间,下降16%是能达到的理想目标。就我国最具节能潜力的理想情景、乐观情景、悲观情景而言,2015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与2010年相比将分别下降18.07%、17.05%、6.77%;如果仅有经济发展或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实现,而节能减排技术没有进步,那么2015年我国万元GDP能耗的其余两项指标与2010年相比将分别下降11.8%和14.43%。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屈小娥 屈冰
文章以中国大陆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以各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总量为基础,通过建立模拟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灰色预测GM(1,1)模型,实证测算了各省份"十二五"期间单位产值能耗的节能潜力、节能总量及对全国总节能量的贡献。
关键词:
灰色预测 能源消费 节能潜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春苗 胡涛 庞军
我国对外贸易强劲发展,但在贸易价值量顺差的同时,出口引致的资源环境逆差日益凸显。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定量核算不同年度出口产值、虚拟SO2、CO2排放量,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贸出口产值及虚拟污染占国内较大比重,且其经济贡献小于污染贡献,这在典型行业体现得尤为明显。截至2007年,多数典型行业"值污比"小于1。外贸行业污染贡献不容忽视,节能减排潜力更值得"挖掘"。2005年-2007年,外贸虚拟SO2排放量降幅10.4%,出口虚拟CO2排放强度降幅21%。分析表明: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节能减排硬性约束要求,外贸行业在规模、结构与技术效应方面,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关键词:
对外贸易 虚拟污染 投入产出 值污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解三明
在进行模型预测时,要根据我国实际来确定今后20~30年的改革因素、后发优势、投资率变化和外资流入的规模及大小。同时考虑环境治理所占用GDP的份额,以及资本设备利用率和劳动力参与率,综合对未来20~30年的GDP进行预测。在今后13年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仍可保持8.0%左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预测 经济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敏英
为落实"十二五"规划节能目标,针对节能要素,结合我国节能降耗的现状,详尽分析了当前高能耗行业市场需求旺盛和淘汰落后产能巨大压力的严峻形势,以及存在的各种结构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对节能的影响,力求能够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方面、节能机制与体制方面能够有针对性地突破关键问题,防止在规划期末,为落实指标所采用的各种非理性行为,有序、切实地开展节能工作。
关键词:
“十二五” 节能 结构 高耗能 区域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戴彦德
"十一五"期间,我国前4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按照目前的进展状况,可以完成"十一五"20%的节能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节约能源约6亿多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以上。"十二五"时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云燕 王静
首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资源不断消耗,节能减排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首都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目标的基础上,对2001~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评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0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计算出北京市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后分析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节能减排潜力造成的影响,并对北京市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建豹 黄贤金 孟浩 周艳 徐国良 吴常艳
以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为例,以2010年为基准年,在ESTDA的框架下,运用ESDA、LISA时间路径和LISA时空跃迁等方法分析了2011~2015年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的时空动态特征,同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和空间自相关性;(2)东部地区具有相对稳定的局部空间结构;在空间依赖方向上,北京稳定性最强,新疆波动性最大;(3)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空间格局演化的整合性较弱,稳定性较强,协同高增长省域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协同低增长省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4)影响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累积目标完成率的重要因素是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自给度和能源消费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夏炎 杨翠红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优化方法,提出了行业实际节能潜力和行业实际结构调整潜力两个概念,并将全国总节能目标按照各个不同的行业进行优化分解。同时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前后不同情景下,行业能源效率优化的结果。得到三点主要结论:(1)产业结构调整情况下,行业可以制定更小的节能目标;(2)行业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高耗能行业产业结构减小,对产业结构长期良性调整有利;(3)节能潜力大的行业,对实现全国目标的贡献大,但能实现的节能目标不一定大,因此要给予政策扶持。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史作廷
本文在对节能减排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和交通领域的节能增效成绩,发现工业领域产品单耗持续降低,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有所改善,交通领域更加绿色低碳,这些领域节能增效潜力显著。然后从推进绿色制造、提升建筑能效、构建绿色低碳运输方式、推动产业园区节能改造、创新驱动提升节能效用、完善市场化节能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中国重点领域节能增效潜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 碳达峰 碳中和 能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新强 张宝生
随着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逐渐增强,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将经济与环境的相对重要性纳入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中,通过改进原有的DEA模型,并根据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经济与环境的相对重要性也有所不同的思路,通过偏好锥的设定构造不同发展目标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动态评价模型,并以中国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实现的难易程度分为阶段性可持续发展目标改进和统一可持续发展目标两种情况,分析我国不同情景下的节能潜力。结果表明,中国2011年各省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5个层次。尽管中西部地区省份的平均能源效率为0.806,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的0.865,但其处于可持续发展较差阶段的省份比例仅为6....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安岗 郁培丽 石俊国
能源利用效率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以工业部门2003年至2010年3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对各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定和比较,并对各行业的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最低。各行业能源效率都有提高的趋势,节能潜力因行业而异。针对不同行业的节能潜力,政府应采取不同的节能激励政策。本研究可以为识别行业节能潜力差异性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能源利用技术效率提高和经济的可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祝坤福
基于2007年区分内外资企业的非竞争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内、外资企业的完全能耗强度差异,并测算了当各部门内资企业的相关技术达到外资企业水平时,工业整体的节能幅度。测算结果表明,内资企业需求结构、节能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调整能分别为我国工业整体用能带来10%、22%和33%左右的节能潜力。结合政策可行性与推行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推广先进企业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实现工业节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蒋雪梅 祝坤福
基于2007年区分内外资企业的非竞争型能源投入产出表,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内、外资企业的完全能耗强度差异,并测算了当各部门内资企业的相关技术达到外资企业水平时,工业整体的节能幅度。测算结果表明,内资企业需求结构、节能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调整能分别为我国工业整体用能带来10%、22%和33%左右的节能潜力。结合政策可行性与推行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推广先进企业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实现工业节能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