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6)
2023(11456)
2022(10117)
2021(9592)
2020(8045)
2019(18688)
2018(18521)
2017(36197)
2016(19899)
2015(22031)
2014(21804)
2013(21724)
2012(19947)
2011(18003)
2010(17687)
2009(15975)
2008(15285)
2007(13280)
2006(11751)
2005(10238)
作者
(58388)
(48136)
(47923)
(45651)
(30575)
(23215)
(21744)
(18996)
(18502)
(17206)
(16573)
(16195)
(15339)
(15314)
(15038)
(14952)
(14552)
(14496)
(13824)
(13755)
(12130)
(11781)
(11716)
(11001)
(10873)
(10782)
(10590)
(10528)
(9753)
(9576)
学科
(77033)
经济(76950)
管理(54784)
(51327)
(43222)
企业(43222)
方法(36483)
数学(31714)
数学方法(31291)
中国(19763)
(19665)
(18925)
(18908)
业经(16961)
地方(16141)
(13860)
(13406)
贸易(13399)
(12997)
农业(12935)
理论(12878)
(12502)
环境(11930)
(11929)
财务(11859)
财务管理(11837)
技术(11706)
企业财务(11234)
(10609)
(10577)
机构
大学(277394)
学院(274548)
管理(109014)
(106374)
经济(104015)
研究(95423)
理学(95057)
理学院(93978)
管理学(92216)
管理学院(91765)
中国(68272)
科学(62381)
(60064)
(48884)
(48216)
(46692)
研究所(44989)
业大(44830)
中心(41801)
(39222)
农业(38201)
北京(37995)
财经(37878)
(36149)
师范(35692)
(35343)
(34526)
(32010)
经济学(31243)
技术(29939)
基金
项目(195204)
科学(152150)
基金(141052)
研究(138926)
(124868)
国家(123868)
科学基金(105181)
社会(85323)
社会科(80751)
社会科学(80724)
(76530)
基金项目(75221)
自然(70930)
自然科(69245)
自然科学(69224)
自然科学基金(68009)
(65109)
教育(63285)
资助(59002)
编号(55960)
成果(45090)
重点(44020)
(42431)
(41650)
(40285)
课题(38929)
科研(37862)
创新(37607)
计划(36790)
教育部(35815)
期刊
(114735)
经济(114735)
研究(80672)
中国(50215)
学报(49335)
科学(43973)
(42884)
管理(40723)
大学(36511)
学学(34395)
(33743)
农业(30133)
教育(30054)
技术(23630)
(20112)
金融(20112)
经济研究(18763)
业经(18732)
财经(17899)
图书(15431)
(15408)
(15240)
问题(14714)
科技(14359)
理论(13646)
技术经济(13333)
(13126)
业大(13058)
实践(12589)
(12589)
共检索到39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李平  
推进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工业经济领域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十二五"时期,要从探索有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目标出发,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新的发展环境,通过调整实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结构,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工业结构,高附加值化、高加工度化、高技术化的工业结构,有利于国际分工地位不断提高的工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政府部门应当利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化体制改革,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引导和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映昆  王钦  肖红军  
当前中国工业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并正快速朝着工业化后期迈进,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将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前半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发展将呈现重工业进一步深化、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培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全面提速等趋势,而工业结构演变将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产业层次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淘汰落后与发展先进并举,产业组织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兼并重组与大中小差异化发展,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的全面推进,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重点是集聚化发展、推进沿海开发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王岳平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既顺应需求变化支撑了经济高速增长,但所形成和积累的矛盾也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矛盾集中表现为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营销、品牌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十二五"时期既是我国摆脱国际金融危机走向新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转变的过渡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应实施"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的战略,产业政策重心也应由过去倾斜式的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制定,要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结构性缺陷,适应未来需求和国内外条件变化。但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目标并不是唯一的,既要处理好静态资源配置优化与长期动态演化的关系,也要统筹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之所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既得益于改革开放激发了经济主体的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在于我国抓住了外部机遇。"十二五"时期,从国际上来看,和平和发展仍将是主流,但一些重要因素将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全球贸易高速增长和经济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海星  刘德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财税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立足于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美国、日本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的政府作用,提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税收制度改革措施与财政支出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海星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税收政策作为一国政府调节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产业深度调整及绿色能源革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入手,在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系列税制改革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昝国江  安树伟  
"十一五"以来,中部崛起政策效果明显。立足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十二五"期间,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重点领域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搞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两横两纵"特色产业带加快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具体政策建议如下:完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切实提高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带动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林碧扬  
新世纪以来,在城镇化驱动和投资带动下,我国原材料工业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能源、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十二五"时期是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一方面,受城市化带动,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黎霆  杨良敏  胡仙芝  
我国农业污染排放问题形势严峻,其治理已被列为"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农业污染排放与农业总产值高度正相关,且两者间关系更符合"倒N型"假设,这意味着农业污染水平并不会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自动下降,因而需要积极实施治理。从农业经济结构的角度来看,随着多种经营的发展,农业污染排放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推进农业的集约经营。最后,本文基于实证分析并结合"十二五"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洪昭  
"十二五"以来,为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省、市(区)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一方面,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优化;另一方面,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效应不断显现。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缓慢、区域产业结构差距较大、科技创新产出效益低等问题。展望今后,在"十二五"规划的合理引导下,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会逐步加快,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低碳产业将蓬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阳春  
在从产业发展阶段与产业内部结构等方面考察1978-2009年相关数据,并分析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十二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结构政策调整方向,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第一产业的现代化、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化以及第三产业量和质的提升,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的提升,等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俞建国  王蕴  
影响我国消费率下降的基本因素是居民收入份额下降和消费倾向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居民作为劳动者、消费者市场主体地位的下降。沿着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的路径,新增国民收入越多,越容易出现有利于企业不利于劳动者、有利于投资不利于消费的局面。"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发挥扩大消费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通过消费的引导,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政府主导型经济向生产者、消费者主导转变,实现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政策要点是: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在效率和公平中寻求改革的平衡点,以正确的消费观和消费战略为指导构建良好的消费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辉关  郭晓晶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考察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睿  
在所有的能源类别中,石油一直是全球消费比例最高的能源。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而与之相应,我国还需要在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构成等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无碳能源和低碳非化石能源无疑是长期的战略方向,但由于我国在新能源及水电、风电、核电等方面发展还很有限,大幅度增加天然气在一次消费能源中的比例成为必然。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走向影响着我国油气政策的制定,因此,对我国的油气需求进行合理的预测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而建立准确有效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预测模型,针对世界油气市场的变化,快速、准确地预测出油气需求,并对相关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则能更好地提高政府决策的预见性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