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7)
- 2023(14249)
- 2022(12014)
- 2021(10994)
- 2020(9405)
- 2019(21233)
- 2018(21073)
- 2017(41788)
- 2016(22857)
- 2015(25496)
- 2014(25564)
- 2013(25352)
- 2012(23650)
- 2011(21350)
- 2010(21654)
- 2009(20761)
- 2008(21032)
- 2007(19399)
- 2006(17355)
- 2005(15969)
- 学科
- 济(97936)
- 经济(97793)
- 业(92925)
- 管理(84053)
- 企(82356)
- 企业(82356)
- 方法(41735)
- 财(34799)
- 农(33100)
- 数学(32948)
- 数学方法(32614)
- 业经(30853)
- 制(25485)
- 中国(24326)
- 务(23761)
- 财务(23721)
- 财务管理(23678)
- 农业(22634)
- 企业财务(22434)
- 策(19130)
- 技术(18895)
- 贸(18492)
- 贸易(18484)
- 易(17978)
- 地方(17789)
- 体(17656)
- 和(17629)
- 划(16947)
- 理论(16704)
- 银(16459)
- 机构
- 学院(333046)
- 大学(327836)
- 济(143653)
- 经济(140731)
- 管理(132383)
- 理学(112532)
- 理学院(111431)
- 管理学(109917)
- 管理学院(109269)
- 研究(108342)
- 中国(86699)
- 财(72204)
- 京(68030)
- 科学(61976)
- 农(56250)
- 财经(55383)
- 所(54776)
- 江(53646)
- 中心(50375)
- 经(49981)
- 研究所(48576)
- 业大(46153)
- 农业(43920)
- 经济学(43385)
- 北京(42835)
- 州(41540)
- 财经大学(40405)
- 范(39755)
- 师范(39419)
- 经济学院(39171)
- 基金
- 项目(207901)
- 科学(165300)
- 研究(156849)
- 基金(151240)
- 家(129001)
- 国家(127802)
- 科学基金(111224)
- 社会(100732)
- 社会科(95479)
- 社会科学(95453)
- 省(82324)
- 基金项目(79552)
- 教育(71607)
- 自然(70083)
- 自然科(68430)
- 自然科学(68410)
- 划(67738)
- 自然科学基金(67261)
- 编号(64509)
- 资助(61515)
- 成果(53146)
- 部(47021)
- 重点(46308)
- 创(45846)
- 发(45221)
- 课题(44307)
- 制(43823)
- 业(42814)
- 创新(42099)
- 性(41059)
- 期刊
- 济(169082)
- 经济(169082)
- 研究(101711)
- 中国(67132)
- 财(60864)
- 管理(53663)
- 农(53448)
- 学报(44329)
- 科学(43400)
- 融(36010)
- 金融(36010)
- 农业(35745)
- 大学(34742)
- 学学(32877)
- 教育(31786)
- 技术(30085)
- 业经(29510)
- 财经(28324)
- 经济研究(26253)
- 经(24356)
- 问题(21984)
- 业(20935)
- 技术经济(18785)
- 贸(18127)
- 财会(16789)
- 现代(16671)
- 商业(16168)
- 世界(15995)
- 理论(15582)
- 国际(15184)
共检索到513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新经济背景下扎实稳步推进。有关统计表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趋于优化。但迄今为止,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质变,业已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坚持下去。未来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即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有效发挥管理对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转型升级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自"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但转型升级还远未结束。"十二五"时期,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推进转型升级。即提升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把握技术进步与创新的方向、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以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化制造、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成长、以管理创新作为降低成本的抓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稳步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增长动力开始发生转换,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继续推进,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质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中国制造2025》提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十二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稳步推进。转型升级业已取得显著成效,增长动力开始发生转换。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爬坡过坎"的关键性阶段,既有前所未遇的挑战,也有前所未见的机遇。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链重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面临来自欧美发达国家与周边国家的双重竞争压力。"十三五"时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在"十二五"时期成效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的发展路径持之以恒地继续推进,以最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自"十二五"规划执行以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直在新常态的经济背景下稳步推进。基于有关统计数据的研究表明: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业已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结构已趋于优化。但迄今为止,制造业的总体态势及在国际产业链的相对位置还未发生"颠覆性"质变。业已开启的转型升级进程还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未来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即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产业新趋势作为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走出去"战略与有效发挥管理对转型升级的促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十一五"期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具有十大成长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分布特征明显、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密度较低、经济效率持续上扬、经营的动态特性尚不稳定、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国际化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主业方向比较集中。"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增强战略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切实开展产业融合、有效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500强 转型升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仲伟 李先军
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全球制造业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国内外环境急剧变化给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的我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十三五"及未来更长时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从聚焦于数量比例关系的"结构优化"向体现为产业技术和组织复杂性的"能力提升"转变,从重视低成本大规模的"平面扩张"向强调差异性多元化的"立体递进"转变。为此,需要在要素基础、制造模式、产品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予以创新,实现要素从引进到全球整合的转型,制造模式从产品制造到产品创造和知识创造的转型,产品类型从标准化、模块化产品向一体化产品的转型,从"红海市场"向"蓝海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基础性内容。"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在遭遇"内忧外患"及上下游"两头受压"的逆势局面中,着力于调结构、促转型。基于有关数据的研究表明:转型升级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制造业持续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吸引力依然强大,但总体而言,转型升级仍然处于"爬坡过坎"的量变积累阶段,且由于经济放缓、成本上升及国内外市场风险与技术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阻力使得转型升级的进程异常艰难。金融危机之后,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全球制造业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之中。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找准新的历史定位,进行产品、产业结构、经营理念与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坤荣 李震
"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机遇,坚持在发展中谋转型、在转型中求升级,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阶梯式转型。具体对策建议:在产业层面,按照"做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退出低端产业、转型服务型制造、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打造现代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在技术层面,实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开放融合、自主高效、安全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品层面,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体...
关键词:
制造业 转型升级 基本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吉宏 刘静 刘善庆
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在外贸总额的占比持续增长,商品结构明显改善,产品增值率显著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尽管我国加工贸易在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前提下已发展和壮大起来,但是在经济政策体系、加工贸易产业链、劳动力整体素质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制约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因素。因此,"十二五"时期应从加工贸易政策制度体系、产业配套体系以及产业和商品结构等层面加快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瞿群臻 马杰 唐梦雪
随着"十二五时期"的到来,上海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文章通过组合预测分析"十二五"期间上海金融人才需求量,通过对上海各开设金融类专业的院校进行逐一排查,统计预测各高校对金融人才的供给量,通过比较发现上海本科生供求比约为1:5,专科生约为1:10,并为缓解供求缺口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传喜
文章认为,"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全球制造业面临洗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制造业结构调整加速以及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等。"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主要有制造业面临新的市场发展变化、传统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不够等。文章提出我国要在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认证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不断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制造业 新常态 产业布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传喜
文章认为,"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全球制造业面临洗牌、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制造业结构调整加速以及转型升级任务迫在眉睫等。"十三五"时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主要有制造业面临新的市场发展变化、传统制造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不够等。文章提出我国要在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技术创新、产品认证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不断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制造业 新常态 产业布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相伟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2009年,城镇化率由30.5%提高到46.6%,年均增长近1.2个百分点,即使未来几年城镇化速度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也将达到甚至超过50%,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即将迎来战略节点期,也将是城镇化战略转型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志明 张金隆 马辉民 熊杰 赵淑红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搜集粤苏鄂辽4地省级层面的政策文献,综合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政策内容分析方法,开展基于政策发文单位的政策外部属性分析,以及政策工具和产业价值链的政策内容挖掘,刻画地方政府政策在3个维度上的协调性及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而为政策改进提供建议。结果发现,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中,基础政策数量偏少;过于依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对需求型政策工具有所忽视;政策作用集中在研发、投资、生产环节,缺乏针对消费环节的政策。构建的三维研究框架可为分析公共政策的协调性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对政府部门补齐政策短板、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