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9)
- 2023(14190)
- 2022(11966)
- 2021(11370)
- 2020(9414)
- 2019(21517)
- 2018(21735)
- 2017(42127)
- 2016(23349)
- 2015(26541)
- 2014(26808)
- 2013(26398)
- 2012(24279)
- 2011(21844)
- 2010(21980)
- 2009(20270)
- 2008(19945)
- 2007(17986)
- 2006(16249)
- 2005(14517)
- 学科
- 济(95524)
- 经济(95410)
- 业(69112)
- 管理(62807)
- 农(48690)
- 企(47947)
- 企业(47947)
- 方法(38075)
- 数学(32455)
- 农业(32291)
- 数学方法(31973)
- 中国(26490)
- 业经(25471)
- 财(22010)
- 学(21807)
- 地方(20123)
- 制(19243)
- 贸(16076)
- 贸易(16066)
- 易(15613)
- 理论(15376)
- 发(15066)
- 银(14451)
- 银行(14411)
- 技术(14218)
- 策(13919)
- 体(13896)
- 和(13811)
- 行(13685)
- 环境(13638)
- 机构
- 学院(331345)
- 大学(330593)
- 管理(130717)
- 济(129366)
- 经济(126334)
- 研究(112485)
- 理学(112475)
- 理学院(111250)
- 管理学(109139)
- 管理学院(108579)
- 中国(86357)
- 京(72070)
- 农(71710)
- 科学(71554)
- 所(57876)
- 财(57498)
- 业大(56115)
- 农业(55142)
- 中心(52329)
- 研究所(52261)
- 江(50672)
- 北京(45501)
- 财经(45430)
- 范(45394)
- 师范(45013)
- 经(41197)
- 州(40836)
- 院(39895)
- 经济学(36479)
- 省(36199)
- 基金
- 项目(222042)
- 科学(173359)
- 研究(164653)
- 基金(159049)
- 家(138358)
- 国家(137095)
- 科学基金(116901)
- 社会(101736)
- 社会科(95818)
- 社会科学(95790)
- 省(87522)
- 基金项目(84951)
- 自然(75582)
- 教育(74270)
- 自然科(73764)
- 自然科学(73746)
- 划(72748)
- 自然科学基金(72382)
- 编号(69910)
- 资助(64748)
- 成果(57074)
- 重点(49001)
- 部(48630)
- 发(47890)
- 课题(47061)
- 创(45228)
- 创新(42104)
- 科研(41903)
- 大学(40975)
- 教育部(40933)
- 期刊
- 济(152092)
- 经济(152092)
- 研究(98156)
- 农(72758)
- 中国(70195)
- 学报(55327)
- 科学(51045)
- 农业(49272)
- 管理(45445)
- 财(42521)
- 大学(42381)
- 学学(39728)
- 教育(39433)
- 融(31481)
- 金融(31481)
- 业经(29194)
- 技术(28563)
- 业(23508)
- 财经(21548)
- 问题(21318)
- 经济研究(21007)
- 图书(19029)
- 经(18312)
- 版(18179)
- 理论(16586)
- 科技(16303)
- 技术经济(16118)
- 资源(15622)
- 业大(15488)
- 现代(15334)
共检索到50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阳红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其关键并不在土地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农民工是否实现了城镇身份、待遇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实现伴随人口城镇化应该带来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能够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为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阳慧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出现的新群体。2008年,我国农民工规模达到2.2亿人。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即将迈入"十二五"时期作出的加快推进农民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国家统计局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4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指离开本乡镇非农从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1.53亿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3.2%。促进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将是一项中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二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胜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展缓慢。目前,隐性户籍门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尚未健全的社会保障与城镇住房保障等仍然制约着农民工市民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工的市民化诉求将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压力将更为突出;因此要以均等化享受公共服务为制度创新的重点,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积极性,重点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这就需要创新农民工的劳动就业制度、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健全农民工的城镇住房保障、完善覆盖农民工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本波
农民工就业服务短缺,融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制度制约,城镇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难以共享,是当前农民工普遍存在的问题。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首先需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其次,加快整合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在当前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为农民工提供多层次的社会保障选择。同时,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市民化水平,重点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城镇义务教育体系,建立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捷
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逐渐成为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加快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改变了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做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工作,确保农民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诉求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 韩俊 汪志洪 崔传义 何宇鹏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进入总体上仍然过剩,但结构性供求矛盾开始突出,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正从长期"供过于求"转向"总量过剩,结构短缺"的新阶段。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将是我国中长期的重要任务。"十二五"以及更长时间内,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必须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发展服务业,有序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工作,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居民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阳红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镇务工,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这个过程带来以往不曾遇到的土地问题。一般情况下,农民成为市民后,应交出土地承包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申兵
本文以宁波市为案例,对"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及其家属市民化的成本进行了测算。测算表明,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与本市户籍居民同水平的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和改善住房条件等公共服务,人均需投入13507.4~25507.4元。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政府间以及政府与企业间的分担机制,中央政府重点加强跨省农民工集中流入地区的支持,企业主要在农民工权益保障、职业培训、社会保险和住房条件改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案例分析 成本测算 成本分担
[期刊] 改革
[作者]
《我国农民工工作"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研究》课题组 韩俊 汪志洪 崔传义 何宇鹏
编制农民工工作"十二五"规划,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农民工工作的高度重视。受国内、国际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具有一定波动性,在时间上则表现为较强的阶段性。"十二五"时期中国农民工工作面临有利条件,应因势利导,把握走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劳动力转移道路,扎实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而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俊 汪志洪 崔传义 何宇鹏 李善同 金三林 许昭元 秦中春 王宾 沈水生 王淑霞 吴厚德 牟达泉
"十一五"时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训,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和进展。"十二五"期间,要以扶持优惠合理化、招生工作社会化、学籍管理标准化、机构运行规范化、培训能力现代化和牵头协调有力化为重点,全面加强和改善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和就业增收能力,深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农民工 培训 “十二五” 职业技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辜胜阻 郑凌云 易善策
在新时期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流动具有新的特点:农民工基数大、集中度高,造成流向偏差进而引发“大城市病”,面临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地位被“边缘化”,遭受经济贡献与利益分享上的失衡,并且新生代农民工和返航农民工正从农民工群体内部分化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强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合理引导农民工“返航”潮流,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防止“拉美陷阱”的出现。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战略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国兰 曾光 郭苑 季凯文
农民工市民化既是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提升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所在。虽然农民工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因此,研究江西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探索农民工市民化路径,对加速江西城镇化建设步伐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丽霞 高君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进城农民工的主体,他们强烈的市民化需求却因社会保障的缺失而严重受阻。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保障缺失的现状及原因、社会保障和市民化需求的迫切性、社会保障与市民化的关联性,提出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思路,推进其市民化进程。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市民化 社会保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易毅
加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涉及政府主体和非政府主体在公共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和基本社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利益关系,农民工市民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各主体在博弈中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满足政府主体的利益是农民工市民化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政府主导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农民工和城市原居民等非政府主体的利益,直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稳定城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