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85)
2023(16937)
2022(14535)
2021(13815)
2020(11385)
2019(26158)
2018(25997)
2017(49452)
2016(26914)
2015(30369)
2014(30351)
2013(29938)
2012(28251)
2011(25832)
2010(26099)
2009(23774)
2008(23170)
2007(20544)
2006(18454)
2005(16757)
作者
(77848)
(64678)
(64042)
(61062)
(41315)
(30760)
(29239)
(25449)
(24719)
(23315)
(22024)
(21908)
(20747)
(20587)
(20153)
(19993)
(19258)
(18875)
(18553)
(18385)
(16313)
(15983)
(15553)
(14700)
(14513)
(14459)
(14373)
(14303)
(13126)
(12853)
学科
(113092)
经济(112975)
管理(75173)
(71936)
(56883)
企业(56883)
方法(45279)
数学(39261)
数学方法(38813)
中国(36510)
(32640)
地方(27134)
(26402)
业经(25016)
(22819)
贸易(22802)
(22531)
(22164)
农业(21907)
(21323)
(19487)
银行(19439)
(18798)
(18380)
金融(18379)
技术(18085)
环境(17854)
(17467)
(16959)
理论(16897)
机构
大学(382331)
学院(380504)
(160232)
经济(156824)
管理(148534)
研究(138502)
理学(126722)
理学院(125274)
管理学(123379)
管理学院(122682)
中国(105717)
(83887)
科学(82659)
(72827)
(70298)
研究所(63658)
(62160)
中心(61632)
财经(56886)
(56853)
北京(54530)
业大(54288)
(52371)
师范(51945)
(51822)
(50059)
农业(48275)
经济学(47890)
(46021)
经济学院(42991)
基金
项目(252400)
科学(198676)
研究(188566)
基金(182224)
(158563)
国家(157212)
科学基金(133858)
社会(118654)
社会科(112408)
社会科学(112382)
(96411)
基金项目(95405)
教育(85959)
自然(84982)
自然科(82970)
自然科学(82947)
(82376)
自然科学基金(81459)
编号(77188)
资助(75854)
成果(64470)
(57452)
重点(56623)
(56595)
课题(54090)
(52147)
国家社会(48729)
创新(48670)
教育部(48497)
科研(47290)
期刊
(183443)
经济(183443)
研究(121730)
中国(81355)
(57864)
学报(57196)
管理(56849)
科学(54617)
(52833)
教育(47564)
大学(43536)
学学(40490)
农业(40331)
(38835)
金融(38835)
技术(33374)
经济研究(29529)
业经(29446)
财经(27621)
问题(23765)
(23735)
图书(21678)
(21505)
(20169)
科技(19048)
技术经济(18817)
世界(18484)
理论(18398)
国际(18207)
现代(17557)
共检索到58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春良  姚雪婷  杜鹏  黄小茹  
国家"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对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提出了需求。公众参与科技决策,不仅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而且也保障公民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决策民主化的表现。本文在论述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客观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中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的需求,分析现有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公众参与科学技术决策的目标和发展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小峰  覃正  
当前,中国经济整体上行的态势基本确立,从经济增长结构上看,基本上属于投资驱动型,消费的驱动作用初步显现,而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为负。总体上看,当前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础不牢,经济运行尚未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导向需着力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方面:通过持续公共投资,帮助经济实现平衡增长;利用财政手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减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企业投资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通过税收调节,优化出口结构。货币政策方面: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平衡、稳定;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根据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信贷重点;采取多种手段,渐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韩文科  李际  
"十一五"以来,我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世界范围的新能源产业和能源科技的加速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大环境,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人民生活富裕对能源需求和服务质量的新要求,为我国"十二五"能源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的能源发展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以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为基本出发点,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大力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进一步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提升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建设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聂英芝  刘艳君  吴兵  田博  赵青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措施,是有效实施"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关键。通过全省环境保护政策措施的回顾,科学预测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形势,研究全省"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协调机制、经济政策、环保投入、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济民  肖红波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保护资源环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了更加紧迫的战略需求。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应主要集中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和不同区域以及全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农业科技必须采取加强宏观管理、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投入机制、培育人才队伍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大政策措施,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谭永生  杨宜勇  
"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持续存在,结构性问题会更加突出。为落实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十二五"应注重以"数量优先,兼顾质量;瞄准结构,服务经济;优化环境,鼓励创业;依法就业,和谐劳动"等为抓手,全面促进就业。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十一五"时期,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展望"十二五"时期,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改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提高以及农业技术进步推动等因素的作用,农产品供给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供求关系将进一步改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的环境继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式继续变化,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民分化继续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利条件增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和体系将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政策环境有望继续改善;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将向纵深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一、五年规划工作的制度化"十二五"规划是在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间过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是在经受严重金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条件下的五年规划。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过11个五年规划,改革开放前5个,改革开放后6个。前10个称"计划",从"十一五"开始称"规划"。从"一五"到"七五"称"国民经济计划",从"八五"开始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者规划。从五年规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可以看出国家发展的轨迹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明辉  
"十二五"时期,中西部地区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国家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政策,结合体育用品生产特点,从留住人才、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等方面抓起,通过建立生产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发展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创立体育用品行业协会,推进"体育用品基金会"建设,实现体育用品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彭荣胜  
文章提出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牺牲中心区发展速度等约束条件下,促进中部传统农业大省外围区与中心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即加快外围区农村综合改革,培育与壮大外围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推进省级边界区域的开放与合作。在这一方案的贯彻实施中,应当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强化外围区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作用,推动边界区域一体化合作组织的成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后凯  邬晓霞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近年来,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国政府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增长加快,地区经济呈现相对均衡增长态势,东西部差距由扩大转变为缩小,农村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在"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要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除了进一步完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外,还应按照主体功能区和关键问题区两种类型区,实行差别化的国家区域调控政策和国家区域援助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昝国江  安树伟  
"十一五"以来,中部崛起政策效果明显。立足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十二五"期间,中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及重点领域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搞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性基地建设、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推进"两横两纵"特色产业带加快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空间布局优化。具体政策建议如下:完善国家区域政策体系,切实提高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带动的城市化发展战略;以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培勇  张德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论从国内层面看,还是从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鹏飞  
本文对"中国工业发展论坛:‘十二五’时期的中国工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中国工业化进程与成就、当前中国工业增长形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和方向等重要议题。文章反映了国内学者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最新的理论探索。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葛兆强  
受本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影响,"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将发生重大变革,全球银行业也将发生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经济金融环境,并对这一时期中国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定位及具体路径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