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4)
2023(6570)
2022(5371)
2021(4942)
2020(3849)
2019(8649)
2018(8411)
2017(16449)
2016(8903)
2015(9811)
2014(9744)
2013(9820)
2012(9409)
2011(8542)
2010(8992)
2009(8119)
2008(7782)
2007(7132)
2006(6627)
2005(6005)
作者
(23902)
(19936)
(19924)
(19071)
(13039)
(9296)
(9044)
(7678)
(7533)
(7493)
(6783)
(6575)
(6529)
(6338)
(6170)
(6149)
(6059)
(5911)
(5793)
(5745)
(5116)
(4775)
(4748)
(4613)
(4592)
(4587)
(4487)
(4347)
(4153)
(3999)
学科
(33885)
经济(33845)
(27111)
管理(25410)
(17226)
企业(17226)
(16706)
中国(12509)
(11668)
农业(11104)
业经(10246)
方法(9996)
地方(9444)
(9140)
(9137)
数学(8818)
数学方法(8657)
(7937)
贸易(7932)
工作(7826)
(7758)
服务(7588)
及其(7259)
政策(6783)
(6709)
银行(6707)
(6538)
(6207)
(6142)
制度(6136)
机构
学院(120754)
大学(118752)
(52698)
经济(51288)
管理(48120)
研究(42884)
理学(40057)
理学院(39649)
管理学(39119)
管理学院(38856)
中国(34127)
(27617)
(25065)
科学(23013)
(20744)
中心(20579)
(20574)
财经(19544)
(18340)
研究所(17910)
(17671)
(17020)
师范(16930)
(16270)
北京(16133)
(15947)
经济学(15453)
(14572)
业大(14438)
财经大学(14034)
基金
项目(75944)
研究(61760)
科学(60366)
基金(54093)
(45637)
国家(45176)
社会(39874)
科学基金(38801)
社会科(37666)
社会科学(37657)
(29389)
基金项目(27263)
教育(27060)
编号(26995)
(24394)
成果(24016)
自然(21997)
资助(21738)
自然科(21471)
自然科学(21467)
自然科学基金(21094)
课题(18489)
(18023)
(16813)
重点(16781)
项目编号(16443)
国家社会(16435)
(15954)
(15694)
(15593)
期刊
(66357)
经济(66357)
研究(41081)
中国(29498)
(20491)
(19538)
管理(17705)
(16019)
金融(16019)
教育(15383)
学报(14032)
科学(13970)
农业(13220)
图书(12324)
业经(12201)
大学(11556)
经济研究(10726)
学学(10429)
技术(10172)
书馆(9457)
图书馆(9457)
财经(9394)
(8166)
问题(8094)
(7695)
(6815)
论坛(6815)
国际(6649)
理论(6249)
农业经济(6025)
共检索到203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云鹏  
近年来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开始有所遏制,但由于农村社会发展历史欠账较大以及受体制政策等因素影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仍然十分明显,主要体现为投入力度不均等、供给水平不均等、供给质量不均等和成本负担不均等。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主要原因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不匹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缺乏有效问责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较为单一"。十二五"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制定全国和省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二是强化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权责;三是以制度统一为切入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进适应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健  
一、引言我国在建国后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与此相适应,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特征:城市中的基本公共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由国家财政作保障;而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云旗  申学锋  史卫  李成威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主要内容,是财政在"十一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在对浙江省、江西省和陕西省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一部分总结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外延及特点。第二部分分析了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行性、政府在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部分指出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四部分提出了财政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该遵循的原则、实现均等化的步骤、需要采取的财政政策与措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设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钱莲琳  
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颁布在即。此《规划》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二五"时期18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等九个方面。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明德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作出了重大部署,明确要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弥补供给不足。青海省牢牢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14年5月出台了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实施办法,购买范围涉及14个公共服务领域和115项具体服务项目,并在养老、残疾人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城乡大病医疗保险经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先行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梁功平  刘方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偏低,而且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间、城乡间的差异非常明显。究其原因,最突出的是财税体制保障制度不完善。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不合理,各级政府之间的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机制不健全,导致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总体水平明显偏低;纵向的政府间财力分配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地方政府财政较困难,导致区域间、城乡间财政能力不均等,最终导致基本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萍  
1.尽快建立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发展体系。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发展体系既是贯彻《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更是指导全国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实践的需要。首先,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全国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标准,各省(市、自治区)都要把此标准作为基本行动准则;其次,根据具体标准的任务安排,各级政府应进行合理分工,落实自身的职责,同时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堂灯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全体居民均等享有满意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着五方面的困境与障碍。政府要改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缺失和不均等的现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从五个方面着手设计和实施公共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丁元竹  
我国现阶段的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中央政府通过制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地方政府具有均等支付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确保每个公民在不同城乡、地区,均有机会享受法定的基本公共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波辉   罗培锴  
在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政府能否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0—2021年26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分别测度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引入信息熵概念计算得出均等化程度,据此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水平与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两条作用路径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此外,对西部和低均等化城市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的政策启示在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仍需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财政支出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及其赋能功效;同时根据区域发展情况、均等化程度实施差异化供给策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一花  
基于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财政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极为复杂和深刻的财政学命题,只有突破在现有财政收支框架内讨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限,立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宏观战略背景,并结合下一步财政体制的均等化改革,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有可能从理念变为现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海涛  程岚  秦强  
为居民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共服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我国在城乡之间长期分割运行"二元"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农村居民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我国国力逐渐强盛之时,中央适时的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举措,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政策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丁元竹  杨宜勇  李爽  严浩  王元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在当前的突出反映。它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另一方面表现为公共服务分配失衡。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把基本公共均等化放在重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珊  蒋苏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关乎民生的基本公共品和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尽可能让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利于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有效保护,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完善各级公共财政分配体系,建设服务型现代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