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1)
2023(5723)
2022(5065)
2021(4695)
2020(4030)
2019(9501)
2018(9382)
2017(19209)
2016(10428)
2015(11665)
2014(11537)
2013(11879)
2012(11293)
2011(9904)
2010(9763)
2009(8859)
2008(8439)
2007(7518)
2006(6773)
2005(5761)
作者
(28662)
(23926)
(23853)
(22850)
(15123)
(11694)
(11015)
(9543)
(9320)
(8609)
(8205)
(8132)
(7659)
(7431)
(7391)
(7249)
(7055)
(7029)
(6834)
(6755)
(6198)
(5909)
(5853)
(5474)
(5435)
(5386)
(5348)
(5331)
(4897)
(4750)
学科
(52266)
经济(52237)
(25928)
管理(24570)
方法(20295)
(18585)
企业(18585)
数学(18278)
数学方法(18107)
地方(17934)
(15813)
业经(11728)
中国(11261)
农业(11218)
地方经济(9786)
产业(9362)
(8683)
(8118)
环境(7923)
技术(7480)
(7278)
(6537)
贸易(6531)
(6361)
(6213)
(5907)
结构(5776)
(5562)
(5490)
理论(5473)
机构
学院(141210)
大学(138616)
(63721)
经济(62442)
管理(55923)
研究(49598)
理学(47963)
理学院(47459)
管理学(46755)
管理学院(46512)
中国(36281)
科学(30107)
(29413)
(26318)
(24660)
(24501)
中心(23374)
(23101)
研究所(22217)
业大(21808)
财经(20577)
(19267)
师范(19138)
经济学(19101)
农业(18890)
(18388)
(18329)
(18019)
(17923)
北京(17888)
基金
项目(97475)
科学(76787)
研究(73250)
基金(68421)
(58537)
国家(58034)
科学基金(50100)
社会(47067)
社会科(44701)
社会科学(44687)
(42500)
基金项目(37311)
(32772)
教育(32035)
自然(30954)
自然科(30113)
自然科学(30106)
编号(29755)
自然科学基金(29522)
资助(27587)
(24064)
成果(22764)
重点(21986)
课题(21096)
(21059)
(20392)
发展(19956)
(19627)
创新(19111)
国家社会(18873)
期刊
(73436)
经济(73436)
研究(42371)
中国(29461)
(22152)
(20332)
管理(19525)
科学(19435)
学报(18573)
农业(15234)
技术(14390)
大学(14368)
学学(13431)
业经(13010)
教育(12754)
经济研究(11092)
(10406)
金融(10406)
问题(10394)
财经(9445)
资源(9078)
技术经济(8858)
(8539)
(8433)
统计(8131)
(7625)
科技(7239)
决策(6870)
现代(6865)
经济问题(6794)
共检索到21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红霞  袁显平  
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十二五"期间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合理选择和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对一个省份或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工业产业为例,运用数据包络(DEA)和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十二五"产业部门进行选择与评价,得出"十二五"期间,应将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工业等十大产业作为陕西省的产业增长点予以重点培育,应该从环境营造、产业政策、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琦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然而,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显突出。本文利用陕西省1990年至2007年的人均GDP和工业"三废"排放量建立数量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陕西省的工业"三废"排放量在逐年增加,尚未到达转折点,环境质量问题严峻,环境治理任务艰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江  
甄别"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需要在发展势头较好的行业和各种新兴业态中坚持四项标准加以选择。具体包括增速和规模标准、影响力标准、供给和需求条件变化标准和国际动态比较优势标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宁坚  张学兵  
产业升级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立足四川省情研究其产业发展,"十二五"时期四川产业升级可供选择的路径有:改造优化传统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升级的配套能力和要素保障能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智  赵杭莉  陈小勇  
准确地把握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经济增长和开发建设用地的一致性、同步性及制定合理的耕地保护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近年陕西省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既定经济目标下建设用地的面积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莉  叶强强  
结合1978—2014年的样本数据,采用协整分析、VAR误差修正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陕西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它们互不为Granger因果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制定政策,有效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增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慧芳  王言峰  
通过重心模型以及泰勒系数对陕西省1989—2006年区域增长格局与地区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陕北地区增速明显加快,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东北转移,三大地区间差距持续不断扩大,而各地带内部地区经济差距在1995年之后呈现不同的特征,地带内的差距一直是影响陕西区域差距的主要力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银秀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以及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出现较大背离,影响居民消费的增长,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偏低,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扩大居民消费,尤其是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发挥其对经济增长应有的拉动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磊  
下一阶段,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将发生转变:一是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转变;二是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三是由平推式工业化向立体式工业化转变;四是由"低级红利"向"高级红利"转变。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仍将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2013年全年工业经济增速将维持在11%左右,2014年和2015年将逐步下降到10%左右,整个"十二五"期间工业经济增速为10%~11%。对此,应将"四化并举"作为"保增长"和"调结构"的基础;实施进出口平衡的外贸战略;鼓励制造企业"走出去";争取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有所作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永芳  
一、四川主导产业的选择(一)对当前四川主导产业的评价四川目前选择的主导产业(政府部门中习惯称支柱产业,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是: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冶金工业,建筑、建材业,饮料食品工业,化学、医药和旅游业。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1主导产业过多,表面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明鹏  刘国新  李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在供给与需求结合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旅游、生物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互联网新业态这六大领域有望成为"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我国应加强对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和科学研判,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培育的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在供给与需求结合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旅游、生物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互联网新业态这六大领域有望成为"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我国应加强对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和科学研判,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培育的发展环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亚军  郑少锋  
运用菲德模型,以陕西省为例,测定教育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和教育对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外溢作用。结果表明,陕西省教育部门的边际生产力高于经济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但仍是相当的低。陕西省教育目前主要是通过外溢作用间接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其直接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表现为负的作用,教育部门的效率有待发挥。基于此,提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深化教育部门内部改革,加快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以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