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9)
- 2023(10061)
- 2022(8269)
- 2021(7657)
- 2020(6046)
- 2019(13785)
- 2018(13370)
- 2017(25214)
- 2016(13005)
- 2015(14676)
- 2014(14408)
- 2013(14562)
- 2012(14237)
- 2011(13294)
- 2010(13246)
- 2009(12011)
- 2008(11745)
- 2007(10329)
- 2006(9493)
- 2005(8936)
- 学科
- 济(71264)
- 经济(71211)
- 业(31063)
- 管理(30300)
- 中国(25035)
- 方法(21991)
- 企(21515)
- 企业(21515)
- 地方(21241)
- 农(20162)
- 数学(19242)
- 数学方法(19158)
- 业经(16656)
- 贸(15153)
- 贸易(15138)
- 易(14591)
- 农业(13205)
- 地方经济(12642)
- 发(12517)
- 产业(12215)
- 制(11806)
- 银(11589)
- 融(11581)
- 金融(11581)
- 银行(11581)
- 行(11440)
- 环境(11144)
- 学(10661)
- 财(10348)
- 技术(10059)
- 机构
- 学院(191883)
- 大学(189321)
- 济(93555)
- 经济(92099)
- 研究(77289)
- 管理(68426)
- 中国(60069)
- 理学(57392)
- 理学院(56673)
- 管理学(56036)
- 管理学院(55663)
- 科学(42792)
- 京(42418)
- 财(39148)
- 所(38890)
- 研究所(35056)
- 中心(33253)
- 财经(30555)
- 经济学(30325)
- 农(29918)
- 江(28557)
- 北京(28237)
- 经(27900)
- 院(27892)
- 经济学院(27274)
- 范(27008)
- 师范(26796)
- 业大(23987)
- 科学院(23877)
- 州(23092)
- 基金
- 项目(122345)
- 科学(97662)
- 研究(94180)
- 基金(88621)
- 家(76745)
- 国家(76135)
- 科学基金(64531)
- 社会(62898)
- 社会科(59915)
- 社会科学(59906)
- 省(46611)
- 基金项目(45803)
- 教育(41193)
- 划(39089)
- 自然(37057)
- 编号(36870)
- 自然科(36178)
- 自然科学(36169)
- 资助(36048)
- 自然科学基金(35541)
- 发(34370)
- 成果(29772)
- 发展(28944)
- 展(28477)
- 重点(28235)
- 部(27767)
- 国家社会(27243)
- 课题(26959)
- 创(25914)
- 中国(25878)
共检索到311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微
"十二五"期间,流通业将着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扩大消费,引导生产,提升效率。以城市为中心的消费品流通体系、城乡对接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宗商品(包括钢材、矿石、粮食等)市场流通体系、内外贸一体的国际化流通体系加快建立;流通主体竞争力稳步提升,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流通企业加快涌现,小型、微型流通企业稳步发展,流通品牌建设也将出现新格局;流通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流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与政策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全面启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伟 刘满平
"十一五"期间,我国以购销市场化为目标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国家适时提出了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战略构想。"十二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对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着力构建以粮食产业化经营能力、市场流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姜长云
"十二五"期间,中国产业规模较快扩张,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变开始形成;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转型更加显著;产业跨界融合向纵深发展,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亮点频频;产业开放步伐加快,创新创业蓬勃展开。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中国产业发展环境出现若干重大标志性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产业需求和产业布局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刻;人口老龄化提速、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占比下降,对产业需求和产业成本(结构)的影响出现重大变化;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出现转折性变化,培育产业发展新动力、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性迅速凸显;国际形势对...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洪涛
流通产业政策是国民经济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协调性、统一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制定流通产业政策应遵循充分发挥其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发挥其促进生产和引导消费作用,发挥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作用、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联动等原则。从内容看,流通产业政策包括流通产业组织政策、流通产业科技政策、流通产业布局政策、流通产业投融资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市场公平竞争政策和流通宏观调控政策,我国应在提高对流通产业基础地位认识、增强流通产业政策的导向力、完善流通产业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流通产业政策体系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规划 流通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俞晓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通业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步伐,同样面临着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通过做大做强连锁经营、培育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建立流通业征信体系、构建现代商品流通服务体系和培养流通业人才、开展流通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方式进行。为达到转变流通发展方式的目标,应制定国家和区域流通业发展规划与实施细则,健全并完善流通业法律法规,并使对流通业的调控常态化。
关键词:
流通业 发展方式 传导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关键词:
工业增速 产业融合 产业转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李晓华
"十二五"时期中国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家层面规划提出的有关工业发展的主要"数量型"指标基本实现,但一些长期制约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还有待突破。在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不断拓展、全球投资贸易秩序加速重构,以及中国全面改革日益深化、"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积极推进的大背景下,"十三五"时期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十三五"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功能、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都将发生深刻转变。工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核心功能将逐步由过去的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向通过促进新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提高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能力、解决重大民生问题和提升全球竞争力转变...
关键词:
工业发展 “十二五”时期 “十三五”时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存根
中国羊毛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张存根中国的羊毛产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该产业现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相对独立的羊毛生产、流通、加工及其产品销售的体系。改革开放十年多来,中国羊毛产业走过了饱经磨难的发展历程,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来有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廖广莉 谢洪波
"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连斌 莫梅锋
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产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加快融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的步伐;如何在网络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促进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与联动发展;如何把文化精品塑造为拥有大众市场、富含超额符号价值的文化品牌?这三大议题,不论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还是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或者从文化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角度,都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
"十二五" 文化产业 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叶超
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移动互联为核心的新型消费模式改变了传统流通产业的发展前景,其推动着流通产业向"全渠道"模式展开转型。在此背景下,传统流通业的"商品流通中介职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使得流通行业不仅承担了中间供应商的角色,同时也成为了平台供应商、服务供应商、渠道供应商等多个角色。基于此,文章结合"全渠道"流通模式发展背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构造基础流通水平、电商流通水平和流通现代水平三个子系统,并采用基于离差系数的融合度模型分析了我国31个地区的融合度。研究发现:第一,"全渠道"流通发展融合度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第二,"全渠道"流通发展排斥度较高的区域为中部地区,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第三,"全渠道"流通发展融合度较低的区域为西部地区,其具有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余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卿硕
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可归纳为美国的产地直销模式和日本的批发市场模式两种类型。本文对美日农产品流通模式进行总结,分析各自成功运行的条件,并结合中国农产品流通现状,探讨美日农产品流通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农产品流通 产地直销 批发市场 发展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