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0)
2023(6237)
2022(5142)
2021(4813)
2020(4030)
2019(8598)
2018(8216)
2017(15925)
2016(8477)
2015(9290)
2014(8540)
2013(8321)
2012(7679)
2011(6962)
2010(7075)
2009(6643)
2008(6771)
2007(6366)
2006(5571)
2005(5166)
作者
(23398)
(19470)
(19444)
(18239)
(12392)
(9296)
(8764)
(7531)
(7474)
(6930)
(6646)
(6614)
(6294)
(6114)
(6113)
(6069)
(5752)
(5737)
(5657)
(5349)
(4799)
(4680)
(4531)
(4485)
(4400)
(4360)
(4343)
(4110)
(3808)
(3753)
学科
(31315)
经济(31285)
(29647)
管理(27280)
(24545)
企业(24545)
方法(13789)
数学(12126)
数学方法(12028)
中国(11804)
技术(11302)
(10853)
保险(10762)
(10339)
银行(10331)
(9898)
(9682)
(9201)
金融(9201)
(9200)
技术管理(9002)
(7372)
业经(7046)
(6317)
(6147)
贸易(6137)
(6115)
财务(6111)
财务管理(6096)
(5925)
机构
大学(115609)
学院(114607)
(51163)
经济(50155)
管理(46391)
研究(39348)
理学(38406)
理学院(38023)
管理学(37504)
管理学院(37262)
中国(36967)
(27919)
(23926)
财经(21435)
科学(21321)
(19557)
中心(19191)
(19154)
(18103)
研究所(16940)
经济学(16374)
财经大学(16259)
(15595)
北京(15446)
(14719)
经济学院(14684)
(14637)
金融(14484)
(14298)
业大(13695)
基金
项目(73448)
科学(59654)
基金(55835)
研究(53393)
(48639)
国家(48278)
科学基金(42342)
社会(35919)
社会科(34103)
社会科学(34091)
基金项目(29125)
自然(27465)
(27305)
自然科(26924)
自然科学(26918)
自然科学基金(26461)
(23363)
教育(23281)
资助(22421)
编号(19977)
(18236)
创新(17383)
重点(16622)
(16463)
成果(15909)
国家社会(15353)
(15156)
(14531)
教育部(14489)
科研(14140)
期刊
(56608)
经济(56608)
研究(41330)
中国(25264)
(21702)
金融(21702)
(21655)
管理(19592)
科学(15789)
学报(14958)
(13068)
大学(11874)
学学(11329)
财经(11324)
经济研究(9580)
(9576)
技术(9238)
教育(8527)
业经(8114)
农业(8072)
理论(6757)
问题(6594)
技术经济(6559)
科技(6313)
(6063)
实践(6015)
(6015)
(5635)
国际(5604)
现代(5398)
共检索到186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铮  刘志成  
一是风险触发点逐步增加,新的风险苗头开始显现。首先,经济下行可能造成市场主体违约,导致重大市场风险。若未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持续下滑,微观企业经营绩效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偿债能力也将随之下降,债券市场出现大面积违约的风险概率将上升;与此同时,家庭收入增幅持续下降和社会流动性局部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臧跃茹  曾铮  
"十三五"我国市场风险的宏观来源"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经济将出现诸多新变化,呈现一些新特征,这些变化与特征可能成为未来五年市场风险源发的宏观因素。从全球来看,全球经济将逐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处于逐步复苏的阶段,但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强,呈现经济低增长、资本低利率、政策低协同和国家高负债"三低一高"的特征。一是世界经济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中低速增长态势,预计不会出现更大的危机,但不排除周期性的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 7000~1.8万美元阶段,将是人均资源消费快速增长时期。据此判断,未来5年我国将跨入资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期。结合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供需状态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我国重要自然资源供需平衡压力有增无减,资源风险将呈现出进一步累积、强化的态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楠  
"十三五"时期是广西加快发展、补齐短板、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文章基于对"十三五"时期广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分析,预测未来五年广西经济发展的趋势、经济结构的转换和增长动力的演进,并在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十三五"期间要重点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通过发展生态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精准扶贫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实施创新驱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及优化投资机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方  
目前,我国企业创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态势还未形成,总体创新能力薄弱的状况没得到根本转变。"十三五"时期,应通过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生态环境,加大鼓励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激励企业创新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春平  
怎样提升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公共部门跟私人部门之间的关联,简单地说就是政府跟市场的关系。在研发过程中我们的政策应该做什么呢?我们认为更多的应该是宏观的把关,进行推动,更多地推动创新能力的建设。公共部门不要轻易介入有风险的创新,企业应该从事研发和创新工作。第二个是资源配置。加大对我们的教育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春平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多年快速发展,经济规模不断上升,如何获得持续增长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创新则是主要驱动力。创新在《建议》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创新实施起来难度巨大,需要对可能的困难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实施谨慎的公共政策,以此提高创新能力。一、创新成为"十三五"规划的关键类似于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所述,全要素生产率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而技术进步通常是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魏加宁  朱太辉  
1.外部风险,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国际金融危机、海外经济安全等,主要通过外部需求和风险传染影响经济增长。除重点关注希腊等欧洲国家、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的国家债务风险外,"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政治"不稳定之弧"存在交叉和重叠,海外经济安全值得关注,以输出方式化解国内过剩产能不能以阻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前提。2.人口老龄化风险,将导致我国劳动力短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赵全厚  
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面临结束,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开启。在这个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方针政策,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正确判断我国财政金融发展态势,分析"十三五"时期财政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揭示财政金融风险演化的主要因素,把握财政金融风险作用机理和潜在影响,提出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平  周全林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将面临更大压力。从多个角度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贡献过大,地方债规模的上升空间几近消失,个别省份债务风险已进入预警区间。通过对"十三五"时期地方政府性偿债资金来源和偿债成本的预测,不难看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将有可能面临更大偿债压力,风险有可能持续升高。因此,监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缓解债务压力,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提高债务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地方自主发债模式、推进信用评价和破产制度、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另一方面要化解债务存量,着力推进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完善公私合作模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平  周全林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一时期,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活动将面临更大压力。从多个角度分析发现,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地方政府性债务对全国政府性债务贡献过大,地方债规模的上升空间几近消失,个别省份债务风险已进入预警区间。通过对"十三五"时期地方政府性偿债资金来源和偿债成本的预测,不难看出,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将有可能面临更大偿债压力,风险有可能持续升高。因此,监控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缓解债务压力,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提高债务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地方自主发债模式、推进信用评价和破产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程杰  高文书  
人口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放缓对于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体系构成重大挑战,制度的可持续性、公平性与效率损失问题将在"十三五"期间凸显。养老保险体系暴露出的复杂问题既有体制转型不彻底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亦有制度设计自身的缺陷。改革的顶层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体系内部调整,应该置于劳动力市场和整体经济框架之中。制度长期稳定运行始终要依靠持续的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发展,改革方向是建立与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养老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贾康  冯俏彬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新需求将面临严重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供给侧的主要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制度供给、创新等方面,均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为此,必须从微观主体层面,深入推进供给端改革来创造新供给,并配套行政、财政、国企、收入分配、价格、投资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以释放经济社会活力,为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新立  
"十三五"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我们正处在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爬坡阶段,如果能够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也就是双倍增,人均GDP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到2022年,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就可以达到1.2万美元高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