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4)
- 2023(5943)
- 2022(5331)
- 2021(5088)
- 2020(4151)
- 2019(9612)
- 2018(9452)
- 2017(18468)
- 2016(10615)
- 2015(11873)
- 2014(11865)
- 2013(11471)
- 2012(11056)
- 2011(10101)
- 2010(10602)
- 2009(9591)
- 2008(9433)
- 2007(8833)
- 2006(8220)
- 2005(7432)
- 学科
- 济(42953)
- 经济(42922)
- 业(28741)
- 管理(27383)
- 企(21658)
- 企业(21658)
- 农(14864)
- 方法(14625)
- 地方(14008)
- 中国(13258)
- 数学(12917)
- 数学方法(12728)
- 财(11153)
- 策(10573)
- 农业(10210)
- 业经(8815)
- 贸(8563)
- 贸易(8555)
- 制(8473)
- 易(8311)
- 地方经济(8229)
- 学(7746)
- 理论(7588)
- 税(7507)
- 教育(7391)
- 税收(7292)
- 收(7244)
- 及其(7029)
- 银(6948)
- 银行(6928)
- 机构
- 学院(144599)
- 大学(140395)
- 济(62532)
- 经济(61153)
- 研究(54770)
- 管理(51531)
- 理学(43031)
- 理学院(42504)
- 管理学(41834)
- 管理学院(41540)
- 中国(40958)
- 科学(31195)
- 财(30564)
- 京(30276)
- 所(28196)
- 研究所(25151)
- 江(24642)
- 农(24608)
- 中心(24096)
- 财经(22609)
- 范(20553)
- 师范(20372)
- 经(20335)
- 院(20080)
- 北京(19548)
- 州(19455)
- 业大(19056)
- 农业(18871)
- 经济学(18720)
- 省(17820)
- 基金
- 项目(88580)
- 研究(69222)
- 科学(68629)
- 基金(61085)
- 家(52934)
- 国家(52444)
- 科学基金(43577)
- 社会(41696)
- 社会科(39455)
- 社会科学(39447)
- 省(35436)
- 教育(33316)
- 基金项目(31060)
- 划(29912)
- 编号(29639)
- 自然(26680)
- 资助(26173)
- 自然科(26004)
- 自然科学(25993)
- 成果(25727)
- 自然科学基金(25531)
- 课题(22334)
- 发(21223)
- 重点(20853)
- 部(19936)
- 性(18712)
- 年(18418)
- 创(18305)
- 发展(17549)
- 展(17261)
共检索到239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华 赵勇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区存在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力与经济联系较弱、先导部门成长性不足等问题。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应采取"突出总量和规模扩张,注重多元化发展,强化区域和区际合作,协同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战略思路,以加快核心城市发展来推动增长极经济规模扩大、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来提高增长极产业支撑能力、以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推动增长极创新发展、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功能分工来提高增长极的经济联系、以区域联通和发展环境塑造来优化增长极的发展环境、以信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中贤 曾群华 马骏
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陵山地区作为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第一个试点,适合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在对核心增长极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选择培育增长极的合理路径,构建"组团增长极",以此优化区域增长极等级体系。从而带动像武陵山区这样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洪群联
当前,对"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的选择及如何培育壮大存在众多争论。按照增速和规模、影响力、符合供需条件变化、国际动态比较优势四项标准,从十余项备选清单中甄别出健康、文化、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旅游业等六大领域,是"十三五"时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新增长点,预计2020年产值规模可达60万亿元8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8%25%。在此基础上,分析"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与制约因素,明确加快培育壮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发展愿景与目标,
关键词:
十三五 产业新增长点 甄别 产业生态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江 洪群联
当前,对"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的选择及如何培育壮大存在众多争论。按照增速和规模、影响力、符合供需条件变化、国际动态比较优势四项标准,从十余项备选清单中甄别出健康、文化、节能环保与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旅游业等六大领域,是"十三五"时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新兴支柱产业的新增长点,预计2020年产值规模可达60万亿元~8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重18%~25%。在此基础上,分析"十三五"时期产业新增长点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与制约因素,明确加快培育壮大产业新增长点、构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发展愿景与目标,政策规划的重点应为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坚持市场主体培育产业新增长点,强化产业新增长点供需两端的政策支持,因"业"制宜绘制"产业改革路线图",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涌现更迭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
十三五 产业新增长点 甄别 产业生态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卫挺
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居住、汽车等传统消费热点的热度降低,我国消费需求扩张的动力有所弱化,未来必须从国民经济战略调整和消费的持续健康发展角度出发,培育消费新增长点。一、基本思路1.培育消费新增长点要紧扣"人的需要"。从现实来看,不同群体,特别是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分层特征非常明显,高、中、低收入群体存在着不同的主导性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欲望。这些将成为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着力点,特别是,中高收入群体对于消费发展具有引领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文杰
森林问题的根本是森林培育问题,而森林培育的动力和源泉是森林培育主体的积极性。本文结合西北地区森林培育的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森林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提出了森林培育的激励机制体系。本研究为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持和提高该地区森林培育积极性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森林培育 激励机制 市场 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在供给与需求结合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旅游、生物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互联网新业态这六大领域有望成为"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我国应加强对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和科学研判,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培育的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在供给与需求结合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文化旅游、生物与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与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互联网新业态这六大领域有望成为"十三五"产业新增长点。我国应加强对产业新增长点影响因素分析和科学研判,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有利于产业新增长点培育的发展环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伟
1.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平稳发展。把稳定投资增长作为稳定经济增长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密切关注容易引起投资过热的行业,如房地产、钢铁、建材、汽车等,从行业准入制度、投资审批、土地供给、环保评估、银行贷款以及进口设备退税等方面进行结构性调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良武 黄臻 罗玲玲
增长极理论研究的丰富成果及省域经济增长极体系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践经验具有广泛的重要借鉴价值。基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与经济环境视角,运用现有统计数据,建立相关模型,利用多种分析方法,以黔中经济区为例,我们拟选择并构建一个完整多层次的经济增长极体系。
关键词:
省域经济 增长极 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靳景玉 杨玉明
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区域增长极的孕育和形成。区域增长极从全国来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已具雏形;从西部来看,则有可能在川渝地区或成都和重庆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最终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英 甘增艳
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广东经济工作一大重点。其中,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更是重中之重。广东的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今后的思路应将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新产业体系,多圈层推进和"量身定做",优化产业共建及新经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志新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面临着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